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债告急,中日去年齐抛超千亿美元规模的美债,面对债务危机,美财长警告或将发生经济和金融灾难,美专家呼吁没收中国所持美债,要强占了?

另一边,美日荷限制向中国出口相关芯片制造设备,美国在金融和芯片上都给中国使绊子,意欲何为?我们如何破局?

01美债危机依然紧张

美债危机持续发酵,关于美债提高31.4万亿美元的债务上限,去化解违约危机的提案,目前依然没有通过!

之前的文章,我们已经说过,美财长耶伦就美债迟迟不能提高债务上限,已经发出经济和金融灾难警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毕竟美债是以美国信用发行的,美政府需要定期支付利息,部分债券到期还需要偿还本金。

但就利息来说,每年美国需要支付的额度是非常高的,1988年以来美国政府每年需要对外支付的利息总额,不断攀升。

其中2018年对外支付利息总额5230亿美元,2019年6580亿美元,随着美债规模的扩大,这个额度在不断的上升。

尤其是去年,美联储强势加息背景下,美债收益率攀升,美国偿债压力加剧,也就因此出现了可能违约的风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毕竟美国还不曾债务违约国,一旦违约,势必会对美元及美国造成巨大的信任危机,所以,美财长耶伦很是急迫。

但是提高债务上限这件事又是美国两党之争,不是那么容易,但是不提高上限,美债已经逼近上限,面临违约风险,所以,美债的这个事情比较紧张。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知道,部分美政客也将矛头对准过我们,说是我们欠美国在新冠上花费的4万亿美元,甚至让中国豁免发展中国家及部分发达国家的债务。

02美专家呼吁没收中国所持美债

如今,面对美债的困境,摩根士丹利前首席经济学家、美国耶鲁大学高级研究员史蒂芬·罗奇竟然在社交媒体上发文,呼吁美国没收中国所持美债,这是何等行径?

要知道,中国持有的美债那可是中国花钱买的,属于中国的资产,美国的这位专家是想让美国抢占中国的资产吗?这无疑是要开启新的“金融战”了!一旦这么干,后果不堪设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看看美国这位专家为何会有这样的想法?在他看来,现在中国正在支持俄罗斯,既然美国可以冻结没收俄罗斯资产,对中国同样也可能。

其实,史蒂芬·罗奇并不是一个美国民粹主义的专家,他这些年是比较关心中国经济发展的,甚至发文《中美科技陷阱》,认为美对华科技战或将适得其反,中国放眼长远,美国行为短视。

甚至他对中国顺利避免“中等收入陷阱”感到乐观。

所以,站在这个角度上看,他似乎更是一种预判,既然美国会对俄罗斯的资产进行冻结,不排除这一招也会用在中国身上。

但不论如何,这种行为本身就是一种强盗行径,在俄乌战争中,美国及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冻结俄罗斯资产,已经引发了大家对美国信誉的担忧,也影响了美元和美债的信誉。

全球开启了美债抛售潮,同时,也开启了去美元化。

去年,我们持续减持美债,减持金额1732亿美元,而且,我们已经连续9年减持,从美债的第一大持有国,减持到第二大持有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减持美债,对于美国来说,无疑是一种压力,所以,美财长耶伦也和中国多次交涉。

当然,除了中国外,日本作为美债的第一大持有国,也在减持,日本去年减持美国国债2245亿美元。

其实,美国的一些盟友国也在减持,就连此前文章讲的,美联储也是抛售美债,所以,美债已经成为烫手山芋。

在这个节骨眼上,竟然有关于美国没收中国所持有的美债这种言论流出来,这不是更会降低大家对美元的信任吗?

此前就有美国专家预判,中国或再减持7000亿美元的美债,相当于清零,而一旦美国有没收的想法,中国更是会降低美债的持有,这对美国来说,会引发更大的危机。

站在这个角度上,我们认为美国不会轻易去做这个决定,包括美债违约,这件事我们认为可能性不大,就如同美财长耶伦的警告一般,不提高债务上限,发生违约会引发经济和金融灾难。

而且,从历史上看,发生过债务违约的国家后期都不好过,不论是经济还是整个国家,而且,无故或者以莫须有的理由没收他国资产更是会引发信任危机。

当然,即便美国这样做的概率不大,但是我们也知道,美国对我们也没有那么友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方面美政客想从中国获得更多的利益,比如前面提到的4万亿美元,另一方面,美国处处围堵我们,所以,我们还是得有所防备。

03美日荷限制向中国出口相关芯片制造设备

美债危机还没消除,美专家呼吁没收中国所持美债,颇有“金融战”的意味,另一边,美国就对中国芯片下手了,“科技战”再起!

