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环境的不景气,大学生就业问题也是“难上加难”,而24届高校应届生人数预计高达1179万人,如此庞大的数目下,就业也陷入了“困境”。

为了推进高校应届生就业,很多企业都纷纷扩招,旨在形成多方共赢的局面,而且越是实力强悍的企业,越受大学生的青睐,期望能够获得不菲的薪资待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高校也常会与企业联合合作,开展校招促进应届生就业,但企业的实力不同,校招的进展也有差距,尤其是大企业的校招,也常会成为“香饽饽”,例如华为便是很好的例子。

华为校招HR凭高颜值出圈,回应更显高情商,不愧是职场“老油条”!

“毕业即失业”,也是笼罩在诸多大学生头上的“魔咒”,本以为能够凭借高学历获得不错的工作岗位,但等到毕业后便会发现,高学历人才比比皆是,而自己不过是普通到不能在普通的一员罢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高校举办的校招,也常是大学生就业的好机会,尤其是部分国企、央企等,校招的难度也要比社招难度略低一些,虽说薪资待遇会有不小的差距,但只要能够顺利入职,其他都是“小问题”。

华为作为“国民好企业”,对人才的重视程度也是相当高的,而且不论是薪资待遇、发展前景以及晋升空间等,都常会被他人所羡慕,尤其是华为特设的“天才少年”计划,年薪百万属实是相当“诱人”了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华为也在部分高校举办了校招,还被学生分享到了网上,但引人关注的并不是岗位、薪资等,而是一位高颜值的HR,学生也直呼:华为你是懂招聘的!

再看华为校招的HR,一身黑色干练西装,搭配俊朗的五官,领导在前面和学生滔滔不绝的讲话,而他双手插兜,一句话不说,光是凭借着高颜值便“出圈”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HR凭颜值火出圈后,面对网上的诸多言论,一番回应更显自身的高情商,直言:突然走红让自己感到很惊喜,但冷静下来后,外形条件只是一部分,与公司的标签分不开,并且还表示,会将工作和生活区分开。

不得不说,不愧是职场“老油条”呀,一番话可谓是“面面俱到”,还不忘感谢公司的栽培,也难怪会成为HR了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悉该HR毕业于湖南大学,也是985高校,妥妥的“高材生”,而他毕业后便顺利入职华为,先是任职财经相关岗位,后内部转岗成为了人力资源专员,而他也给诸多应届毕业生提出建议,认为毕业生多重视个人简历,了解不同岗位的人才需求。

最关键的是,他建议毕业生不要把“薪资”作为唯一的标准,工作城市、强度等都很重要,而且毕业生不妨多重视下行业和公司的选择,争取能够实现更好的就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笔者觉得,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在职场打拼多年的HR,往往说出口的话也能够让毕业生受益良多,即使不是所有的毕业生都能够顺利入职大企业,但多吸取过来人的经验,终归是没有错的,总好比大学生自己碰的“头破血流”要好得多!

校招机会难得,但大学生需擦亮双眼,以免“踩坑”

校招和社招两者之间,固然有着鲜明的对比,但对于初出茅庐的毕业生而言,选择校招也意味着能够有较高的保障和安全,以免被不良企业所坑骗,但校招岗位繁多,不同的企业也有着不同的发展方向,大学生在选择时,可要三思而后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尽量避开“挂羊头卖狗肉”的工作岗位,很多企业打着高薪的旗号招文职人员,实则本质却是招销售人员,甭管嘴上说的多么天花乱坠,大学生都要尽量避开,毕竟连岗位都随意糊弄学生,那更何况是待遇和晋升了?

大学生还需避开“韭菜”岗位,明明社招岗位待遇能达到5000左右,校招岗位却变成1800元,典型的将大学生当成“廉价劳动力”了,而大学生也要多方面衡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尤其是大学生能报考大企业,尽量别选小企业,避开建立时间较短的公司,大概率结局便是倒闭清算,连带着大学生也会失去宝贵的应届生身份,可谓是得不偿失了。

写在最后:单看企业的HR,也能够看出企业的文化风气、氛围与岗位待遇等诸多方面,而大学生也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选择更好的企业,同时也要认清自身实力,切莫好高骛远,或是高不成低不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记得点一点关注,我们下期再见啦~
(图片均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