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年前,有一位记者到昆明出差,顺便想去参观一下著名的滇池

结果他人还没到湖边,扑面而来就是一股熏眼睛的恶臭,湖面全是垃圾、水草和厚厚的油膜,连水都是绿色的,根本不敢相信这竟然是传说中的“高原明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应该是滇池污染最重的时期劣Ⅴ类的水质不要说饮用,就连看都没法看。而到今天,滇池的水质已经从此前的重度污染,上升为轻度Ⅳ类水质。

多年的治理终于看到了成效,回头去看,从最先的污染到多年的治理过程,滇池究竟经历了怎样的变迁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水质恶化的背后,人口增长和城市扩张

340万年,这是滇池自诞生伊始到今天的演化经过。它比人类的出现要早很多,但是人类却能以极短的时间,彻底改变滇池的面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自然构造上来看,滇池由于整体属于半封闭性质的湖泊,这也是其后来被污染的最大的不利因素。

在长久以来的演化过程中,滇池在缩小,蓄水面积降低,湖水整体的循环周期太长。由于水流的缓慢,滇池几乎失去了自净功能,大量的沉积物在湖内堆积,这便构成了滇池的内生污染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人类活动较小,尤其是在古代时期,人口规模整体不多,再加上没有现代社会的工业有机污染,滇池的自净功能纵然有限,但也能维持相对的平衡。

首先打破这种平衡的,是在现代社会人口的逐步增多。20世纪中叶以来,由于昆明当地不断增长的人口,使得围湖造田种粮的现象越来越普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造田的规模更是达到了高峰。在1966年之前,滇池先后被围湖造田两万多亩。70年代,造田的面积又增长了三万亩左右。

湖水缩减的直接结果,便是原有的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滇池仅有的自净功能不复存在,污染物的沉积由此也越来越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80年代开始到90年代,相关污染的情况则更进一步加剧。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显著加快,排放到滇池内的污水一步步增多,超过了其自身原有的承载力。

最严重的情况是从90年代开始的,七成以上的水域处于重度污染状态,整个滇池的水质变成了劣Ⅴ类。正如后来那位记者所看到的那样,彼时的滇池恶臭扑鼻,水的颜色可谓五颜六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了工业污染之外,由于人口增多用水量需求的增加,流入滇池的水量也在持续减少。水资源的匮乏,使得滇池彻底变成了一个“臭水坑”,完全不具备自净能力。

所以说,滇池早年的污染是一个逐步加深的过程,且污染类型也是多样化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到本世纪初,昆明当地对滇池的利用已经达到了60%。而根据以往的经验,利用率达到20%,就会导致严重的水资源危机。

也就是说,滇池面临的情况早就超过警戒线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治理经历了哪些难点和误区

从上世纪90年代末,滇池的治理就被提上了日程。然而在此后十多年的治理中,不能说一点成效没有,面临的情况却是阻力重重。

滇池有一个天然的短板,那就是位于昆明的下游位置。因为地势低,滇池每年承载了整个城区两亿多吨的污水,其中九成以上的水是生活污水。承接的污水多,然而循环自净的水源却很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流入滇池的河流有20多条,可惜这些都是流程短的小河且沿途渗漏严重。滇池每年的补水,主要就靠下雨了。

水流缓慢循环水源少,使得滇池每隔4年,才能勉强完成一次水的置换。流进的水少,流出的水又慢,污染物就都沉积了下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存在这么多的难点,然而在刚开始治理的时候,人们却有些过于乐观了。

1999年提出的目标是,要用1年多的时间,处理和治理昆明80%的污水,要将滇池的水质从劣Ⅴ类,提升为Ⅳ类并接近或达到Ⅲ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的人们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个标准定的太高了。不要说1年后的2000年没有达到标准,往后又过了7年,滇池的水质依然是劣Ⅴ类。在这期间,人们可谓想尽了各种治理办法。

最先尝试过生态治理法,往滇池投放鱼类和水生植物,已达到净化的目标,很显然这个办法失败了。因为被严重污染的水质缺乏氧气,不要说形成有效的生态系统,动植物根本无法存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于是在接下来,人们又想到了化学的办法,试图利用化学制剂,一劳永逸改变水质的情况。可这种办法短期内有一定效果,但是不解决污水的流入问题,大面积的污染很快又会再次出现。

所以折腾了七八年的时间,当地人才逐步意识到,要想彻底治理好滇池,短期内是根本达不到的。唯一的治理方法,就是降低期望,将治理时间拉长,采取综合性的措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方式上的变化

