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有机会说说这个故事了。

当时就没写影评,如今借着《瞒天过海》公映的机会,好好说一下这个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个剧本模式,我认为是当代悬疑电影的最佳模板(至少前三甲了)。不是说这个故事有多么惊天动地,结局有多么难猜(其实看到一半,我确实有点猜到了,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诈话而来,只是没猜到主角的真实身份),而是电影的拍摄手法。

一部电影之所以能获得大家推崇,不仅仅在于其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更在于这个故事是通过怎样的方式展现在我们面前。

上篇:套层结构

这部分没有剧透,暂时可以放心阅读。

电影属于比较传统悬疑片结构,尤其是开场,密室杀人、案件回溯、信息阐述,并由此产生了两个不同的“时空”——

由角色A阐述而产生的套层结构(就是“戏中戏”)而出现的案件时空,与角色B根据A的描述进行室内推理与博弈的现实时空,二者结合成为故事主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瞒天过海》中,就是代理人警察郑威(许光汉 饰)与目标人乔文娜(张钧甯 饰)的相互纠缠与拉扯。

郑威与乔文娜的室内对话是现实时空,两大限定要素——封闭的室内+限制的时间。

PS,现实时空所发生的一切,是与观影时间同步的,2个小时的倒计时,恰好与电影时长相似。

对于角色,这是越来越接近警方移交证据的大限,对于观众,也是一个越来越接近真相的过程。

无论是乔文娜对案件的回忆,还是郑威为了与其对峙而对过去的描述和推理,都是作为案件时空,间断性的嵌套在现实时空里。甚至,在案件回忆中,又嵌套了明浩讲述自己遭遇和抑郁的事情。

在戏剧结构里,套层结构(戏中戏)最大的优势,并不只是单纯的叙事技巧,而是通过两个时空中当事人角色状态的对比,遥相呼应,造成观众情感上的持续性,来强化观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比如乔文娜,她在复述案情的时候,场景时不时的切(叙述中断)换到了现实时空,用于呈现她此时的状态,这就使得该角色时而在现实,时而在案件,两个时空的的交错,都展现了其角色状态,且二者的状态是完全统一。

PS,同样以这种方式而著名的影片,当然是《法国中尉的女人》,同样以戏里戏外的交错方式,向我们展示了男女主人公纠结的内心,估计在理论课上,这部电影成为套层结构最常被引用的案例。

随着故事的推进,新的证据和证言出现,案件回溯又出现了新的版本,套层结构的优势就出现了,双时空中角色状态维系,导致当下角色状态逐步背离最初呈现形象,这样的反差增强了影片的张力。

影片还多次运用了重复蒙太奇和隐喻蒙太奇——即前后叙述中,同一个情节里截然不同的角色状态,强化了对比。

终究而言,《瞒天过海》使用套层结构来展现两个时空的角色状态,呈现前后产生了完全不同的结局,再通过演员的表演和情感的变化,进行两个时空相互关联又各自发展的流畅切换,配合着恰到好处的转场,使得叙事婉转曲折,两次反转,引人回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这就是“讲故事方式”为电影带来的特色观感。返回头再来审视整个案件的脉络,就会发现其实就是一个相对“简单”密室杀人案,牵扯出另一起失踪案,跟《柯南》一集的体量差不多,但所达成的观感,远远大于案件本身所能容纳的内容。

说白了,就三点:

★要叙事逻辑严谨、条理清晰,需要视听语言和场面调度的有效配合;

★要依赖于影片流畅自然的转场和各种蒙太奇的灵活应用;

★离不开演员对角色诠释所带来的共情效果。

归纳一下,叙事节奏、剪辑手法、演员表演,“三位一体”缺一不可。

同理,观众所期待的“好故事”,更多时候,也是如同这样的“好剧本”而已;与其说案件本身的猎奇,倒不如说是崭新的叙事模式给我们带来观影上的愉悦而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就是为什么俺说这个剧本是当代悬疑电影的模板了,把不算猎奇的案件,用着这样的方式讲出来,观众情绪犹如过山车一般大起大落。如今风靡的“反转”之潮,大概就是从这里开始。

下篇:人生如戏,全靠演

这部分内容有剧透,请谨慎观看。

角色讲述案情,并且在新的证物和目击者出现之后,再度牵扯出新的案情描述,这种格式很容易让人想起一个再也熟悉不过的名词——没错,罗生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芥川龙之介与黑泽明两位大师,联手为世界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在如今也被翻出了新的花样——对案情的不同描述,来自于同一人之口。

影片挑战了我们的一个惯常逻辑思维——即是当一个人声情并茂、声泪俱下地讲述自己的“回忆”时,因为代入感很强,也因为角色先天给观众留下的印象,我们是否会自然而然地相信这是真的呢?

