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湛江市自然资源局发布

《湛江中心站枢纽规划

暨控制性详细规划》批后公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

规划背景

广湛高铁是广东省内东西向高速铁路新通道和串联长三角、海西、珠三角、北部湾及东盟贸易区的沿海高速铁路新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京哈一京广(澳)、京九(台)客运大通道沿线城市群至粤西、北部湾及海南地区的重要延伸线。

湛江中心站(即湛江北站)是广湛高铁的新建始发车站,本次按照6台12线规模进行规划,为广湛高铁沿线粤西地区最大高铁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湛江中心站枢纽规划建设对于完善湛江市综合交通枢纽布局,促进省域副中心城市目标建设,增强湛江竞争力和城市品质提升都将具有重大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2

规划范围与现状

1、规划范围

规划区位于湛江中心城区西侧,东临规划中的南方海谷智慧城,西靠华港工业区。本次规划包括两个层面规划范围,分别为:

枢纽周边用地规划范围:规划范围东至黎湛铁路、南至规划中的森林大道、西至湛江大道、北至西城快线,规划面积为9.48平方公里。

枢纽核心区城市设计范围:规划范围东至黎湛铁路、南至机场路、西至湛江大道、北至湖光快线,规划面积为4.08平方公里。

2、规划现状

规划区现状建设较少,发展空间充足。总用地面积948.46公顷,其中建设用地325.42公顷,主要为区域交通设施用地、城乡居民点建设用地、特殊用地、采矿用地。

区域交通设施用地,为湛江机场和规划区东南部铁路场站用地;城乡居民点建设用地以村庄建设用地为主,主要集中分布于基地南北两侧;非建设用地622.32公顷,以农林用地、水域、其它非建设用地为主,主要农林用地分布在机场外围,水域主要为基地南侧的南柳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3

规划内容

1、发展目标

发挥高铁权纽集聚效应、汇集枢纽带来的资源要素;突出生态优势,融入场地历史文化,彰显湛江特色;将湛江中心站枢纽地区打造成宜居宜业、产城融合、站城一体的高铁新城。

2、功能定位

以世界眼光、国际标准、湛江特色、高点定位,将湛江中心站枢纽地区打造成湛江新引擎、新门户和新典范。成为连接国家三大战略区的产业服务高地和站产城融合发展区,彰显城市特色,代表湛江形象的城市门户和客厅;面向未来、彰显品质的生态人居先行区。

3、发展规模

坚持疏密有度、合理分布,充分考虑未来发展需要,科学确定人口密度和模,规划居住人口规模约14.79万人。规划建设用地规模约885.77公顷。其中,城市建设用地规模879.54公顷,总建设规模控制在1370万平方米以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4

规划结构

超级十字结构—— 一心两轴+社区

以湛江中心站枢纽为核心,通过南北向中央魅力休闲轴串联多个城市社区;通过东西向枢纽都会荟萃轴连接城市中心区,整体形成 “一心两轴十社区” 的城市空间结构。

一心:即以湛江中心站为主体的枢纽核心。

两轴:即中部的核心功能带,包括南北向的中央魅力休闲轴和东西向的枢纽都会荟萃轴。串联总部社区、金融社区、科创社区、文创社区、康养社区、创新社区、众创社区、电商社区、智慧社区和田园社区十个城市社区。

十社区:即十个城市社区,包括特色城市片区和综合型城市社区,布局丰富多样的居住和就业创新空间,建设便捷的绿色出行系统和宜人的公共活动空间,提供优质共享的公共服务,构筑职住均衡、服务完善、生活便利的10分钟生活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5

综合交通规划

湛江大道、湖光快线、西城快线、森林大道、站前路共同构成了片区主要对外道路系统。结合枢纽及周边片区客流特征,布设湛清路湛阳路、机场路以街接枢纽对外交通。

片区总体形成以 “四横三纵” 主干路为骨架,次支路丰富的枢纽片区路网布局方案。“四横” 为西城快线、湖光快线、机场路和森林大道,“三纵”为站前路、紫荆大道和湛江大道。

规划城市轨道2号线和6号线经过规划区。城市轨道2号线沿湛阳路敷设,在规划区内设置2个站点,分别位于港城路与湛阳路交又口以东、湛阳路与黎湛铁路交叉处(市域(郊)铁路霞山站旁)。6号线在规划区内设置5个站点,分别位于海耀路与西城快线交叉口湛明路与海耀路交叉口、港城路与湛阳路交叉口以东、宜生西路与公园西路交叉口以北、湛河路与紫荆大道以西。

规划公交场站4个,其中,首末站3个,枢纽站1个,场站面积共3.5公顷。

根据规划目标,结合公园、旅游景点、与道路的衔接关系等方面规划公共停车场8处,其中三处为独立占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6

绿地系统规划

规划公园绿地面积80.94公顷。规划22个特色公园,包括2个综合公园、8个社区公园、11 个带状公园和1个生态公园。

规划形成 “一核心、四廊道” 总体区域生态结构。

一核心:以北站公园为核心,形成区域生态极核。

四廊道:以河流为载体形成四条蓝绿生态廊道,自然向城市生长,将绿色延展至城市,发挥最大生态价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源湛江市人民政府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