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2023年当选的两院院士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简介如下:

1、段慧玲 中国科学院院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段慧玲,女,蒙古族,1970年5月25日出生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九三学社社员,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会士,北京大学工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

段慧玲主要研究方向为界面力学,流固耦合力学。

人物经历

1970年5月25日,段慧玲出生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

2001年至2005年,在北京大学工学院力学与工程科学系攻读博士学位。

2005年至2006年,在英国卡迪夫大学工学院英国皇家学会做博士后。

2006年至2007年,受聘为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德国洪堡学者。

2007年至2015年,历任北京大学工学院副研究员、研究员。

2012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2013年至2018年,任北京大学工学院力学与工程科学系主任。

2014年,受聘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2015年,入选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2017年,入选第三批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

2018年至2019年,历任北京大学工学院副院长、执行院长。

2015年,任北京大学工学院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2020年,任北京大学工学院院长,同年入选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会士。[2]

2023年8月,入选202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6]11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科研成就

段慧玲主要从事界面力学和流固耦合力学研究,形成了跨越“微—细—宏”观多尺度、涵盖“气—液—固”多相的界面力学新理论和新方法,取得了具有广泛国际影响的系统性创新成果。

人物评价

经过多年努力,段慧玲在力学研究领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成为力学界精英。(东北石油大学招生信息网评)

段慧玲在流固耦合滑移边界力学和具有界面效应细观力学等方面作出了原创性贡献。(德国洪堡基金会评)

段慧玲长期从事固体力学、流固耦合力学研究,在界面力学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北京大学工学院评)

2、张泽民 中国科学院院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泽民,男,1967年7月出生于河南省驻马店市,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BIOPIC)研究员、主任,北京大学未来基因诊断高精尖创新中心研究员,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高级研究员。

张泽民致力于应用机器学习和高通量测序等高新技术进行抗癌药靶和生物标记物的发现。

人物经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67年07月,张泽民出生于河南省驻马店市。

1984年—1988年,本科就读于南开大学,毕业获理学学士学位。

1989年,参加中美生物化学联合招生项目(China–United States Biochemistry Examination and Application,CUSBEA)。

1989年—1995年,就读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毕业获理学博士学位。

1995年—1998年,在美国旧金山加州大学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

1998年—2014年,在基因泰克/罗氏公司(GENENTECH、ROCHE)科研部工作,任生物信息首席科学家。

2014年起,任北大-清华生命科学中心高级研究员;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长聘教授;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研究员。

2014年—2022年,任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中心副主任。

2016年8月,任北京大学未来基因诊断高精尖创新中心研究员。

2018年,作为创始人建立百奥智汇科技有限公司。

2022年3月,任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中心主任。

2023年11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人物评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泽民在计算癌症生物学和癌症基因组学的多个方向上都是开拓者、引领者,在多项癌症治疗药物的分子靶标的原创发现中做出了直接贡献。 ”(北京未来基因诊断高精尖创新中心 评)

“张泽民在'单细胞测序技术','泛癌数据挖掘'等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可以说无人可比。”(驻马店网 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