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欧盟领导人面对面会晤在北京刚刚落下帷幕,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国务院总理李强分别会见了来华访问的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

早前有外国媒体报道,有欧洲官员就本次峰会进行预测,表示此次会晤要有大成果大突破比较艰难,这样的猜测是否对中欧关系的判断过于失衡?

此次会晤双方是否能相向而行?中欧之间在经贸领域的分歧又是否能得到解决?

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反补贴调查是否会引发一系列经贸连锁反应?中欧关系处在十字路口,中美关系缓和会对中欧关系带来什么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

中欧峰会疫情后首度面对面举行

暌别四年的中欧领导人面对面峰会刚刚结束。12月7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国务院总理李强会见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会议就经贸、气候变化、粮食安全、全球健康和流行病防范等领域进行磋商。

中国社会科学院 欧洲研究所所长 冯仲平:

“双方的期待很高。这是疫情后中欧领导人第一次线下峰会。另外,明年欧盟机构换届,所以这也是他们在任期里最后一次参加会议。”

香港大学 亚洲全球研究院研究员 塞巴斯蒂安·康丁:

“这是一个中欧可以一共展望未来的好时机,中欧将有机会促膝长谈,暂时抛开立场、抛开历史差异、抛开对立对抗

值得注意的是,以往的中欧峰会大多在6至7月举行,此次峰会安排在12月比较少见,专家指出有其特殊原因。

复旦大学 欧洲问题研究中心主任 丁纯:

“两个主席是不是一块儿能来,欧盟高级外交代表、欧委会副主席伯雷利此前患了新冠等等,这些都影响整个领导人峰会的安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2

欧盟内的不同声音

对欧盟而言,中欧峰会是一场充满挑战的会晤,一方面希望在与中国的博弈中抢占先机,另一方面欧盟27个成员国有27种声音,内部是否能统一战线共同应对新挑战成为一大难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 欧洲研究所所长 冯仲平:

“欧盟当然希望所有的成员国能够统一立场,实际上每个国家的利益又不完全一样,导致了欧盟在国际外交上不能用一个声音说话,这是目前欧盟在外交上突出的特点。”

代表欧盟前来与中国会谈的米歇尔和冯德莱恩有着不同的政治经历。16岁就开启政治生涯的米歇尔曾担任比利时首相。40岁才开始从政的冯德莱恩是欧盟委员会首位女主席,曾担任德国国防部长。两人在外交场合的各种言论彰显出欧盟对中国复杂多变的态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社会科学院 欧洲研究所所长 冯仲平:

米歇尔可能更务实一些,冯德莱恩摇摆性比较大。

香港大学 亚洲全球研究院研究员 塞巴斯蒂安·康丁:

“在某些政策上,欧盟委员会主席就像白宫的‘跟屁虫’。他们应该更多地合作,更好地协调,不要搭美国的‘便车’,不要破坏欧盟内部的凝聚力。”

03

中方积极释放友好信号

此次峰会之前,中国采取多个措施释放善意信号。11月24日中国外交部宣布对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西班牙五个欧洲国家实施单方面免签政策,该五国持普通护照人员来中国经商、旅游观光、探亲访友过境不超过15天,可免签入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此之外,11月25日,立陶宛外长兰茨贝尔吉斯表示,中国已解除针对立陶宛的大部分经济反制措施。此前立陶宛政府把台驻“维尔纽斯”代表处更名为“驻立陶宛台湾代表处”,中国维护自身利益,在贸易上开启反制措施。

除了中方释放的友好信号,一些欧盟官员也积极开展与中国的战略对话。自今年九月以来已经连续有多名高官访问中国。

中国社会科学院 欧洲研究所所长 冯仲平:

“希望中国和欧洲多加强合作,既讲竞争也讲合作,试图在竞争和合作之间找到平衡点。”

十年前,中欧关系也曾有过“蜜月期”,2013年11月,时任欧洲理事会主席范龙佩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巴洛佐在与中国领导人会晤时表示,中国和欧盟“是维护全球和平的两大力量,也是推动人类进步的‘两大文明’”。然而近年来国际形势巨变,互惠互利一度被“脱钩”政策所取代,当全球风险挑战不断积累之时,欧盟也发现美国曾经推行的“脱钩”政策并不可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3

