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爱操心的人不但人数众多,而且大多也很能干。如果“操心”不会带来身心疲惫,委屈抱怨,那就没什么不好。同理,较真也不是什么问题,毛主席曾说过“世界上最怕认真二字”,追求真理爱较真,把较真用在该用的地方上,这绝对是一种优势。不过本文所探讨的,是另外一种情况:因为操心或较真,导致了自己内心的冲突,疲惫、暴躁、委屈、孤独.......那这背后,可就有的聊了。

众所周知,我们中国人信奉中庸之道,凡事爱讲“度”,正所谓过犹不及就是这个意思。所以如果一个人太爱操心,太过较真,那可能就真的是一种心理缺陷了。

先看看太爱操心或太过较真,在生活中的具体表现:

1、操心

  • 事必躬亲:凡事喜欢亲力亲为,否则就难受
  • 包办替代:在养育孩子中最为常见,容易越俎代庖,替孩子做ta自己的事
  • 身心疲惫:这个不用解释了。心理疲惫,主要是精神内耗严重。
  • 抱怨挑剔:看不上其他人做的事,挑剔指责,自己什么都干又会委屈,故而怨气冲天

2、较真

  • 关系不睦:经常和别人发生冲突,易被别人评价为“偏执”
  • 争强好胜:这是导致人际关系紧张的源头,常以“追求真理”为名和他人争论,本质是想证明自己才是对的
  • 追求完美:抠细节,搞逻辑,容易发展出强迫思维或行为
  • 敏感急躁:脾气急躁,输不起,经不起否定

所以,太爱操心和太爱较真的人,大多数都有「情绪」问题,比较急躁易怒,也比较容易有「关系」问题,虽然干得多,但却不讨喜。

接下来,我们从心理学的角度,讨论一下太爱操心/太容易较真背后的真正内涵。

「 操心」背后的安全感缺失

爱操心和安全感息息相关。太爱操心,凡事必须亲力亲为的背后,是安全感的缺失。一件事不经过自己的手做一遍,就像一顿饭不经过自己的胃消化一遍一样,都会产生不确定的空虚感。为了抓住那种感觉,必须要自己亲自做,才放心。当然了,凡事都有AB面,正因为凡事都要亲自下场,所以爱操心的人大多在干活做事的能力上不会太差,这是爱操心的B面。

刚才提到了一个词——放心,放心的本质是信任。爱操心的人,在潜意识里,对外界缺乏信任。

首先,他们不相信别人也能把事情干好。

其次,即使别人能干好,他又会觉得这件事虽然干得好,但跟我没什么关系,我并没有在这件事的结果里贡献出什么价值,所以我无法安然享受胜利成果。

所以,爱操心的背后,有一个核心情绪,就是恐惧。我既怕别人不值得信任,做不好事,又怕自己没资格享受胜利果实。这种“怕”,是内心不安全的外在表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操心」的正向循环

随着心理学的科普,很多人都听到过“无条件的爱”这个词,如果一个人能够被原生家庭无条件的爱,ta的内心深处就会滋生安全感,就能勇敢的探索世界。事实上,绝对的无条件的爱很难获得,我们大多数获得的都是有条件的爱,血缘关系本身,本就是最大的条件了。

人与人关系的本质,其实是价值互换,特别爱操心,凡事都要亲力亲为的人,内心深处会有一个信念:“我不能没价值”,“没有价值就不会被爱”。所以,他们需要不断地做什么,来化解内心的焦虑。久而久之,就成了习惯。他们无法享受“不劳而获”的爱。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人的行为模式都是在正向反馈的经验中不断累积的,一个人因为操心而不断做事,必然也会获得很多好处,他人的称赞甚至是依赖就是其中一种,在不断操心的过程中,体会自己的价值感,抓取一种稳定的关系,对于内心匮乏的人来说,是多么难得。久而久之,也就越来越依赖这种行为模式了。

「操心」制造的共生关系

从家庭教育的角度,一个爱操心的家长,大概率会和孩子形成依赖共生的不健康的亲子关系。爱操心,常伴随着包办替代,这会让孩子产生一种依赖-逆反的心理——依赖父母的付出,同时又逆反父母的越界。父母对此怨声载道,觉得孩子是没有感恩之心的白眼狼,不能体谅自己的辛苦。

所以在共生关系中,爱操心常常伴随着父母的委屈和抱怨,伴随着父母对孩子的指责和控制。同时产生的,还有孩子的逆反和无能。

正如前文所说,当父母因为操心而越界时,就等于给孩子释放了一个潜意识的信号:“我不相信你的能力”,出于对父母的投射性认同,孩子就会逐渐成长为一个“无能”之辈。

孩子无能-父母担忧-指责发怒-更加无能,命运的齿轮悄然间开始转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较「人」的真,还是较「理」的真?

