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众多职业之中,宇航员是金字塔的顶尖吧?《成为一颗星》是意大利首位女宇航员萨曼莎的“上天”经历,书中有很多关于宇航员这份职业的干货,更重要的是,我看到了她梦想发芽、职业规划、梦想成真的完整故事。

先介绍一下萨曼莎。

她在1977年4月26日出生于意大利米兰。

2009年5月,32岁的萨曼莎通过欧洲航天局选拔,成为意大利第一位女宇航员。

2012年3月,她被指派担任“联盟TMA-15M”号宇宙飞船随航工程师,成为国际空间站第42/43次远征乘组的一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来自书本。

2014年11月23日,她从哈萨克斯坦的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在国际空间站驻守200天后,于2015年6月11日返回地球。

2018年她把经历整理成文,出版随笔作品《成为一颗星:宇航学员日记》,兼备科学性和人文性。

在博客、社交媒体、采访、纪录片中,我实时分享过自己的经历,那么,在这些之后写一本书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呢?尽管那个时候我还没有意识到写书的过程需要付出多大的艰辛,我仍然犹豫过。当然,一本书并非碎片化的记录,它是持久的、丰富的、也是深刻的。

别怕尝试:认真对待选拔

四岁那年,萨曼莎在电视上看到“哥伦比亚”号第一次发射,航天飞机就一直在她的世界里。

2008年,她收到一个消息,欧洲航天局即将选拔新一批宇航员。当时她31岁,刚开始空军飞行员生涯。她觉得自己不够资格,但还是决心试试。

然而,在下一次机会到来的时候,我肯定已经超过所需的年龄。在美国和俄罗斯,选拔每隔几年就会进行一次,在欧洲却非常少。因此,对于每个想要成为宇航员的人来说,一生或许只有一次机会。上一次选拔是在1998年结束的,当时我还在慕尼黑工业大学读书。

当时,欧洲航天局有17个成员国,宇航员的名额很少,她报名参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欧洲航天局总部。

想要获得登录密码,必须发送一份适合飞行的医生证明,这是一个聪明的办法,可以淘汰明显不符合要求的候选人。
收到密码之后,就可以进入一份很长的问卷,里面要求提供非常详细的关于中学和大学的学习以及职业经历的信息,还需要填写飞行经历和相关科研情况、掌握的语言、志愿者经历、个人爱好和从事的运动,尤其是诸如潜水、洞穴生存,或者跳伞的经历。
这些细节关系到个人动手能力,以及在公众面前发言的经验。我还需扼要地解释希望成为宇航员的动机、对于宇航员使命的想法,描述我的长处和弱点,并展现可能存在的其他有助于获得候选资格的特质。

萨曼莎收到回复电邮,成为1000名候选人之一,第一步成功了。

十几天之后,她去汉堡进行一整天的能力测试。她清楚地知道,宇航员不需要在任何特定的方面才华横溢,而是需要在所有方面都能应付。

她进入了下一轮的选拔,此时剩下192名候选人,第二步成功了。

我们被分成几个六人小组,前往科隆的欧洲宇航员中心(EAC)进行第二次为期一天的心理和认知评估。这次的重点不是个人能力,而是人际关系和沟通能力,以及在团队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经过两个月的等待,她入围了,候选者剩下45人,第三步成功了。

她很快被召去进行整整一周的体检。

作为空军飞行员,我定期进行体检,以确定身体状况能够胜任高性能飞机的飞行,因此我有理由相信自己没有大的健康问题。这一点令人鼓舞,当然也不能说把握十足,因为长长的体检清单令人恐惧,欧洲航天局的选拔标准可能更加严格。

体检过后,候选人剩下22人,第四步成功了。

▲ 国际空间站(ISS)是跨国合作大项目。

走到这,梦想一步之遥。萨曼莎向空军指挥官提出暂停训练一周,以便全身心投入准备宇航员选拔的面试,指挥官同意了。

面试重点关注的是性格,而不是技术能力,在轻松甚至快乐的气氛中进行。委员会的成员轮流提问,通常是问在人与人之间发生冲突,价值观与优先权之间发生对立,或者希望落空等各种情况下,我会如何自处。在我看来,这次面试与普通工作面试并无大异。只不过在场的是一些重要领导,我想他们通常不会参与普通的新人招募面试。

