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事还要先从一个叫做山口百惠的女神说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74年,年仅15岁的山口百惠主演了人生中的第一部电影《伊豆的舞女》。

这电影有些牛掰,牛掰的是电影是根据一篇同名中篇小说改编的,且这个中篇小说先后6次被搬上银幕。

更牛掰的是这个中篇小说是作者在19岁那年就写下的。

当然,这些都不是重点。

重点是当年主演这部电影的男主角名叫三浦友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拍电影让二人互生情愫,在六年之后,三浦友和和山口百惠结婚了。

失望和难过的应该是当时无数岛国的影迷和歌迷。

是啊,1980年的山口百惠只有21岁,就这么结婚了。

但山口百惠心意已决,并且决定在婚后退出演艺圈。

1980年的《山口百惠武道馆告别演唱会》中,山口百惠在舞台上对歌迷说了一段话,大意是,“谢谢大家原谅我的任性,我也会带着大家的心愿,不辜负大家,平静的生活下去。”

随后她演唱了一首名叫《last song for you》的歌曲。

是日文歌,又名叫《再见的另一方》,歌词大意是——

天上的星星转瞬即逝,但花开花落亦是寻常事。无法承诺下一次将用何种形式与你相见。
不要望着我离去的背影,谢谢你的微笑与爱过我,就让我送上这last song for you。

大概是这个意思,也许我翻译得不太准确。

但这也不是重点。

重点是我没看过这场演唱会,不知你看过没有?

重点是香港有一个叫做郑国江的作词大佬,他也没看过这场演唱会。

不过他很熟悉这首《last song for you》,这首歌之前来自于山口百惠的一张唱片专辑。

这时候我们不得要说说80年代初的香港乐坛了。

在70年代,随着许冠杰的《铁塔凌云》问世,拉开粤语歌的里程碑。

随着1978年,甄妮的首张唱片狂销80万张,美国billboard排行榜正式用Canton-pop(粤语流行音乐)来为粤语歌命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着1979年罗文成为首个在美国麦迪逊广场开演唱会的华人歌手,随着同年他发行的《好歌献给你》、《狮子山下》。

属于粤语歌的黄金时代在80年代到来了。

那时的很多歌曲都是由日文歌曲改编过来的。

就比如1982年的某天,张国荣签约新的唱片公司,要发行一张全新的专辑。

这个时候,他就想到了之前与他合作愉快的作词人郑国江,问他,能不能给一首好歌。

郑国江就推荐了山口百惠的《last song for you》的一曲。

以下是脑补画面——

张国荣拍了拍郑国江的肩膀,“郑哥,一切就拜托你了。”

于是郑国江再次聆听了这首日文歌曲,由于他没有看过山口百惠的告别演唱会,这起了大作用。

至少他能够站在一种很中立的角度,不是以告别为主题,而是以——

风!

对,就是风。

许多年后,郑国江在《郑国江的词画人生》一书中回忆起听到这首歌曲的想到的画面。

他想到了自己年轻时,喜欢到赤柱看海,在海边看到很多小情侣。

黄昏时分,小情侣们愉快的在海水中戏水,之后回到岸上在火炉上烧烤烤串。

所以这些小情侣应该会有很多故事吧?

当然,由于曲风的受限,毕竟这曲子是带着伤感的。

所以作词人只得在脑中狠心脑补一个分手的故事,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一对相爱的情侣要说分手呢?

歌词的好处在于,有时候不需要把一件事说得太细,只需要证明是一个不得不分手的原因。

毕竟这个世界曾经遇到深爱的人,但走到最后的又是另一位,是常事。

所以这分手的原因就化作这样一个歌词画面——

一对恋人在海边分手分别,一人劝说,“黄昏了,天要黑了,你回去吧。”(我劝你早点归去)

另一人不舍,“我想要多留一会儿。”(你说你不想归去)。

接着,听歌的我们就如同像是电影镜头一样,将画面感拉到了远处,

看着“幽幽海风轻轻吹”。

但是海风在吹什么呢?——“冷却了野火堆”。

海风将岸上烧烤的篝火熄灭了,也熄灭了这段伤感的爱情。

歌词写好后,张国荣演唱了一段demo。将demo拿给郑国江听。

身为当红艺人的张国荣依然尊敬、十分诚恳的希望郑国江能提出意见。

而根据找到了报道求证,郑国江当时说了一句,“乐坛已经有一个罗文了,我希望你用自己的唱法来演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不禁猜想,张国荣在演唱第一版《风继续吹》的时候,是否有模仿过罗文的唱法?

但也正是因为郑国江的这个建议,张国荣回到录音棚又录了一次。

在修改后,在这次录音中,他按照郑国江的建议,终于找到了“回归真我”的感觉。

而他完美演绎了这首流传至今、让无数人难忘的《风继续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