据海外媒体报道,美国、荷兰、日本三国达成协议,将对中国芯片制造施加新的设备出口管制和限制。

这个事其实在很早之前就听到声音了,早在去年11月,美国中期选举之际,拜登不就跑去施压日本、荷兰,要求围堵中国芯片,美国限制不够,还要拉着荷兰、日本等国家一起,可以说全面封锁。

这是为何?因为全球产业链是明确分工的,芯片领域不是一家就能独掌产业链的,但是美国无疑是最具话语权的。

起初,荷兰还不是很配合,但如今,在美国的压迫下,美、日、荷已经达成了一致,限制向中国出口相关芯片制造设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面对芯片领域的制裁,中方也是强势回怼,中国半导体协会严正声明,如果成为现实,不仅对中国半导体产业造成巨大伤害,同时,也将对全球产业及经济造成难以估量的伤害,最终受伤的将会是全球消费者。

导体协会这个发声,措辞还是很严厉的,但是言辞上的回怼或许不会起太大的作用,毕竟,我们得拿出真正有力的制裁。

其实,我们前面也反复分析过,美国为何要处处围堵中国,打压中国,也分析过美国的行为会对彼此造成的影响。

但是美国依然一意孤行,不顾全球化和全球产业链,要搞硬脱钩,在产业链上要去中国化,甚至是不惜以自己国家企业的利益为代价,以本国民众的消费成本为代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即便美国国内的高科技企业因为失去中国的客户和市场业绩下滑,资产缩水,企业家怨声载道,但是美国依然要在科技上封锁中国。

此外,拜登政府:要求联邦政府资助的电动汽车充电器必须在美国生产,55%的充电器成本需要来自美国零部件,同时特斯拉公司将向其他汽车型号开放充电服务,这也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一些增量需求。

这明显针对我们的,不加掩饰切割供应链,要知道,新能源汽车领域,现在是全球资本竞争的高地,而且,近些年,我们的比亚迪在销量上已经超越特斯拉,稳居世界第一,而这必然也引起了美国的不满。

在汽车领域,我们起步晚,但是新能源汽车,我们实现了弯道超车,而且比亚迪已经走向世界,所以,美国不愿意和我们玩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中国制造业持续崛起并在全球占有一定分量的当下,美国的科技封锁,也包括了,制造业回流,其中有一个因素就是去中国化。

04我们如何反制

我们的芯片被卡脖子,高科技遇阻,资产也有人心怀不轨,想要侵占,美国的心思已经很明确了,就是要在金融和科技上都遏制住我们!

毕竟放眼全球,我们是美国最大的竞争对手,而且,美国不论谁上台,都不会放弃对我们的打压,所以,我们必须应对,必须做好持久战的准备。

这对我们来说,无疑是挑战!

但是我们就要怕吗?我们就无能为力了吗?必然不是!

我们在科技领域起步晚,在崛起过程中,也被别人忌惮,被卡脖子,我们确实有值得反思的地方,但我们也在坚持科技领域的自主可控,实现国产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回顾历史,越是被欧美制裁的产业,我们取得的成就越大,从两弹一星、北斗、高铁、大飞机,到光伏、新能源车我们都没有输过,我们都能实现超越,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我们能够打破美国的封锁,只是时间的问题。

当然,面对美国的制裁,我们也并不是不能反制,就如大家说的,美国一旦不顾全球化要搞产业链切割,那么,我们也可以卡他们的脖子。

就比如美债,我们作为美债的第二大持有国,手上还有7000多美元的美债,去年在减持1700亿美元后,美财长耶伦就多次要和中国谈判,就是因为大笔减持美债,对美债及美国都是压力。

现在美财长反复警告美债风险,不是没有理由的,更别说美国没收中国持有的美债了,就如同我们前面所说,那将引发更大的危机,所以,这一块,我们依然占据主动权。

另外,就是战略性资源,比如稀土,我国储量产量世界第一,有句话说,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石油是工业的血液,稀土是工业的维生素,就突出了中国稀土的重要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稀土目前被广泛用于电子、石化、冶金等众多领域,也是先进装备制造业、新能源、新兴产业等高新技术产业不可或缺的原材料。

根据数据,中国稀土占全球储量的39%,全世界绝大部分稀土依赖中国,美国也不例外,此前,美国在对中国商品征收关税的名单中没有稀土,说明美国很需要中国的稀土。

所以,面对美国的围堵,我们也不是没有办法,只是,我们更希望全球化能够不被破坏!

当然,如果他国一定要步步紧逼,我们也不是不可以反制,当然,我们在关键技术上还是要自己强大,不被别人卡着,这才是王道!

大家怎么看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免责声明】:转载自其他平台或媒体的文章,本平台将注明来源及作者,但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作参考。本公众号只用与学习、欣赏、不用于任何商业盈利、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平台并提供相关书页证明,本平台将更正来源及作者或依据著作权人意见删除该文,并不承担其他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