接下来,她被通知去参加由欧洲航天局局长亲自负责的最终面试,只有十个人参加,第五步成功了。

经过层层筛选,萨曼莎最终入选,一共六人,要进行一年多的课程学习。

宇航员是萨曼莎闪闪发光的梦想,现在可以打造一个具体的未来了。

你看,萨曼莎就是这样一步步达成目标:担心不够资格?先报名试试;每一步都认真对待,全力以赴。

在记者招待会上,萨曼莎作为“意大利第一位女宇航员”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

那时我们还没有准备好面对电视和媒体。不过,有一天,我们从欧洲航天局得到了十条建议。我还非常清楚地记得其中的四条,因为我至今仍然将它们奉为圭臬:永远不要失去镇定,只谈你知道的事情,不要谈论时政,不要谈论你的私生活和家庭。

▲ 国际空间站示意图。

拼命学习:认真对待课程

在千军万马中突围而出,固然值得高兴,但考验才刚刚开始。

萨曼莎先在欧洲宇航员中心学习入门课程,课程逐渐有趣起来。

我们开始了一系列涉及各式各样专题的短期强化课程,从生物学到地质学,从信息网络到水晶的生长,所有课程都有一个小型的结课考试。学习的目标是为我们提供太空飞行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涉及技术和科学的各个方面。如此一来,一旦得到前往国际空间站工作的任务,我们可以有效地与科学家与技术人员进行交流。

近一年的基础训练课程结束后,她去莫斯科的“星城”开始为期两个月关于国际空间站俄罗斯舱段的课程,以及学习“联盟”号宇宙飞船上的各种操作。

“星城”,它几乎是隐藏在莫斯科以北大约二十五公里的这些巨大树木之中,这是一个传奇般的所在,大约半个世纪以来都书写着人类的太空史。从前,这里是秘密的军事小城,如今成为国际合作网络中一个关键性的枢纽,保障着国际空间站的运转。

从“星城”归来,她被授予结业证书,正式成为“欧洲航天局宇航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来自书本。

累积好名声,认真对待培训

萨曼莎渴望得到第一次航天任务,她提交了“后备宇航员”的申请。

2011年6月,34岁的萨曼莎重返莫斯科“星城”,学习所有教材和“联盟”号的程序手册。她每天要上六到八个小时的理论或者实践课,然后考试。

考试是一件严肃的事情,尤其是那些与导航、制导、控制系统相关的复杂考试。教室里总是挤满了教练员,他们好像在互相竞争,提出困难的,有时甚至是晦涩的问题。我站在讲台上回答,像个小学生,几乎有点令人尴尬。在完成一个阶段的考试——根据科目的复杂性,从半个小时到两个小时不等——之后,我被要求在走廊里等几分钟,以便教练员按照最高五分的标准给我打分。

每天都有很多东西要学习,每天唯一可能的放松是沿着小径跑步。萨曼莎觉得每天像在修行,非常平静,“是一砖一瓦地构建自己梦想时那种令人满足的平静。”

▲ 来自书本。

2011年9月,萨曼莎来到美国休斯顿航天局的中性浮力实验室训练。

事实上,中性浮力实验室的核心是一座巨型游泳池,可以把四层高的大厦淹没,因为它的蓄水量有十几个奥林匹克比赛用游泳池那么多。游泳池的底部停放着国际空间站非俄罗斯舱段的模型,都是忠实的复制品,大小与实物一般无二。

▲ 来自书本。

休斯顿一个月的训练要求并不严格,对萨曼莎这个新人的表现也没有太多期待。

不过,我清楚地知道一个人的名声是从一开始就建立起来的,而且这与正式的考试和评估同样重要。我知道,与我一起工作过的十几位教练员都已经带着对我的想法回到办公室。无论是好是坏,他们肯定会与同事分享。每个人都对新人宇航员充满好奇,甚至其他宇航员也是如此,而且比所有人更甚。

