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文为付费内容,前1/2免费阅读

1999年5月27日的夜幕笼罩下,一辆农用货车在重庆市蓝花村的乡间小路上疾驰而过,掀起一阵尘埃。

在货车的车斗里,一位年轻男子躺在那里,全身沾满了血迹,他虚弱地倚在几位村民的怀中。他的呼吸急促,嘴里不停地低声呢喃着。

随着货车急速行驶,村民们焦急地注视着这名年轻男子,希望他能够坚持到医院。突然间,他一把抓住了身边的一位村民,眼眶中泛着泪花,用尽最后的力气说道:

“我好想妈妈,真想再见一次她。”

随即,他的手无力地滑落,生命仿佛在这一刻渐行渐远。在离医院仅一步之遥的地方,他闭上了眼睛,再也没有醒来。

成长经历

在聊城市茌平县的洪官屯小宋村,有一位出生在1973年10月15日的年轻男子,名叫芦振龙。他是家中的老二,成长在一户普通人家,兄妹三人,生活贫困。由于父母不识字,生计无着,芦振龙从小就被迫肩负起一家人的生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尽管生活艰辛,芦振龙却展现出与众不同的坚韧与懂事。自他6岁起,就开始帮着父母分担农田的劳作,而其他同龄的孩子还在撒娇的怀抱中,他已经在田间地头奔走。

芦振龙的懂事让父母感到自责,但也激发了他们对儿子未来的期许。为了让芦振龙摆脱贫困,父母时刻叮嘱着他要好好读书,告诉他只要愿意读书,不惜砸锅卖铁也会全力支持。

在这份支持和激励下,芦振龙在读书时表现得极为刻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中学时期,正是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时候。看到聊城地委宣传部副部长孔繁森援藏的事迹,他坚定了长大后要报效祖国、报效人民的决心。

芦振龙曾在日记中写:“能像焦裕禄、孔繁森那样活着,才真正立于天地之间!”在中学时,他多次被评为县三好学生,成为优秀共青团员。而在1994年的高考中,他更是以全县文科第一的成绩考入了西南政法大学。

大学时光,芦振龙依然保持着对正直、向上、坚定、勇敢的信仰,每日努力刻苦地学习。不仅如此,他还是个乐于助人的好学生,即便生活拮据,也愿意用自己仅有的生活费去帮助身边有困难的同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同学和老师眼中,芦振龙虽然不是个多言的人,但他那积极向上的形象深深地印在了大家的心里。

大四实习期间,芦振龙被派到深圳某公安局。在一次危机中,他面对持刀歹徒毫不畏惧,冲到了最前线,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

这个小宋村的孩子,从贫困中挣扎出来,用他的努力和坚韧书写着一篇关于勇敢、拼搏和奋斗的故事。而在那个夜晚,他的故事或许还未尽,但他已经成为村里人心中的英雄。

芦振龙顺利地制服了歹徒,这场生死较量的胜利让他成为了公安局里的一颗新星。局里领导对他的表现赞不绝口,纷纷表示他是未来的好苗子,必定能够为人民服务,成为一名出色的警察。

成为警察

1998年7月,芦振龙顺利毕业于西南政法大学刑侦学院,并荣幸地被授予全国三千名优秀大学生之一的光荣称号。这个优异的成绩,为他的职业生涯揭开了新的篇章。

芦振龙怀揣着梦想和期许,终于踏上了人民警察之路。那个注定改变他一生的9月23日,他迈过了石桥铺派出所的门槛,警途正式展开。这一天,仿佛是注定要载入他人生篇章的一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接过那一身春秋警服,那曾经见证过他无数次英勇斗争的制服,在他手中,成为了荣耀与拼搏的象征。警服的每一道线条都仿佛记录着他走过的坎坷和奋斗,如今却成了他坚毅意志的象征。

穿上警服的瞬间,芦振龙激动得痛哭流涕。多年来,他为梦想拼搏,为父母的期望而努力,所有的付出在这一刻都得以绽放。他眼中的泪水,既是对曾经坎坷岁月的告别,更是对未来理想的热切期盼。

派出所里弥漫着警务独特的氛围,每一位同仁都在用实际行动守护着这个城市的平安。而芦振龙,站在这个大家庭的门槛上,感受到了责任的分量。警服虽然沉甸甸的,但他的心却轻盈而坚定。

从此以后,每一次的出警、每一次的执勤,都是他为理想奋斗的一步。警服不仅仅是一身制服,更是他对社会的承诺和对正义的信仰。

初到石桥铺派出所,为了更全面地了解所辖区居民的情况,芦振龙主动向户籍部门请战。在户籍部门的日子里,他详细了解了辖区内村民的家庭信息和生活状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那些家境困难、需要帮助的村民,芦振龙总是亲自前往,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在村民中,他渐渐被亲切地称为“芦户籍”。

作为一名警察,芦振龙对自己的要求更加严格。他除了努力工作,很少外出娱乐。即便同事约他放松,他也总是以工作繁忙为由婉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