最迟从2007年开始,人们就已经意识到,治理滇池首先要从截流污水开始

在此之前,对滇池的治理和保护,投入的资金已经达到了47亿元。而随着下一阶段的治理开始,这又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昆明当地截流污水有两大类,一类是生活污水。根据当时规定,昆明所有新建小区,需要设立水处理系统,所有的生活污水要实现零排放,必须要达到国家规定之上的排放标准。

另一类便是工业污水。虽然流入滇池的工业污水量总体不多,但昆明在此后还是严格制定了排放标准。与此同时,主城区内的工业几乎全部外迁,不再上马新的工业企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截流了城区内污水后,最后就是截流河道的污水。规划之后,所有流入滇池的水源河道都进行了治理。

治理了污水之外,之后便是给滇池补水。云南省采取的措施是,从金沙江、南盘江等河流调水给滇池,加大滇池每年的水循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后,便是逐步修复滇池的生态系统。要进行动植物的综合生态治理,持续改善水质。

当年的情况是一边治理一边规划,尤其是对治理的期望值,推迟到了5年、10年甚至15年。现在回头再去看,综合治理,降低期望值的方式是正确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污染势头被遏制

又过了7年,也就是2014年的时候,人们盼望的滇池变清澈还是没有出现。不过,治理滇池,已经成为了人们的一种普遍观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彼时的滇池虽然还没有变清澈,但水质继续恶化却被遏制住了。尤其是在昆明城区人口继续增多的情况下,水质并没有进一步污染。

水质已经从此前的劣Ⅴ类,逐步上升到了Ⅴ类和Ⅳ类之间,有些区域的水体透明度已经超过了1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滇池的主要污染物是氮和磷,由于周边多个净水厂投入运转,排入滇池的水至少都经过了处理。

氮磷浓度高,会导致蓝藻爆发。滇池此前经过投放鱼类资源,对于蓝藻有一定的消耗。尤其是鲢鱼和其他鱼类,对蓝藻的消耗很明显。

随着水质的有所好转,滇池原先特有的金线鲃、海菜花等物种也出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此时滇池的水质有所改善,但是治理的难度依然很大,尤其是水源的置换。滇池整体的换水周期,依然维持在4年左右。而国内其他的湖泊,水源置换的周期只需要几个月。

至于资金的投入,截至到2014年,总体投入的资金已经达到了数百亿元。而在早年,人们一度认为两亿元就能治理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过去的那种盲目乐观虽然早没了,不过本地人每次看到滇池中的蓝藻,不免还是会有点小忧伤:毕竟投入了这么多钱,治理的时间也已经很长了。

但好在规划的资金依然在源源不断投入,相关的补水新计划也在推动和落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情况开始好转

2018年,当记者再次泛舟滇池,曾经的蓝藻基本不见了,臭味也没有了。这是持续治理的结果,最关键的还有,新增的补水计划,每年可以让滇池多拥有5.66亿立方米的活水。

正所谓流水不腐,这些持续流入的活水,让滇池的自净能力在逐步回升增强。也是在这一年,滇池的水质,终于摘掉了劣Ⅴ类的帽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蓝藻的发生度已经开始向轻度转变,围绕滇池整体的各类生物开始增多。尤其是流入滇池的水质也在进一步改善,有些区域的水质已经上升到了Ⅳ类。

到2019年,滇池的情况又进一步好转。整体的水质从劣Ⅴ类,基本上都提升到了Ⅳ类。四类污染物的程度相比于2015年,分别下降了40%、65%、41%和45%。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流入滇池的水质改善更是明显。Ⅱ类、Ⅲ类和Ⅳ类的水质占比,分别达到了33.3%,全流域消除了劣Ⅴ类水质。

从生态环境看,蓝藻的爆发频次进一步下降。2015年的发生天数还为32天,2019年已经缩减到了6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各类物种的恢复也相当明显。2014年滇池整体流域的水生植物为241种,2019年上升到了290种。

栖息的鸟类也从过去的96种,上升到了138种。多种国家珍稀的鸟类出现在滇池畔,一度濒危的银白鱼也出现在了水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滇池的治理都见到了成效。虽然整体的治理资金已投入500多亿,但改善滇池水质的治理还将继续。

结语:治理将是全民进行时

如今的昆明实施“市民河长”模式,引导全民参与到滇池的治理和保护中去。大量的志愿者,参与到了对滇池的保护中,支援团队超过了550支,参与的志愿者人数更是达到了8万多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各类治理活动定期举行,相关的呼吁和宣传更是持续不断。经过多年的治理滇池,人们已经意识到,环保需要全民参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滇池治理走过的路,更应该转化成全民的环保意识和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