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金庸被浙大聘为博导,可没一个学生选他当导师。第二年,金庸仍没招到学生。第三年,金庸还是尴尬的光杆博导。2003年他招到3名博士,但这三名博士为金庸带来了更大的尴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2000年,著名武侠小说家金庸被浙江大学聘为博士生导师,这件事在学术界引起了一定的关注和讨论。
然而,在最初的几年里,金庸并没有招收到任何学生。在学术界看来,这似乎是一个不寻常的现象,毕竟金庸的名字在文学界有着极高的声望。但在学术研究领域,他的影响力显然并不如其文学作品那样广泛。
2003年的一个春日午后,浙江大学的一间安静的办公室内,金庸正在整理书架上的资料。门轻轻开启,一个中年男子踏入,神情凝重却又带着敬意。这个人就是卢敦基,一位已在学术界有所建树的教授。他站在门口,微微鞠了一躬,说:“金老师,我是卢敦基,来自浙江社科院,特来拜师学艺。”
金庸停下手中的工作,有些惊讶地看着卢敦基,随后笑着回应:“卢教授,我知道你,你的论文我也读过几篇。但你已经是教授,为何还想做我的学生呢?”
卢敦基坐下来,诚恳地说:“金老师,您的小说对我影响深远,其中蕴含的哲理和历史见解让我受益匪浅。我虽是教授,但在文学与历史的融合上,我认为没有比您更好的导师了。”
金庸微微沉吟,他明白卢敦基的诚意,但也感觉到了一种不同寻常的责任。他回答说:“卢教授,我愿意接受你为学生,但我们的关系可能会与常规的师生关系有所不同。你已经是一位成熟的学者,我更希望我们能够相互学习,相互启发。”
卢敦基露出欣慰的笑容,他知道自己做出了正确的选择。他说:“金老师,能够跟您这样的大师学习,对我来说是莫大的荣幸。我相信这将是一段难忘的学习经历。”
这样的对话,表明了卢敦基与金庸之间特殊的师生关系。一位已经成名的学者,选择拜在一位文学大师门下,这在学术界是极为罕见的。
金庸也意识到了这种关系的特殊性,他不仅是卢敦基的导师,更像是一个引路人,帮助卢敦基在文学与学术的交叉领域中寻找新的灵感和方向。而对于卢敦基来说,这不仅仅是一次学术上的追求,更是对一位敬仰已久大师的近距离了解和学习。
第二位学生王剑,是一位充满侠气的女性。她对金庸的评价极高,认为他是一位“绝对的大师”。然而,王剑在学校不久便被通知更换导师,因为金庸决定辞去职务。王剑毕业后成为了一名教师,并担任了某刊物的主编,但她坦言自己从未见过金庸本人。
第三位学生朱晓征则与金庸产生了较多的矛盾。朱晓征学识渊博,曾在北大和清华学习,加之其在笔试中的优秀表现,使得金庸决定收她为徒。然而,朱晓征入学后改变了研究方向,这使得金庸感到困惑,因为这超出了他的专业范畴。更进一步的是,朱晓征开始质疑金庸的教育方式,认为他在教学上缺乏系统性和专业性。
2004年,金庸辞去了浙大文学院院长的职务。朱晓征认为这与她的反抗和质疑有关,她表达了和金庸和解的愿望。在此期间,一些学者对金庸的学术能力提出了质疑,认为他不适合担任博士生导师。这些质疑主要集中在他的历史和政治知识上,尤其是一次在南京大学的演讲中出现的错误。
金庸的文学成就无可置疑,他的武侠小说深受喜爱,创造了众多家喻户晓的角色,如郭靖、黄蓉、杨过、张无忌等。他的作品影响深远,被广泛改编成电视剧和电影。然而,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是两个不同的领域。金庸在小说中融入了大量的历史、政治和文化知识,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在学术研究上同样卓越。
金庸的经历反映出在特定领域的专业成就并不总能直接转化为其他领域的专业能力。作为一个杰出的文学家,他在文学创作上无疑有着深厚的功底,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也能成为一个优秀的学术研究者。
这一点在他作为博导的经历中表现得淋漓尽致。虽然他有能力成为写作技巧方面的导师,但在文学历史研究方面,他显然没有达到同样的高度。
金庸的故事告诉我们,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是非常重要的,无论是普通人还是名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板,重要的是找到能够发挥自己长处的领域。尊重个人的专业领域和能力,不盲目将个人的成就神话化,是我们从金庸身上能够学到的重要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