▲ 来自书本。

萨曼莎在俄罗斯“星城”、美国休斯敦航天中心、加拿大、日本等地接受严格训练和考核,以便承担国际空间站上的日常工作、故障排除以及舱外活动等任务。

她详细描写了在教室里、在模拟装置里、在游泳池里、在离心机里、在紧急逃生训练中的内容,“总有行李在手,满世界打转”,一路过关斩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2年4月4日,她获得正式任命,担任“联盟TMA-15M”号宇宙飞船随航工程师,成为国际空间站第42/43次远征乘组的一员,出发日期定于2014年11月底。

这是我一生最令人激动的经历之一,是慢慢品尝、每次只迈出一步、渐渐接近目标的经历,以至于当它发生的时候,你会觉得一切仿佛顺理成章,只有到尘埃落定之后,才能真正发现它是多么与众不同。

获得任务后,一位强化训练教练员指派给她,负责规划未来三十个月的强化训练。

上太空谈何容易,就像打游戏一关又一关,满负荷的训练需要超乎常人的智力、耐力以及敬业精神,萨曼莎就像斗志昂扬的勇士,关关难过关关过。

有一次,我听到一位同事用洗衣机来解释国际空间站系统各种级别的资格:“用户”只会洗衣服,“操作员”了解所有功能和所有故障指示灯的含义,而“专家”则知道如何拆卸和修理洗衣机。

2014年5月,萨曼莎通过“星城”最后一场考试,大家向她表示祝贺。

我平生的梦想就是进入太空,而今终于准备就绪。他们将把一艘宇宙飞船交到我的手中,因为他们知道我能够驾驭它,至少是承担起作为随航工程师的责任。

▲ 来自书本。

梦想就是用来实现的

这本书可以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萨曼莎如何成为宇航员;第二部分是她在国际空间站执行任务的太空生活。

女性身份是绕不开的关注点,萨曼莎说从未遭遇有意识的性别敌意,但承认“平庸在女性身上更不容易得到原谅”。既然无法用客观标准衡量男女平等,过分关注感受也是徒劳。

坦白说吧,我不认为性别完全无关紧要,它是我们身份中最为重要和明显的因素;在很多情况下,尤其是在私生活中,它塑造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与期许。
在职业领域,我们当然向往追求男女平等的理想,但在建立良好的意愿和提高自我意识的同时,要明白这只是一种理想。所以,有可能我会不时遭到歧视,但它微不足道,就好像我同样有可能在其他情况下得到微不足道的青睐。

▲ 萨曼莎在国际空间站制作、饮用“太空咖啡”。

萨曼莎渴望能进行舱外活动,但她知道这次的任务不在其中。发射前,她检查发射货物,明确说明她的舱外活动装备不会发射到国际空间站,也就意味着她这次不能出舱,最后一丝希望也没了。她感到愤怒、自怜、失望。

我不想陷入根据成功与否来判断努力的价值的陷阱,我也不想接受用成功与否来判断对于一个不可能的目标的追求是果敢还是天真,是坚韧还是执念。
我提醒自己曾经说过的话,那些我喜欢对遇到的年轻人重复的话:从一个雄心勃勃的目标中,我们会获得动力,全情投入,去选择最困难的道路,也是那条使我们成长的道路。拥有梦想很重要,但为的是过程,而不是目标。

▲ 来自书本。

萨曼莎详细描写了“隔离、告别、发射”的过程:发射前的隔离期生活、“联盟”号飞船发射升空、和国际空间站对接并进入。

火箭是不能驾驶的,从乘组人员的角度来看,它要么正常运行,要么故障,因此它不是把你带上轨道,就是让你丧命,没有第三种可能。

随着时间适应,她在空间站生活更加自如,有更多时间去欣赏美丽的地球。

有时,临睡前,我会在穹顶舱停留一整个轨道运行的时间。当空间站把地球环绕在它的怀抱中,我沉默地看着这部无声电影呈现在我面前:海洋、大陆、沙漠、山丘、湖泊、冰川、森林和城市渐次出现。
在地球的曲率将陆地和海洋隐藏在地平线后之前,我的目光延伸到约莫两百公里远的各个方向。我的视野广袤,同时也很有限。
对于习惯了地表有限景致的人类双眼来说,这是多么的宽广无垠,而相对于地球的广博,它又是多么的有限。

