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张艺谋筹拍《红高粱》,花了四万块钱,请当地农民种100亩红高粱,并且承诺:“高粱的收成归农民所有!”可等开拍时,张艺谋到田里一看,当场傻眼了!
1987年的夏天,对于河北省某小镇的居民来说,注定是不平凡的。那年,著名导演张艺谋带着他的团队来到这个偏僻的小镇,准备拍摄一部名为《红高粱》的电影。
这部电影的背景设置在抗日战争时期,讲述了一段发生在红高粱地里的爱情与抗争故事。
张艺谋对电影的真实性和质感要求极高,他决定在真实的高粱田里拍摄,以达到最佳的视觉效果。
为此,张艺谋花费四万块钱,向当地的农民求助,请求他们在一块大约100亩的土地上种植红高粱。这在当时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但为了电影的完美,张艺谋毫不犹豫。
更让农民们感动的是,他承诺:“高粱的收成归农民所有!” 这对于那个年代的农民来说无疑是一笔意外的收入,他们感到既激动又感激。
夏日的阳光炙烤着大地,连绵不断的高温让河北那片曾经满怀希望播种的红高粱田地显得异常枯萎。
农民们的额头上滚落着汗珠,他们手中的锄头在干硬的土地上发出沉闷的声响。这场罕见的干旱,如同一把无形的锁链,牢牢束缚住了他们的希望。
“老李,今年的雨水怎么就这么少呢?”一个中年农妇,擦着汗水,无奈地叹息。
老李抬头看了看天空,只有几朵孤零零的白云,远远没有降雨的迹象。“这还真是头一回,这样的天气,高粱长不起来,咱们的约定怕是要落空了。”
几个月前,当张艺谋站在这片土地上,对他们说出那句“高粱的收成归农民所有”的承诺时,他们多么的欣喜和兴奋。但现实却是如此的残酷,连续几个月几乎无雨,这片高粱田几乎没有达到他们最初的预期。
张艺谋,这位来自遥远城市的著名导演,为了这部电影投入了巨大的精力和情感。拍摄前几周,他怀着忐忑的心情前往田地查看。他穿梭在那片几乎枯萎的高粱田中,沉默不语。高粱秆瘦弱,远不如他所期待的那般茂盛。
“怎么会这样…” 张艺谋喃喃自语,眼神中充满了失望。“我想要的是一片生机勃勃的红高粱田,这…”
助手赶紧安慰道:“张导,天有不测风云,这事谁也没办法预料。”
张艺谋摇了摇头,转身看向远处正在劳作的农民们。他们的脸上写满了辛勤和无奈,但眼神中依然有一丝不放弃的坚持。
“我们尽力了,导演。”一位老农走上前,声音有些沙哑,“这天,实在是太热了,水都快见不到了。”
张艺谋深深地看着他,“我知道,你们已经做得很好了。但是…我还是想问问,还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挽救?”
老农沉默片刻,然后摇了摇头,“除非老天爷开眼,下一场大雨…”
田里的高粱长得非常疏落,远远看去,一片凋敝,无法满足电影拍摄的需要。张艺谋站在那片枯萎的高粱田中,深感挫败。这对于一部投资巨大、期望高远的电影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打击。然而,就在这个绝望的时刻,当地农民展现出了他们的坚韧和智慧。
意识到高粱生长不良会影响到电影的拍摄,也会影响到他们承诺的收成,农民们开始自发组织起来,寻找解决方案。
他们利用有限的资源,开始修建简易的灌溉系统,将远处的水源引入干涸的高粱田。同时,还有一些老一辈的农民开始采用传统的农耕智慧,比如用草木灰等天然肥料来改善土壤的质量。
在农民们的共同努力下,高粱田的情况开始慢慢好转。虽然高粱的长势仍旧无法与最初的预期相比,但至少它们开始恢复生机,呈现出一片片鲜红色。这一转变对张艺谋来说,既是意外的惊喜,也是深深的感动。他开始重新规划拍摄方案,利用现有的高粱田作为电影的主要场景。
《红高粱》的拍摄过程中,张艺谋和他的团队与当地农民建立了深厚的友谊。电影中的许多镜头都展现了那片红高粱的美丽,虽然它们的生长经历了重重困难。
这段经历也给张艺谋带来了深刻的启示,他开始更加注重与拍摄地点当地文化的融合,尊重自然和当地人的生活方式。
《红高粱》最终在1988年上映,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它不仅赢得了国内外的诸多奖项,更重要的是,它以其独特的视觉风格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开启了中国电影的一个新时代。这部电影不仅是张艺谋职业生涯的转折点,也成为了中国电影史上的一个经典。
当年的那片高粱田和那群辛勤的农民,成为了《红高粱》背后不为人知的英雄。他们的故事,成为了这部电影传奇色彩的一部分,被人们传颂至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