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法治兴则民族兴,法治强则国家强。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用专章部署全面依法治国工作,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关系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必须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今年12月4日是第十个"国家宪法日",12月1日至7日是我国第六个"宪法宣传周"。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宪法的性质、地位等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本报约请三位学者,围绕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聚焦弘扬宪法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研讨交流。

主持人:于 颖 本报记者

嘉 宾:郝铁川 河南大学法学院名誉院长、教授

陈保中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教授

刘哲昕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教学研究部副主任、教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延安黄龙县宪法广场石刻 资料照片

文汇报:1982年12月4日,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宪法摆在全面依法治国战略布局的突出位置,高度重视发挥宪法的国家根本法作用,推动宪法制度实践创新和与时俱进,取得哪些新成效新经验?

郝铁川:"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实践证明,我国宪法只有不断适应新形势、吸纳新经验、确认新成果,才能具有持久生命力。现行宪法自诞生以来,根据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曾于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先后作了四次修改,共通过31条宪法修正案。2018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这是第五次修改。通过五次修改,我国宪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紧跟时代步伐,不断与时俱进,有力推动和保障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加强了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宪法规定的是国家的根本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最能体现"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重要功能。为了保证宪法的根本大法、法律体系中的统帅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建立健全了合宪性审查制度。这对于加强党的领导、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升党依宪执政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陈保中: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宪法的性质、地位等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强调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阐明宪法的精髓要义。国家宪法日和宪法宣誓制度相继设立,在全社会范围内弘扬宪法精神,树立宪法权威。可以说,我国宪法制度与时俱进,宪法实践丰富生动,深刻体现于立法、执法、司法以及社会建设等各个方面。

以科学完备的制度体系保障宪法制度的全面实施。立法是宪法实施的内在要求和基本路径,是对宪法精神、原则和制度的具体化。新时期,我国立法工作遵循宪法"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取得丰硕成果。《民法典》等一批国家治理急需的、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法律法规相继颁行或修改完善;《家庭教育促进法》等大量法律从制度层面回应人民群众关心的突出问题。通过修订《立法法》,努力使立法工作更准确反映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更好协调利益关系。

执法司法工作切实遵循宪法的基本原则。维护和实现公民的基本权利已成为执法司法的基本共识和重要行为准则。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行政机关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把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期待,落实到每一项执法活动、每一起案件办理中;各级司法机关自觉把"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司法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强制约监督。

宪法精神充分体现在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中。2019年11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市长宁区虹桥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时,首次提出"人民民主是一种全过程的民主"。目前立法联系点实现了31个省(区、市)全覆盖,辐射带动全国各地设立了500多个省级基层立法联系点和5000多个设区的市级基层立法联系点,形成了三级联动的工作机制。全过程人民民主不断从理论形态转化为生动丰富多彩的实践成果。

刘哲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发挥宪法的国家根本法作用,在宪法实践方面守正创新,推动宪法制度与时俱进。比如,设立了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健全了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的制度性安排;又如,在宪法修正案中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指导地位,明确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再如,完善了宪法监督制度,加强合宪性审查、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2014年11月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设立国家宪法日,并建立宪法宣誓制度,今年已是第十个国家宪法日;从2018年开始,又设立了全国宪法宣传周,广泛开展宪法宣传教育,今年已是第六个宪法宣传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6月3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中央政府依照宪法和基本法有效实施了对特别行政区的全面管治权,"一国两制"制度实践的宪法保障空前稳固。

文汇报:"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是习近平法治思想"十一个坚持"的重要内容,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点工作。如何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郝铁川:党的二十大报告围绕宪法的完善和实施,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要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这就要求加快制定与宪法配套的法律。今年6月问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法》就是一部与宪法配套的法律,是我国主权对外领域权力行使的准则。与宪法相配套的法律还涉及互联网、电子商务、国家总体安全等一些重点领域。二是要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坚持依宪治国和依宪执政,不仅涉及合宪性审查范围向公权力领域的有序扩大,还涉及党规与法律的协调、执纪和执法的贯通。三是要完善和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备案审查制度作为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宪法监督制度,旨在纠正违反宪法法律规定的规范性文件,维护宪法的权威和尊严。十年来,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成效显著。比如推动废止了收容教育制度,推动解决了"人身损害赔偿同命不同价""夫妻共同债务"等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督促有关制定机关修改、废止各类规范性文件数万余件。

陈保中:着眼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新时期我们的法律体系建设和完善任务更重。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立法,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如,近年来大数据、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技术迅速发展,对立法工作提出很多新命题。一方面促进了政府治理工具升维,在提高行政效能和执法效率、实现便利精准服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促进了基层民主参与水平的提升。另一方面,如何更好实现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避免技术发展陷入伦理困境,也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要问题。再如,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促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等等,都需要进一步完善、强化相应的制度体系,用法律促进创新型人才成长,为科技成果及民营经济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刘哲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快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不断增强法律规范体系的全面性、系统性、协调性。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离不开依宪立法,要坚决把宪法规定、宪法原则、宪法精神贯彻到立法中,体现到各项法律法规中,一切违反违背宪法规定、原则、精神的法律法规规定都必须予以纠正,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符合宪法精神、体现宪法权威、保证宪法实施。