以“去风险”之名,行去中国化之实

“脱钩”并不能给欧盟带来经济利益,在与中国关系的处理上,欧盟必须采取调和的方式来应对危机。2023年3月冯德莱恩在欧洲墨卡托中国研究所和欧洲政策中心发表关于中欧关系的演讲中提出“去风险”。

中国社会科学院 欧洲研究所所长 冯仲平:

“去风险战略主要是经济安全战略,欧洲人讲去风险主要是降低依赖,原材料的来源地不能过分依赖一个国家,很多人担心去风险会扩大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冯德莱恩所提的“去风险”在经济领域的外溢有迹可循,5月七国峰会“去风险”被写入公报,6、7月份的各国外交出访中被反复提及,欧盟以“去风险”之名行“去中国化”之实的做法,给深度交融的全球经济带来巨大风险。对于欧盟提出这样的战略方向,中国外交部也给出了响应。

复旦大学 欧洲问题研究中心主任 丁纯:

“我们坚决反对,以去风险为名搞集团对抗,搞地缘政治的这种冷战思维对抗。”

事实上,在对中国实施“去风险”经济政策的进程上,欧盟已经有了新动作,对中国开启的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已进行两个月,回暖的中欧会晤是否会给调查带来新转机?

04

中欧是伙伴,不是对手

中欧峰会上,中欧领导人在增进了解,积极对话的同时,也就前段时间经贸领域的分歧展开了沟通。

欧盟委员会主席 冯德莱恩:

“同时欧盟要再次重申,我们要降低风险,而不是脱钩。”

中国国务院总理 李强:

“中欧已经形成强大的经济共生关系,去年中欧贸易额超过8000亿美元,经济当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利益深度融合,脱钩既不可取也不可能。

就在会议举行前两天,12月5日,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指出,中欧贸易不平衡持续加剧,贸易逆差在过去两年翻了一番,目前已达到近4000亿欧元。

香港大学 亚洲全球研究院研究员 塞巴斯蒂安·康丁:

“现在中国每天向欧洲的出口额大约有18亿欧元,但欧洲向中国只有6.6亿欧元,也就是说欧盟对中国的贸易逆差有3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 汪文斌:

表面上看中国拥有顺差,但实际上相当一部分利润是由欧方享有的。买卖是双方的事情,如果欧方一方面在对华高技术产品出口方面设置严苛限制,另一方面希望大幅增加对华出口,这恐怕不太合常理。”

自2019年,欧盟就对中国定义为“合作伙伴、竞争对手和制度性竞争对手”。2023年10月4日,欧盟更是决定对进口自中国的电动汽车发起反补贴调查。

数十年来,汽车制造业一直是欧洲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它为欧洲创造了3%的GDP和400万个就业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香港大学 亚洲全球研究院研究员 塞巴斯蒂安·康丁:

“德国汽车行业产值占德国GDP的10%,雇佣了90万人次的工人。这是巨大的产业,欧洲国家非常依赖汽车产业。”

而今年9月,在德国慕尼黑举办的车展上,中国电动汽车数量和规模达到历史最高,德国主流媒体报道称,中国汽车制造商的创新与实力首次领先于德国,并将2023年德国慕尼黑车展称为“中国车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香港大学 亚洲全球研究院研究员 塞巴斯蒂安·康丁:

事实上,中国的电动汽车正在赢得这场战斗,因为它更具竞争力,这是事实。如果中国电动汽车比欧洲电动汽车便宜40%,那显然中国电动汽车更具竞争力。”

05

反补贴调查有很强政治目的

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电动汽车生产地之一,今年前7个月,全球每3辆出口的电动汽车中,就有一辆是“中国制造”。

10月25日,在宣布展开反补贴调查后,欧盟委员会通过抽样方式,确定比亚迪、上汽集团和吉利汽车三家中国车企为首批调查对象。

对此,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亚东11月16日回应称,欧委会抽样标准不合规,抽样过程不透明,抽样结果不公正,有关做法涉嫌违背世贸组织规则、欧盟法律。随后,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也在12月1日例行记者会上重申了中方的观点。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 汪文斌:

