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前言

陕西承载着一个时代,是一段红色历史的过往。不论男女老少,他们都是好相处且很亲切的代表。一个细小的细节,就能感动伟人一辈子。

1956年的这天,中南海非常的热闹,大家齐聚于此,感受着戏曲的魅力。演员尖细的嗓音响彻中南海,未见其身姿,就已经被文化所包围了。毛主席和周总理等人脸上洋溢着笑,忆的是往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恩来,国家现在的建设走上正轨了,也不知道陕西的老乡们怎么样了?特别是刘嫂子,还想她给我缝新鞋呢。”

周总理也并不太了解:“是啊,我记得刘嫂子呢,等着得看看她呢。”

“刘嫂子”是谁?这“鞋”又是怎么回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刘嫂子”同桂荣

“刘嫂子”名叫同桂荣,她是一介妇人,不是和敌军展开战斗的战士,但却是在战后、在革命上做出行动的党员。

战士阵前杀敌,伤病了需要人照顾。大量的作战人员,他们除了需要保命的武器装备,还需要穿衣御寒等,而“刘嫂子”就是在战后为他们提供这一保障的重要人物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嫂子的丈夫刘志丹的事迹我们人尽皆知。刘志丹是有文化的聪明人,相反刘嫂子是识不得几个字的妇女,看似走不到一起的人,因为上一辈的关系连接。但也正是这一层关系有了后来的“刘嫂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志丹在陕西的革命之路声势浩大,刘嫂子虽然不能为其出谋划策,但做好后备力量是非常不错的人选。刘志丹为革命思想斗争着,刘嫂子也在其中熏陶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嫂子没有传统封建,反而是部队里时常被叫到的人。战士们有事没事:“刘嫂子”,衣服破了,没衣服穿了也来找她。心灵手巧的刘嫂子比刘志丹在队伍里还吃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为是女子,党组织有什么信件要传递了就会来找她。一是需要信任的人,二是需要不惹眼的人。刘嫂子都占了,并且她这个通讯兵也算是圆满完成任务了。

在同桂荣的身上,战士们看到的只有她自己的功劳,而不是带着刘志丹的那份。他们总会夸赞说:“刘嫂子真的太好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35年,陕西这一年的冬天异常寒冷,冷风吹过,穿的再厚也得打个冷颤。由于部队资源短缺,大家都过得很拮据。推推嚷嚷的都在说“你穿,你穿,我不冷。”

我们的毛主席当时也没有可以御寒的棉鞋穿,别人一问,他还会嘴硬道:“我走动多,脚底板扛热。”但还有其他的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让刘嫂子看到可不行了。这天,同桂荣和刘志丹来到了毛主席和贺子珍的住处。男人有他们的大事相商,而同桂荣的目的是探望生病的贺子珍。

其实一进门,同桂荣就注意到了毛主席脚上的单鞋,与贺子珍打了招呼就问她说:“怎么大冬天的还穿单鞋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脚上有旧伤,脚肿起来,棉鞋不好穿。”贺子珍心疼道。

同桂荣一听,着急说:“那这也不行,更冻坏了可就不好了。”

随后刘嫂子上线,蹲在地下开始量脚印大小了。跟贺子珍的谈话也没有断,她说:“我手艺还不错,肯定能做出来一个合适的,毛主席就不用挨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回到家后,同桂荣每天忙完必做的家务后,就开始给毛主席缝鞋。有的时候入神了,谁叫都叫不应。

三天,崭新暖和的棉鞋做好了。毛主席拿到试了试后说:“太感谢刘嫂子的关爱了,很合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老刘”的亲切

刘志丹一家在战士们的心中就是“家人”。叫同桂荣是“刘嫂子”,叫刘志丹那当然是“老刘”了。

刘志丹在部队里也和战士们打成一片,同桂荣和他待在一块时,聊的最多的就是战士们平常生活的事情了,同桂荣会说:“那谁今天衣服又破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志丹也会很快的回复说:“是嘛,我都听了好几次了。这小子可真费。”然后两个人就都笑了起来。

“老刘”的这个称呼也不是谁都敢叫的,但也总会有大大方方、开朗的小战士。有一次,一个战士这样称呼了刘志丹,身旁的工作人员,直接提醒道:“你这孩子怎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志丹反而笑了,急忙制止他说:“不这样叫,我都要成伯伯了,更叫老了。”

旁边人说:“应该叫刘总指挥才行,您是我们的领导。”

刘志丹一听,笑的更厉害了:“确实是这么个理儿,但是也太长了,说的人累,我听着也累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老刘”是这样与战士们越走越近,部队也更加的团结。刘志丹夫妇可以说是部队人人称赞的对象。

刘志丹牺牲后,同桂荣继续在延安后方革命,即使这一路上她的遭遇也很艰难。她说:“老刘死了,我要带着他那份坚持到革命的胜利,继续为报国斗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60年,同桂荣来到了中南海。毛主席一见到故人就说:“刘嫂子,给我缝鞋没?”

同桂荣热泪盈眶,没想到毛主席还记得。抽泣着说:“没来得及做,下次一定还有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延安时期的毛主席

延安时期,是一段特殊的过往。这个地方,这段时期,每个人都是幸福的,他们互相关心着,似乎生活即使再难,身旁陪伴和挂念的人也有很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桂荣夫妇关心着战士们,毛主席也关心着很多人。春天一到,毛主席就去田边走来走去,像是在学习,有很多的问题需要问出口。

这天,毛主席下手直接抓起来一把土,由于当时的农民们正在埋头耕种,毛主席不便打扰,他就等啊等,等到农民干到头时,赶紧抓紧机会问:“老农,你们种的都是些什么种子啊?收成怎么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听这问题,农民来兴趣了。“这些都是苞谷,收成好的时候,够吃还能剩点。收成不好的时候,也就紧巴巴的够生活了。谁也说不清老天爷会怎么样啊。”

这个老农是第一次遇到像毛主席一样关心这些的人,非常的开心。毛主席问的也很细致,就像是在总结经验,也像是在找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以说毛主席在延安关心的事宜不少,延安的百姓们也深刻的感受着。

毛主席关心着百姓,而同桂荣也在关心着毛主席的生活,关心是互相的,刘嫂子将更多的“爱”分散出去,为革命做出贡献。她能成为毛主席和周总理的谈论对象足以见得其的重要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结语

“刘嫂子”是革命时期伟大的女性人物。刘志丹在外征战,她也带着儿女艰难的生存着。在当时的环境下,作为敌方势力针对的对象,刘志丹一家都是危险的,但他们不后悔,因为他们认为这些都是值得的。

“刘嫂子”的功劳很大,是革命时期独一份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