▲ 萨曼莎在国际空间站。

每个工作日的早上,他们以每日计划会议开始,和分布在世界各地的任务控制中心一起协调当天的活动,习惯了就像水族馆的生物一样总是被观察着。

周六是空间站大扫除的日子,周日会和家人视频通话。

在空间站上,活动很快接踵而来。除了紧急情况警报,我们对所有活动以同样的细致和关注予以执行,但也不必过于费心。这一点同样适用于与一些重要人物的实时连线,我们称之为“VIP活动”。这类事件要是在地球上,总免不了让相关工作人员过上几天不安和焦虑的日子。而在空间站上,你只会收到一个简短的书面介绍,然后在电子日程里找到一个10分钟左右的板块,被蓝色方格框住,表示时间已经锁定。

萨曼莎眼巴巴看着布奇和特里进行三次出舱活动,她训练了那么久,就是为了做他们正在做的事情,而不是待在里面想象。

我们最好认识到运气在人类事业中所起的作用,更加克制地崇拜那些实现了梦想的人,同时同样克制地去崇拜那些以值得尊重的努力追逐梦想的人。即使环境不利,努力仍有它的价值和成果。
那些每天都有动力做最好的自己、选择最艰难的道路、知道那会是成长契机的人,就算后来全力以赴追求的梦想没有实现,仍旧会过上充实的生活。

▲ 宇航员出舱维修国际空间站(网图,非本次任务)。

2015年4月26日,萨曼莎在国际空间站度过了38岁生日。她收到一个搞笑视频,一群同龄朋友唱了《八十天环游地球》动画片的插曲。

在空间站上,只需要八十分钟多一点就可以环游地球。

▲ 萨曼莎在国际空间站过圣诞。

随着返回地球日子的逼近,萨曼莎有点失落。她在想,该赋予地球什么意义呢?

太阳会死去,地球也会。地球只是一颗非常普通的中年行星,位于银河系的郊区地带,而人类太空旅行的经验太过年轻了。

我们跟地球的距离不应该用公里去度量,那样算来只有四百公里而已,而是应该用抵达太空的艰险去度量,尽管我们现在只是在近地轨道上;
用在眼前消逝的细节去度量;
用速度去度量:一个地方出现在地平线上,仅仅十分钟后它就会消失。
这距离让地球上的日常生活越来越遥远,甚至有点愚蠢,但也编织起跨越时空的纽带:与现在生活在地球上的人们的共性,以及与过去和未来的人们的亲近。

▲ 以萨曼莎为原型的芭比娃娃。

她不确定太空经历是否改变了思考或感觉的方式,但变得更加平和。

我更加深刻地相信,在这颗星球上生活的人们,不应该像乘客一般争执不休、自命不凡,而是要像在一艘独一无二的飞船上的乘组,时刻准备着忠诚地挽起袖子。
但也许这也只是生活在我们这个时代的必然感悟,不需要进入太空就能理解我们这七十亿人——很快还会更多人——的生活和命运是怎样彼此依赖。

成为宇航员的梦想实现了,但路还长。她时刻准备着,等待下一次的任务。

对我来说,为人类探索太空做出贡献是一种特别的荣幸。除了功利性的考虑,以及保证在小行星发生灾难性撞击时,我们这个物种能够在多个行星上存活外——这个担忧不无道理,尽管发生的可能性很小——太空探索对我来说,更是一种人类精神上的伟大探索,这是一种可以分享的经验,能够滋养我们最高贵的部分,让我们超越世俗的狭隘与无趣。

▲ 2021年,萨曼莎成为第一位被任命为国际空间站指令长的欧洲女性

看这本书,我总想起一句话“梦想总得有的,万一实现了呢?”萨曼莎表示,希望读过这本书之后,会有更多的女孩子说“我以后也要像她一样”。

广袤的太空承载着人类探索宇宙的想象和浪漫。目前只有15%的活跃宇航员是女性,她们每一个人都是太空中一颗闪亮的星星。

成为宇航员曾经是萨曼莎遥不可及的梦想,但梦想就是用来实现的。脚踏实地去行动,日复一日准备、重复、失败、再来……她的经历并非不可复制,人生本来就有无限可能。

我很喜欢一句话:梦想很遥远,但我一直在靠近。“越努力越幸运”有点理想化了,但“当努力成为常态,成功就是最好的回报”。

与其仰望星空,不如自己成为一颗星。

(除说明外,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