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北京大学新媒体研究院师生参访新华社

赓续红色血脉谱写融媒新章

2023年12月6日,北京大学新媒体研究院副教授、学生工作负责人徐金灿老师和新闻与传播学院团委副书记、新媒体研究院学工办副主任蒲海燕老师带领2022、2023级硕士生团支部的同学们前往新华社开展参访交流活动。新华社团委书记张宸、新媒体中心第一工作组编辑兼团委书记胡碧霞、社团委挂职干部周佳谊热情接待了学院师生。

首先,师生们来到新华社历史陈列馆参观学习。在讲解员付观澜的带领下,师生们重温了新华社薪火赓续、奋楫笃行的九十余载砥砺岁月,从“烽火岁月,红色起航”的艰苦创业,到“大国之社,声闻五洲”的崭露头角,再到“改革年代,放歌春天”的蓬勃发展,直到“新的时代,新的辉煌”走上新媒体征程,新华社始终坚定不移跟党走,充分发挥党和国家新闻舆论工作主力军主渠道主阵地作用,与时俱进,弦歌不辍,记录华夏精神,奏响时代最强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师生们认真聆听“红色中华”牌匾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学们认真观看馆内陈列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师生们在新华社历史陈列馆门前合影

接下来,师生一行来到新华社新媒体中心“新立方智能化演播室”交流学习,沉浸式体验了5G、CAVE、MR等技术融合的新型多媒体演播室。从新华社历史办公场所、火星表面、中国空间站到元宇宙产业联盟,师生们沉浸式穿越时空,走近历史,遇见未来,亲身感受媒体融合发展潮流趋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师生沉浸式体验新媒体技术

交流环节中,张宸书记讲述了北京大学与新华社的深厚历史渊源,表达了对师弟师妹们的期待和祝愿。他表示,青年阶段正是奋斗的大好时光,要珍惜在校求学时光,不断汲取知识养分,努力掌握融媒体时代从事新闻工作的专业技能,争取早日投身到新时代火热新闻实践中,把青春奉献在广袤的祖国大地上。

徐金灿蒲海燕代表新媒体研究院向新华社表示衷心感谢。她们表示,通过这次参访,学生们能够近距离地感受新华社的历史和魅力,对其成长和未来的职业规划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两位老师还鼓励同学们要珍惜此次难得的机会,多学习、多交流、多思考,将新华社的先进经验和理念带回学校,为新媒体研究院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徐金灿老师交流发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蒲海燕老师交流发言

新媒体研究院国际新闻传播专业2022级硕士生钟雅晴和2023级硕士生团支部书记熊亿作为学生代表进行发言。钟雅晴分享了她在新华社的实习经历,表达了对新闻业未来发展的信心和投身国际传播事业的信念;熊亿则分享了其对新时代青年的使命和担当的理解,提出要赓续先贤精神,履行好新媒体行业中的社会责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学生代表钟雅晴发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学生代表熊亿发言

随后,新华社新媒体中心胡碧霞向师生们介绍了新媒体中心的总体业务板块;“小路姐姐工作室”负责人路滨琪分享了她在新媒体平台工作中的创新实践和宝贵经验,强调“内容为王”原则,认为高质量、有趣、有深度的内容是吸引观众的关键;新华社微博主编王朝分享了新华社在社交媒体平台上的运营策略,强调了与网友互动的重要性,并通过案例讲解了如何进行话语创新谱写主旋律,促进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整体提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华社新媒体中心胡碧霞分享交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华社新媒体中心路滨琪分享交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华社新媒体中心王朝分享交流

最后,新华社人事局徐伟峰向师生们介绍了新华社的毕业生招聘和人才培养工作。他表示,新华社高度重视人才工作,与北京大学等各重点高校密切联系交流,着力招收有志于从事党的新闻工作的优秀毕业生。同时,新华社有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提供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助力年轻同志加快锻炼成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华社人事局徐伟峰介绍情况

通过这次活动,新媒体研究院的师生们不仅深入了解了新华社的光辉历史和新媒体技术应用下的现状,感受了新华社的红色基因和创新活力。同时,此次参访活动也加强了新媒体研究院与新华社的交流与合作,架起了新闻传播业界与学院人才沟通的桥梁。未来,新媒体研究院将不断深化业界合作与交流,致力于培养更多优秀的新媒体人才,为推动新媒体行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师生们在新华社新立方智能演播厅合影留念

文稿 | 蓝逸婷 李梦林

图片 | 李梦林

编辑 | 李馨怡

审核|李玮

白麒钰

蒲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