“中欧是伙伴,不是对手。一些人片面强调中欧之间的‘对手面’,却刻意忽视中欧之间的‘合作面’,鼓吹对华‘去风险降依赖’。”

如果欧盟执意判定补贴属实,未来将会对来自中国的电动汽车企业征收高于欧盟10%标准税率的关税。十年前欧盟同样发起过狙击中国光伏产业的“反倾销、反补贴”调查,最终判定征收 30%以上的惩罚性关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复旦大学 欧洲问题研究中心主任 丁纯:

“无论是当时的光伏和现在的电动汽车,中国都有比较强的优势,在市场会有相应更大的份额,也就对欧洲本身相关的产业形成了一定的冲击。

为期13个月的反补贴调查刚刚开始,最终结果如何犹未可知。但是欧盟内部并非“铁板一块”,各国对于反补贴调查意见始终不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德国交通部长维辛也强调,欧盟设置市场壁垒属于孤立主义政治,可能会引发经贸连锁反应,严重损害德国经济。同时,中国是德国贵价车的最大出口地,大众、宝马、保时捷等欧洲车企也纷纷提出反对意见,担忧欧盟的保护主义政策会产生“回旋镖”效应,最终损害本地企业利益。

香港大学 亚洲全球研究院研究员 塞巴斯蒂安·康丁:

“欧盟迫在眉睫的问题是,如何制定一个合适的战略,让欧盟的电动汽车帮助实现绿色转型。在我看来,欧盟的反补贴调查有很强的政治目的,却没有什么法律依据,那这么做的战略风险太大了。

除了在新能源汽车方面领域的竞争,欧盟在对华原材料进口方面也筑墙设垒。11月11日,欧盟就《关键原材料法案》达成协议,制定了最新的关键原材料以及战略原材料清单,提出未来欧盟将加强关键原材料供应安全、推动可替代材料创新应用,同时还提高了关键原材料基准回收标准。越来越细的管控限制措施,可能对中国在该领域供应链稳定安全及产业技术发展构成全新挑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复旦大学 欧洲问题研究中心主任 丁纯:

“原材料的储备也好,加工能力也好,中国是非常强的。要摆脱相关的依赖,或者是要完全地去除中国的供货或影响,是不现实的。

06

中美关系影响中欧关系

根据欧盟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1至8月,美国为欧盟最大贸易伙伴,双边贸易额为5578亿欧元;中国为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贸易额为4967亿欧元。一些专家分析欧洲想要在中美两个大国之间维持平衡,追求战略自主。

复旦大学 欧洲问题研究中心主任 丁纯:

中美欧这个三角不是一个等边的三角。欧盟非常明显地希望能够一定程度上保持跟美国关系的基础上,能够保持战略自主。”

在中欧峰会前夕,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美国总统拜登在旧金山面对面外交后,中美关系呈现回暖状态。有学者指出,中美的缓和也为中欧关系发展带来了契机。

北京外国语大学 区域与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教授 崔洪建:

“中美领导人的会晤,帮助中美关系进入了一个阶段的稳定,实际上对于中欧关系也创造了积极的氛围和条件。无论是气候变化,还是环境保护,包括全球公共卫生,全球基础设施建设等等这些领域,中欧之间的合作会得益于中美之间关系的稳定,进而中美欧之间也可以寻求更多的合作点。

无论是中美关系还是中欧关系,彼此都在寻求合作的解决方案。虽然中欧双方在经贸方面仍有分歧,但双方共同创造的经济成果却不容忽视。2022年,中欧双边贸易额再创历史新高,达8473亿美元,这意味着中欧平均每分钟贸易往来超过160万美元。2023年,中国也继续保持着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的地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中欧峰会前夕,七国集团领导人也发表声明,认识到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作用和经济规模,表示准备好与中国建立稳定的关系。这表明不仅中欧关系处在重要的十字路口,近日频发的地缘政治冲突也为世界范围内各国的合作与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

在国际关系中,坦诚接触和友善沟通才能为动荡不定的世界注入更多的稳定性。虽然中欧峰会告一段落,但中欧作为全球多极力量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多领域的合作仍在路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制作人:钟金梅

主编:刘春雅 李文姬 张奕博

编辑:苏炜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