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和平时一样,踏上去妇幼上班的路。2023年是我在南通妇幼工作的第15个春秋,从小周、周姐姐逐步变成了周阿姨。时光匆匆,岁月不老,就让我再次进入这美好的记忆中。
2008年起走上工作岗位的最初五年,我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我早早地在老院区旁的虹桥新村租房,虽然简陋偏僻,但有种天不怕地不怕的感觉。报到第一天,当时的科秘书季卫刚带我去新生儿科、普儿科和门诊熟悉环境。工作第一个月被安排在门诊,我初步掌握了儿科常见病的诊断和治疗。第二个月,就单独上急诊班。年轻的我总有种无所畏惧的心态,直到诊疗中遇到“肠套叠”“晚发维生素K1缺乏引起的颅内出血”等危重症患儿时,才发现缺少经验是硬伤。从此,向书本学充斥了我的业余时间,虚心向前辈请教成为我获得看病经验的重要法宝。
我曾经的梦想是做一名儿科血液病医生,而研究生却读了内科,最终还是成了一名儿科医生,儿科与我真是有种剪不断的缘。在最初接触新生儿科工作时候,我手足无措,不懂什么是“早产儿”“新生儿湿肺”“新生儿败血症”,等等。一颗不服输的心告诉我:既然选择,就要坚持。初起的几个月,我要么奔波在上下班路上,要么就是在钻研业务知识,可谓披星戴月。在科室同事的帮助和鼓励下,我很快跟上了大家的节奏,融合到儿科这个新集体。
2012年我终于突破了自己,自信心进一步树立。时任科主任李双双找我谈话,谈话内容如今仍然记忆犹新。李主任对我说:“小周,现在科室的科研力量薄弱,你作为研究生,是需要在上面努力一把。现在省级妇幼课题申报,希望能冲一把!”我怯怯地对李主任说:“我不会,我不懂......”李主任坚定有力地拍着我的肩膀,鼓励说:“一周时间不够给你两周,两周时间不够给你一个月。”我没有退却的余地,接下来便是埋头于书本、埋头于各种资料中,从查新到文献检索,再到填报项目申请书,一刻不停全身心投入。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为科室成功申请到了第一项省级课题。由此,我也对自己逐步自信了。
2013年,新院区搬迁,创建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也取得圆满成功,一切看起来都是希望满满。而我却开始感到迷茫若失。我似乎不知道未来的目标是什么,医院需要我做什么,科室需要我做什么,我能为医院和科室做什么,这些问号无从解答。我也像浮萍一样漂浮不定。然而医院总是在不断的前进,科室也在迅猛发展,机遇也来到了我面前。
2014年医院成立新生儿转运中心,科主任安排我主要负责,把南通市区和县区的危重新生儿转运到我院新生儿科,以提高南通地区新生儿救治成功率。医院给予新生儿科大力支持,包括向南通急救中心调度车辆、对转运人员进行补贴、加强与各家医院的联络等,就像对待自己孩子一样,把路铺好,让我们放心大胆去做。每一次转运对我来说都是锻炼和考验,不断积累抢救经验。让我印象尤其深刻的是,一个“胎母输血综合征”的患儿在转运途中呼吸心跳骤停,我当机立断,叫停车辆,给患儿紧急插管和胸外按压等复苏抢救,最终平安转至病房。
除了负责新生儿转运,作为科秘书,我还负责科室的排班、重点学科申报等。工作虽然繁琐,甚至有时候会有委屈,但能极好地锻炼为人处世和社交。从走上工作岗位的懵懵懂懂,到如今对人生有了更多的认识和感悟,我自觉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我的口头禅已经从“我不会,我不懂”变成了“好的,我试一下,我尽力!”。
2017年,工作近10年的我,知难而进是内心最强烈的表达。我在医院组织的“无痛分娩中国行”活动中,与美国斯坦福大学附属圣克拉拉山谷医疗中心有了进一步联系,医院给李主任、我、顾瓅护士长创造了机会,我们一起赴美国访问学习。我们把访学期间学习到的新生儿亚低温、新生儿母乳库及新生儿质量控制、先心筛查等新技术,在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NICU)中进行了实施。对于新生儿亚低温治疗技术,在起初没有合适新生儿使用的仪器的条件下,我们结合科室自身情况,先行开展了被动亚低温治疗。仪器到位后,亚低温治疗就顺势成熟的开展了起来,为新生儿脑功能保护起到了重要作用。
母乳库的建立离不开护士姐妹的鼎力相助,为早产儿尤其是极低和超低出生体重儿带来了福音。2018年全国范围内,建立母乳库的医院屈指可数,而我们妇幼始终走在前列。母乳库建设得到医院大力扶持,购置了大型母乳储存冰箱,检验科对母乳成分进行检查、感染管理科负责对母乳质量控制等,当我看到引进的新技术逐步在科室得到顺利开展,心中无比欣慰,满满的成就感。
2021年是南通市“十四五”卫生健康发展规划开局年,我作为新生儿科副主任已然全身心投入到临床工作中,门、急诊,NICU等各项工作有条不紊的开展,扎扎实实为病人提供优质服务,回归医者本心。今年是医院建院40周年,为了科室有更好的发展,也为了自己有更大的进步,我会一直在路上!
来源:南通市妇幼保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