《瞒天过海》里,乔文娜对案件的阐述,大致分为三个部分:

★为自己在案件A(密室杀明浩)的嫌疑进行辩解;

★透露案件之外的另一起案件B,产生一名失踪者,将自己塑造成一个被(明浩)胁迫之下的受害者;

★案件B之后自己与受害者家人的相遇,并将(杀害明浩)嫌疑对象转移给了对方。

当真正的谜底揭晓时,我们就会发现,这位的回忆是“真的”,但描述都是“编撰”的,一切都为自己脱罪,观众了解真相之后,便会为这种“上当”所折服,这就是反转的由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外,乔文娜在编撰故事的同时,而郑威也在对其故事进行拆解,并给出新的证据。电影构建了这个双人攻防的故事,到最后我们发现,郑威不仅仅是对故事进行拆解,连自己也是假冒的,正是这种双重人物关系、身份的转变,构建了第二重“反转”。

有道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郑威与乔文娜都在演,而且演得都很像,这叫“戏中戏“里的“骗中骗”,骗观众也得骗戏中的人物,必须要字面意思上“演得好”才行。

在上篇的俺说的“三位一体”中,最后一条“演员表演”实则重中之重,因为他们都是在演“戏中戏”,相当于不仅要让观众们觉得他们演得真实,察觉不到,还得在戏中,让对方觉得自己演得真实。

《瞒天过海》里的两位演员都没有问题,许光汉与张钧甯都属于演技一流,除此之外,观众对角色或者演员先入为主的印象,也会为这个故事加码。

★目标人(角色A)是一位外表楚楚可人的女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戏外张钧甯常年在电影里塑造知性女子形象(仅这半年就有《学爸》《最好的相遇》《追缉》三部电影),戏中除了演员真实的表演,也有用乔文娜去学校做慈善的电视新闻,不断撞击观众的内心,容易引发观众共情。

这也让随后其转变,显得更加突出,虽然张钧甯在网剧《唐人街探案》里也演过反派,但这种外露形象反差很大,

★代理人(角色B),是一名贪得无厌的COP。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通讹诈电话和短信是他弄出来的,从旁观者变成了直接参与者,甚至包括他的密室推理部分,也是他以COP的身份,根据现场调查得来。

许光汉演这种讹钱的黑COP,还是有所挑战,所幸演得还行,外形上有所加成,比如他的假发。

就有观众不明白,该角色又不是秃子又不是为了伪装,为什么黑发还要套黑假发?说白了,就是这种中分的“汉奸头”,让角色看上去“油”一些,比平时角色普通头型强一些,也是刻意为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两位角色见招拆招,二位演技旗鼓相当,乔文娜赢在外貌的欺骗性上,输在破防。郑威胜出一筹,在于父亲生前对他的告诫,要持之以恒。期间郑威好几次都差点露馅,表情起伏略大,所以他赶紧转过头平复情绪。

结语,瞒天过海

电影有BUG吗?当然有,任何故事都有破绽,也有巧合。

比如本片中,假如那条项链找不到的话,是不是就真的死无对证了?一场雨之后,所有的蛛丝马迹就全部消失?那么车祸现场,为啥那些碎片还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些破绽,在好莱坞那边有个称谓叫“电冰箱问题”,即观影时可能察觉不到,回到家打开冰箱门一阵凉风扑面,才回味起电影的某些细节,是否不合理或有破绽?(这个概念诞生于《沉默的羔羊》)

当然这个“电冰箱问题”仅适用于那些观感引人入胜的片子,表面上是挑刺,实际上是在夸你叙事节奏或者故事编排代入感极强,观影时来不及琢磨。

否则如果某些片子本身就不行,那就用不着回家开电冰箱了,观众看片时候就给你pass掉了。

对于《瞒天过海》,上述这些算不算电冰箱问题呢?诸如向我这样二周目观众,肯定以“全知视角”来审视这个故事,可能不太客观。所以还是要交给第一次接触这个故事的观众,会更加感同身受能回答这个问题,观影中是否察觉到这些破绽,还是在之后回味时产生疑问?

其实俺更想表达的是,以上这些故事,终究只是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从头到尾,我们看到的、听到的,都来自郑威和乔文娜两个人的口述,我们看到最终的“真相”,是完全真实的吗?

因为在乔文娜口中,每一次的阐述都逻辑自洽,挑不出毛病。而当郑威又提出了新的证据或者疑点之后,乔文娜的描述同样会依照先有物证,微调自己的阐述,然后你就会发现,乔文娜说得依然无懈可击,这一点才真的引人深思。

而最后的真相,只是证明,失踪者确实是乔文娜杀的,证据链完成了,这个无可抵赖。那么阐述中其他描述,也一定是真的吗?

比如失踪者贪污的那些钱,到底是不是被嫁祸;以及郑威也提供了一个密室杀人的推理,同样严丝合缝。那么有没有可能,密室死者就是郑威一家人的复仇(跟他说的一致),他来的目的只是为了找失踪者的尸体,尸体找到、凶手确凿之后,把这个案件也安插在乔文娜身上,此时她再辩解也没人相信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下真的做到死无对证了。

而当电影从一个“真相”来到另一个真相的时候,不由得感慨,我们所认定和掌握的真相,又有多少是被“阐述”所掌控的呢?

瞒天过海,到底是谁瞒天过海?

PS,当然,我觉得《瞒天过海》还是主动淡化了这层观点,电影多次强调,善意的力量,比如死者生前对男主角的教诲,已经那个被导航引到山上的路人甲,也是主动与警方合作,毕竟华语电影,最后要正义必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