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有个大新闻,那就是自动驾驶在部分城市已经进一步商业化试点,或许在2025年就能实现量产。

换句话说,届时网约车司机或许要真的下线了,以往我们都是站在网约车司机的角度,阐述自动驾驶的全面商业化将会对司机群体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今天我们从乘客的视角出发,探讨一下自动驾驶网约车跟人工网约车,到底有什么乘坐体验感上的区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现在来说,按照资本和平台的计划,目前国内看到的自动驾驶出租车都属于网约车,区别就是一个有人驾驶,一个无人驾驶。而自动驾驶也仅限于在某些限定区域里面运营,距离全城接单还早得很。同样一些功能也不完善,属于还在尝鲜的阶段。

不过从长远来看,如果自动驾驶网约车想要长久运营下去,除去成本投入之外,在很多方面应该符合以下几点要求。

首先,就是可以在所有铺装路面上行驶,这一点对自动驾驶来说应该不难,无非就是在写程序的时候,输入所有的路面行驶数据,让车辆具备自动识别的功能,可以根据不同的路面选择不同的行驶模式。

第二点,是可以中途改变路线。人工网约车的灵活性,也是网约车平台发展到现在的一个成果,就是乘客可以随时在手机APP上更改目的地,司机也可以根据当时的路况拥堵程度识别并另择路线,而这一切,目前自动驾驶并不能很好做到。

第三点,就是自动驾驶没办法在地图没有的道路上行驶,比如乡村小路,小区或者是园区内道路,人力网约车司机会问乘客该怎么走,然而对自动驾驶来说,这种实时对话比较难做到,更别说再根据乘客的反馈来改变路线了。

最后就是车辆上的智能设备,是否能向乘客开放。做网约车这么多年,遇到的突发状况可太多了,比如乘客喝多了,或者中途口渴,抑或要求师傅播放一下音乐,这些要求都不难做到,但是放到自动驾驶身上,就要转换成一个个指令,并随之采取相应的行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此看来,如果想让自动驾驶真的成为乘客不二的选择,除了在正常的接单功能之外,还需要具备一般人工网约车司机能提供的人性化服务,否则拿什么和人工驾驶员网约车相比?

而要把这些日常化的行为模式转换成固定的指令并大规模应用,中间差了2个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