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二十六年,殿试即将开始。赵翼是当时备受瞩目的才子,他自信十足,认为夺得状元头衔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然而,他并没有料到九个读卷官却把他视为眼中钉,暗中商定不让他得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赵翼是一位备受赞誉的文学家和史学家,被誉为清代性灵派三大家之一。他早在三岁时就展现了非凡的天赋,12岁时更是能一天写出七篇文章。然而,在赵翼准备夺魁的时候,他面临许多困扰。

作为朝廷命官的军机章京,赵翼参加殿试是比一般人更容易的。他的文采出众,与读卷官的关系也不错,这使得他在角逐状元头衔时占据了很大的优势。然而,正因为他的身份和背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赵翼反而成为了其他考生眼中的障碍。一些人认为这种情况不公平,并认为朝廷偏袒军机章京。在这种背景下,赵翼发现自己在排名上面临着困境。他非常清楚即使自己考得再好,

在读卷官们眼中也无法进入前十名或一甲。但赵翼并不甘心,他决心通过改变策论和文章风格来突破这一困境。然而,想要在殿试中瞒过所有读卷官是非常困难的,因为书法风格很难改变。

为了不引起读卷官的怀疑,赵翼决定改变自己的书法风格,并使用自己不太熟悉的欧体字体。他的渴望夺冠可见一斑。然而,他成功地突围却错失了状元头衔。殿试结束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九个读卷官商定将赵翼作为防范对象。他们采取了圈圈制度,圈圈越多,排名越靠前。经过讨论,一份画了九个圈圈的考卷被认定为第一名。赵翼遗憾地与状元擦肩而过。尽管他成功地突破了困境,

进入了一甲,但最终乾隆皇帝决定让另外两位考生成为状元和榜眼。从赵翼的经历可以看出,有时候拥有人脉也不一定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