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创新制剂优质控糖,助力更多人群血糖达标。

中国是糖尿病第一大国,糖尿病患病人数已达1.4亿[1]。其中,2型糖尿病 (T2DM) 已成为中老年人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并且呈现年轻化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更多的糖尿病治疗药物涌现,但因糖尿病发病机制复杂、患者依从性差等原因,目前接受治疗的T2DM患者血糖达标率仍不尽人意。

胰岛素与GLP-1跨越百年的相遇,

开启降糖治疗新时代

100年前,胰岛素的发现开创了糖尿病治疗的新纪元,此后胰岛素类似物持续不断地研发创新。时至今日,新型降糖药物“百花齐放”,胰岛素始终处于降糖治疗的核心,地位从未动摇。与此同时,胰高糖素样肽-1 (GLP-1) 的发现开启了糖尿病治疗的新靶点,其与广泛分布于全身多组织器官的受体结合,发挥极其多样的生理作用。

2006年美国糖尿病协会 (ADA) 年会首次报道胰岛素与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 (GLP-1RA) 联合治疗,能够改善血糖控制,并带来体重获益,低血糖风险减低[2]。胰岛素与GLP-1RA在糖尿病治疗路径中的重要地位愈加明确。2017年,ADA指南将首个基础胰岛素GLP-1RA注射液纳入治疗选择[3]。自此,胰岛素与GLP-1RA注射液跨越百年的相遇,开启了降糖治疗的新时代。

德谷胰岛素利拉鲁肽注射液是全球首个基础胰岛素GLP-1RA注射液,适用于血糖控制不佳的成人T2DM患者,在饮食和运动基础上联合其他口服降糖药物,改善血糖控制[4]。德谷胰岛素利拉鲁肽注射液在全球开展了一系列3期临床研究项目 (DUAL系列研究) ,证实了其在不同的临床使用场景下 (口服降糖药物疗效欠佳者、既往接受GLP‐1RA治疗者和既往接受胰岛素治疗者等) 均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图1) [5-14]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1.DUAL系列研究主要结果

为进一步验证德谷胰岛素利拉鲁肽注射液在中国人群中的治疗效果,我国也开展了DUALⅠ&Ⅱ中国研究,结果证实这一药物可显著改善中国T2DM患者的血糖控制,兼具低血糖风险低和体重获益[15-16]。2021年10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NMPA) 批准了德谷胰岛素利拉鲁肽注射液在中国的上市申请;2022年,德谷胰岛素利拉鲁肽注射液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

强强联合,相得益彰,实现降糖综合获益

T2DM是以胰岛β细胞功能障碍和胰岛素抵抗为主要发病机制的内分泌疾病 (图2) [17-18] 。因此,在降糖治疗策略上应兼顾胰岛β细胞功能保护和改善胰岛素抵抗[18-19]。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物早期联合应用,将有利于降糖达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2. T2DM主要发病机制

德谷胰岛素利拉鲁肽注射液可同时作用于胰岛素受体及GLP-1受体,通过“双受体、多靶点”的作用模式覆盖多个T2DM病理生理学缺陷,从而实现有效控糖和多重获益 (图3) [20-22] 。此外,基础胰岛素与GLP‐1RA的联合应用能使二者的不良反应相互抵减,胰岛素治疗导致的体重增加更少或减轻,低血糖风险更低;GLP‐1RA带来的胃肠道不良反应也更少,起到“增效减副”的作用[23]。同时,德谷胰岛素与利拉鲁肽合二为一,减少了注射治疗的次数,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3. 基础胰岛素和GLP-1RA “机制互补,靶向调节”机制

“循证+实践”力证三类人群降糖达标

结合德谷胰岛素利拉鲁肽注射液的循证研究和临床实践,推荐其用于以下人群的起始注射治疗或注射转换治疗[24]。

用于口服降糖药治疗血糖不达标患者的起始注射治疗

患者在生活方式干预和口服降糖药联合治疗3个月HbA1c不达标时,可以将德谷胰岛素利拉鲁肽注射液作为二联治疗方案的选择之一。

用于其他注射类降糖药治疗的转换治疗

患者已经使用基础胰岛素或GLP‐1RA治疗3个月HbA1c不达标时,可以将德谷胰岛素利拉鲁肽注射液作为转换治疗方案的选择之一。

正在使用基础胰岛素联合GLP‐1RA治疗或每日多次胰岛素注射治疗且胰岛功能尚好、希望减少注射次数的患者,德谷胰岛素利拉鲁肽注射液也是一种有效、安全、简便的治疗选择。