一般较真的人会回答:当然是较“理”的真。我在维护真理。

“我在维护真理”这句话的潜台词是:我是对的。你应该听我的。

如果把较真用在科学研究之上,那ta大概率会成为伟大的人,但我们之所以说“过度较真”是一种人格缺陷,是因为以下两点:

  • 第一,他们较的,是“自己认定的真理”,但他们把“自己的真理”当做了“普世真理”。

  • 第二,他们呈现出来的样子,是“争对错”、“争输赢”,是“必须证明我是对的”的偏执。

这两点是有逻辑关系的,正因为他们把“自己的真理”当成了“普世真理”,所以才要偏执的证明自己是对的,并要求自己必须是赢的那一方。

所谓“自己的真理”,就是指「在自己标准中的正确和应该」,简单说,就是「我觉得什么是对的(应该的)」。

举个夸张的例子。张三和李四在争论,张三认为高圆圆好看,李四认为范冰冰好看。张三用了很多证据证明高圆圆更好看,比如我妈这么觉得,隔壁王五也这么觉得,或者高圆圆的脸型更接近黄金分割比例.....目的就是要李四认同他的观点。

这个例子比较极端,因为正常点的人都知道,审美是主观性的。但是这个例子能反映出过度较真的人那种“不惜花多少时间精力成本,只要别人和我观点不同,就要和ta辩论到底”的偏执性。

举一个不那么夸张的例子。张三在排队中遭遇插队,他和那个人吵了2个小时,甚至大打出手。

有人可能会说,插队就是错的,张三这么做是勇敢的表现,是敢于和破坏公共道德的人作斗争的表现。

从道德和规则的角度说,插队破坏了规则,损害了他人利益,张三的较真好像很有道理。但如果把这件事多几个维度看呢?

比如,从「可能性」这个角度,插队除了想破坏规则占便宜这一种原因以外,还有其他可能吗?比如对方的家里是急重病人,比如当时队伍排的歪歪扭扭,对方看错了等。可能性的引入,不是为了给对方脱罪,而是从自己单一判断的可能中走出来,看到其他可能。

再比如,从「成本」,张三用2小时+一场架+一肚子气的成本,偏离了自己的目标(排完队干该做的事),这个成本真的合算吗?

大多数时候,较真的背后,其实不是「真理」,而是「情绪」。

什么样的家庭,容易养出有缺陷的较真者?

我们在这里所说的“有心理缺陷的太较真”,是有脸谱特征的,比如经不起否定,爱争论对错,偏执、情绪化、过分专注细节以至于忽略全局、有强迫倾向等。那么画了像就不禁要问“从哪里来”这个基本问题了。什么样的家庭中,容易培养这样的人?

心理学的语言,就是指一个人现象背后真正的声音,一个人那么爱跟别人争对错,甚至不惜成本、死磕到底,他在干什么呢?本质上说,就是一种强迫性的“渴望被听到、渴望被尊重、渴望被认同”。

所以,如果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总是被打压、被强迫、被批评、被否定、被伤自尊,那么ta大概率会成为这样的“较真者”,ta每一次让他人感觉不适的偏执,都是在倾诉着内心的伤痕:“我好渴望被看到,被认同啊!”

从这个角度说,信奉挫折教育、棍棒底下出孝子的家庭,大概率不能培养出“做自己”的孩子。

写在最后的 | 结语

我为什么要写这样一篇文章呢?本质上是因为我自己也拥有以上两项特质。

关于写作这件事,我的观点是:用文字感化别人,是下品;用文字寻觅知音,是中品;用文字疗愈自己,是上品。所以我从来都是先写给我自己的。

任何一个特质都有AB两面,正如我们从来无法只拥有阳光,而可以同时排斥阴影一样。拥抱一切,是疗愈的出口。

最后我想说,其实没有安全感不可怕,从小被否定打压也不是梦魇,因为所有这些,都可以在你开始觉醒的那一刻重新做出选择。当一个人真正开始愿意去尊重自己、理解自己,命运的齿轮便开始转动,疗愈与成长,将伴随这个人一生。

唐 糖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 全网15w粉丝心理学博主

出版《做情绪稳定的父母:你就是孩子的原生家庭》

分享 心理科普|认知思维|方法论|行动派

话题 个人成长|亲子教育|亲密关系

公粽号 唐糖心理师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