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7日,第二十四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在北京举行。会晤期间,双方领导人就事关中欧关系的战略性问题,以及中欧各领域对话合作、双方重点关切、全球治理、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等深入坦诚地交换了看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中欧领导人会晤的开场白部分,没想到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一开始就对中国发难,冯德莱恩表示,中国是欧盟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但也有明确的不平衡和分歧是我们需要处理的"。

冯德莱恩强硬的表示,欧盟领导人不会容忍欧盟工业基础被“不公平的竞争”所损害。 欧盟希望提高外国公司对中国市场的准入,敦促中国解决其与欧洲的贸易不平衡问题。

中欧领导人峰会,这是自2019年以来首次面对面的峰会,中欧之间有很多议题要谈,比如俄乌议题,巴以议题,气候问题,但经贸议题无疑是本次中欧会谈的重中之重。

在来华访问前,冯德莱恩就是一副对华强硬的姿态。12月4日,冯德莱恩就放话表示,我们看到贸易失衡日益加剧。在过去的两年里,贸易失衡已经翻了一番,目前已高达近4000亿欧元”。

我们有保护我们市场的工具,但我们更希望通过谈判解决问题。欧盟成员国不会一直容忍与中国日益加剧的贸易不平衡。

而在与我们的正式会谈中,冯德莱恩仍然坚持其说法。冯德莱恩不示弱,其所要达到的目的是不言自明的,那就是要求中国在经贸领域作出更大的让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所谓的欧盟领导人不会容忍欧盟工业基础被“不公平的竞争”所损害,针对的就是竞争力越来越强的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

事情的大背景是,在疫情结束之后,中国新能源汽车大举进入欧洲市场。在非常短的时间内,中国新能源汽车在欧洲汽车市场的份额由1%提升到了8%,这种迅猛的势头,强悍的竞争力引起了一些欧洲企业和政客的紧张。

因此,以冯德莱恩为代表的强硬派政客作梗,认为中国是通过补贴获得了“不公正”的竞争力,施压对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征收关税。

冯德莱恩具体要中国做哪些让步呢?简而言之,就是希望中国能够加大采购欧洲产品的力度,并开放更多的领域允许欧洲的企业和资本进行投资。

应该说,中欧加强经贸合作,这符合双方的经济利益。但双边经贸关系的构建有两个基本的前提,一是,我们要在自由贸易的前提下发展经贸关系,二是,我们要在经贸关系上遵循对等原则。

中欧经济出现中国顺差,欧洲逆差的局面,这并不是中国单方面追求的结果,而是由中欧产业结构决定的。现在欧洲以所谓的贸易失衡为理由,要求中国单方面让利,这并不符合开放对等原则。

冯德莱恩提出的要求,完全是在追求欧洲单方面的经济利益,而没有考虑中方的利益诉求。这样的要求,我们怎么能够答应呢?

冯德莱恩以为足够的强硬,中国就会作出让步。但,很显然,冯德莱恩打错了算盘。12月8日,在中欧会谈后,我们的外交部欧洲司司长王鲁彤就介绍了第二十四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的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欧领导人举行会晤,成果还是有不少,比如双方同意保持中欧关系战略稳定,欧方重申致力于发展建设性、稳定的中欧关系。

比如双方同意适时召开新一轮中欧战略、经贸、绿色、数字等领域高层对话,举行财金、工业、区域政策、竞争政策对话和中欧金融工作组首次会议等等

但是,在冯德莱恩要求中国让步的方面,中国也非常直白的表明了态度。王鲁彤表示,中方在会晤中就欧盟“去风险”和限制性经贸政策,包括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发起的反补贴调查、5G等问题表明了关切。

欧洲希望中国单方面让利,欧洲却对中国搞脱钩断链,这合适吗?欧洲针对我们的新能源汽车的调查,中国是不满的,中国同样不满的是欧洲对待中国5G的态度。

欧洲要求中国加大对欧洲产品的进口,为什么欧洲不遵循市场原则,采购中国价优质美的5G产品呢?

因此,中国对欧洲亮明态度,敦促欧方保持贸易和投资市场开放,为中国企业提供公平、非歧视的营商环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的欧洲司司长王鲁彤进一步表示,中国电动汽车不是靠政府补贴发展起来的,而是靠技术创新和中国企业不断提高的竞争力。

如果只有补贴,没有技术创新,中国的新能源汽车怎么可能获得竞争力呢?事实上,中国对新能源汽车领域有补贴,欧洲也不是没有。

王鲁彤指出,欧盟近年来不断放松对补贴的限制,仅电池项目一项,欧盟补贴额就高达约60亿欧元。

既然欧洲也搞了补贴,那欧洲有什么资格,以补贴为由,调查我们的新能源汽车呢?中国摆出事实,这是揭了冯德莱恩的老底,也把欧洲的双标摆在了桌面上。

很显然,冯德莱恩的施压,在中国面前碰了钉子。通过这一次会晤,冯德莱恩应该清楚,中国愿意与欧洲加强合作,但中国绝不会满足欧洲无理的要求,欧洲不能低估中国捍卫自身利益的坚定决心。

(本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