用于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的转换治疗

接受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的患者,高糖毒性得到解除之后,根据患者的胰岛功能、血糖水平、胰岛素使用剂量和患者治疗意愿等,可以转换为德谷胰岛素利拉鲁肽注射液作为后续治疗方案。

小结

随着糖尿病的进展,单药治疗已经很难满足糖尿病管理的需求,降糖药物的联合使用已经成为糖尿病治疗的重要选择[25-26]。新型降糖药物德谷胰岛素利拉鲁肽注射液融合了德谷胰岛素与GLP‐1RA双组分优势,协同互补,多靶向作用于糖尿病病理生理机制的不同环节,改善了T2DM患者的血糖水平,提高了HbA1c达标率,而且具有低血糖发生率低、体重获益明显等优势,简化了治疗方案。

未来,随着德谷胰岛素利拉鲁肽注射液临床应用经验的不断积累,新证据将不断涌现,这一治疗模式将惠及更多糖尿病患者,助力实现血糖“高质量”达标!

参考文献

[1].IDF Diabetes Atlas 2021.

[2].ADA abstract 2006;488-P.

[3].ADA. Diabetes Care. 2017;40(Suppl. 1):S1–S135.

[4].德谷胰岛素利拉鲁肽注射液产品说明书.

[5].Gough S C, et al..Lancet Diabetes Endocrinol,2014,2(11): 885-893.

[6].Gough S C, et al. Diabetes Obes Metab,2015,17(10):965-973.

[7].Rodbard H W, et al. Diabet Med,2017,34(2):189-196.

[8].Harris S B, et al.Diabetes Obes Metab,2017,19(6):858-865.

[9].Sesti G, et al. Diabetes Obes Metab, 2020, 22(5): 873-878.

[10].Philis-Tsimikas A, et al. Diabetes Obes Metab,2019,21(6):1399-1408.

[11].Buse J B, et al. Diabetes Care,2014,37(11):2926-2933.

[12].Lingvay I, et al. JAMA, 2016, 315(9):898-907.

[13].Billings L K, et al. Diabetes Care,2018,41(5):1009-1016.

[14].Linjawi S, et al. Diabetes Ther,2017,8(1):101-114.

[15].Wang W, et al. Vienna, Austria: the 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Diabetes, 2020.

[16].Pei Y, et al. Diabetes Obes Metab,2021,23(12):2687-2696.

[17].Wang T, et al. Lancet Diabetes Endocrinol. 2020 Feb;8(2):115-124.

[18].王天歌, 等.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20;36(3):198-200.

[19].Chow E Chan. Lancet Diabetes Endocrinol. 2020 Feb;8(2):92-93.

[20].Baggio L, Drucker DJ. Gastroenterology. 2007 May;132(6):2131-57.

[21].Niswender KD. Postgrad Med. 2011 Jul;123(4):27-37.

[22]. Veelen A, et al. Mol Metab. 2020 Dec 30;101158.

[23].Davies MJ, et al. Diabetes Care, 2022, 45(11):2753‐2786.

[24].《德谷胰岛素利拉鲁肽注射液临床应用专家指导建议》编写组.中华糖尿病杂志,2023,15(3):209-215.

[25].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 Professional Practice Committee. Diabetes Care,2022,45(Suppl):S1-S258.

[26].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2021,41(5):482-548.

专家简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徐欣

  • 副主任医师,乐山市老年病专科医院肾脏内分泌科主任

  • 血液透析室负责人

  • 擅长内分泌、肾脏疾病的诊治及血液透析患者管理

  • 熟练操作内瘘、临时导管和长期导管的建立

  • 乐山市肾脏委员会委员

“此文仅用于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提供科学信息,不代表平台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