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鲁生

王羲之云:“夫书者,玄妙之伎也,若非通人志士,学无及之。”王凤胜先生,年轻时修习文学,为政后长期主管一方文艺事业,曾担任山东省文联主席,读书广博,阅历丰富。其书艺专攻隶、草,善枯笔,素朴浑厚,气势恢弘,有若包蕴万象。

凤胜先生是河南邓州人,后求学、工作于山东,出身行伍,他身上既有河南人的坚韧勤恳,又浸染了齐鲁大地的浑厚质朴之风,待人谦和坦诚,工作中能够尊贤爱能,深受年轻后学的爱戴。

大学期间,王凤胜曾经亲炙古文字学家蒋维崧先生教诲,蒋老亲笔为其批改书法练习册,称赞其书法,“路子正,肯下功夫,有才华”。

从事文艺事业管理工作之后,深入钻研业务,在文艺理论研究方面,完成了《周恩来文艺思想新论》《新时期文艺散论》等著述。

繁忙的工作之余,凤胜先生读书、临帖、创作,墨池深耕,勤恳钻研书法艺术理论与创作,以此涵养心性。在临仿中,凤胜先生“以神取为上”,平素里遇到中意的作品,总会以指代笔,在意念中心摹手追。

凤胜先生的书艺具有浓郁的书卷气息。他的隶书宗法高古,结构布局章法严谨,骨力强健,宽厚质朴,率真自然;草书以明清祝允明、王铎、傅山等名家书艺为依托,回旋进退,枯笔连绵,潇洒飘逸,内蕴超然之气。作品可谓得于心,悟于象,笔意奔放,臻于妙境。

欧阳中石先生称赞其书艺“真情如注”,这是对其翰墨风格的高度评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凤胜先生所书写的文辞章句或来自于诗词典籍,或来自于戏曲歌词,或来自于人生格言,皆为经典语录,蕴含着中国人世事练达、修身养性的大智慧、大情怀。

隶书《易经》条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以浓墨枯笔书写,笔力刚劲,如钢枝铁划,清隽舒展。

隶书《观沧海》条屏“登临碣石,以观沧海”,字如蚕头燕尾、一波三折,章法严谨,铺陈出三国政治家曹操一代英雄的豪迈之气。

草书汉高祖刘邦《大风歌》,“大风起兮”,浓墨起笔,急速回还,飞白为主的线质有如狂风劲舞,豪气干云。

草书《清平乐·六盘山》,“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体势连绵奔放,率意而为,书写了一代伟人毛泽东的理想抱负。

画境与禅意是凤胜先生的书艺着意追求的精神品质。

草书恽寿平的题画诗,“烟丛乱草经秋绿,风竹寒声静夜闻。闲扫青溪一石磴,坐看霜树拂高云”,点按结体轻松自然,抄录了画家禅心悠然淡泊心境。

草书“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镜心内枯笔穿插离合,纵肆奔放,追摩的是唐代诗人刘长卿送别灵澈上人的真挚情谊。

隶书“云雾润蒸华不注,波涛声震大明湖”,来自赵孟頫咏趵突泉诗,结体以飞白写就,圆浑淳厚,端庄肃穆。

隶书“人间有味是清欢”,走笔超逸优游,情驰神纵,表现了一代文豪苏东坡的“清”之妙境。

书艺重乎情,情动于中,乃能厚积薄发。王凤胜先生秉持新时代文艺家的责任与使命,以文化担当与生命情怀为其笔墨的精神内蕴,在书写中尚意抒情,兼具经典印记与时代风格,体现了当代书艺的审美境域。

今凤胜先生的书法作品得以结集展示,是以记之。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