具体的立法活动,要充分领会和运用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原则和方法。首先,要充分尊重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宪法地位,落实其宪法职责,发挥其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其次,要加强协商民主,要注意聆听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立法意见;再次,要充分发挥基层立法联系点的作用,基层立法联系工作要做真做实;同时,要在统筹安全与发展的原则指导下,制定国家治理急需、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备、维护国家安全所急的法律制度。要按照急用先行原则,加强涉外领域立法,进一步完善反制裁、反干涉、反制"长臂管辖"法律法规,推动我国法域外适用的法律体系建设。除此之外,立法活动还要强化系统思维,要在宪法的统领和指导下,全面完善法律、行政法规、军事法规、监察法规、地方性法规体系,真正构建起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维护国家法治统一。

文汇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讲好中国宪法故事,有自信、有志气宣传中国宪法制度、宪法理论的显著优势和强大生命力,有骨气、有底气同一切歪曲、抹黑、攻击中国宪法的错误言行作斗争。"如何加强宪法理论研究和宣传教育,不断提升中国宪法理论和实践的说服力、影响力?

陈保中:现行宪法颁行以来,我们之所以能够在艰难复杂的历史发展环境中创造出世所罕见的发展成就,靠的就是我们独特的政治优势,靠的是我国宪法制度的比较优势。"我国现行宪法是符合国情、符合实际、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好宪法。"这种自信构成了习近平法治思想中宪法理论的重要理论品格和理论价值。我们必须进一步学习好、研究好、宣传好我国宪法制度的显著优势,理直气壮地扩大我国宪法的话语权。

不断提升中国宪法理论和实践的说服力、影响力,必须善于讲好我国民主制度实践的故事。我国宪法制度及其生动实践,特别是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是我们回击西方文化霸权主义、"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范本和依据。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成果极为丰富。如,民法典10次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3次组织全国人大代表研读讨论。在党中央起草"十四五"规划建议过程中,各有关部门通过多种形式问计于民;首次直接通过网络面向全社会征求意见,民众留言100多万条,有关方面从中整理出1000余条建议。治安管理处罚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8天收到七万余条修改意见。基层治理中的民主实践更是丰富多彩。讲好这些法治实践,有助于引导全社会坚定宪法自信,增强宪法自觉。

我们高兴地看到,新时期普法法治宣传工作发生了重要变化。年轻群体的参与、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得普法法治宣传教育更接地气、更具实效。同时,公权力部门也日益认识到,必须在每一起执法司法案件中体现法治公平正义,这是最好的普法宣传。

刘哲昕:加强中国特色的宪法理论研究至关重要。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彻底的理论,首先必须坚持问题导向,还必须坚持科学导向。真正的理论研究,不是从固有理论框架出发,而是必须追根溯源,运用科学的论证方法,层层推导,最终得到一个科学的逻辑结果。如果真正做好这两点,宪法理论无疑可以拥有更为强大的理论说服力。

郝铁川:建设以尊重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是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的一项基础性任务。执法首先是实施宪法,普法首先是普及宪法,守法首先是遵守宪法。领导干部带头遵守宪法、实施宪法是关键,青少年培养尊重宪法权威意识是基础。我们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效忠宪法的各种仪式制度,创作一些群众喜闻乐见的含有宪法内容的文艺作品,落实宪法知识进教材、进课堂,通过一些惩治违反宪法典型案例的宣传来警示社会。锲而不舍,久久为功,尊崇宪法就会变成一种社会风尚、内心自觉,国家和社会的长治久安就会具有深厚的基础。

文汇报: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如何深刻把握"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

陈保中: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引导全体人民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法治文化是法治建设的支撑和灵魂。法治只有上升到文化层面,成为人们的一种自觉习惯、生活方式,才能使法治设定的价值目标落到实处。

必须充分发掘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的当代价值。应该看到,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法律是广大人民意志的体现,关于法律要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相一致,关于立法要从实际出发,关于法律要为公民的权利和自由提供真实保障等重要思想,对于我国当代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有重要指导价值。

必须充分发掘我国当代法治的文化优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出了很多西方法治无法企及的崇高的文化信念,比如,以人民为中心,以实现社会公正、共同富裕和人的全面发展等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取向,强调执法工作要宽严相济、法理相融,让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等等,都是我们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必须尊重的制度语境和制度现实。

必须深入宣传贯彻《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意见》。这一重要文件对于法治中国建设具有基础性作用和持久性功效,不断引导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步入新的境界。2021年11月,中共上海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办公室与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 打造上海法治文化品牌的实施意见》,提出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力争五年内基本建成具有较高知名度和较强影响力的市级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品牌阵地100个、市级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品牌活动50个。

刘哲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在几千年的历史演进中,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形成了关于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的丰富思想。""法治文化"顾名思义,文化是构建在法治基础之上的,"第二个结合"不仅需要文化上的结合,更需要制度上的结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者:

图:资料照片 编辑:于颖 责任编辑:杨逸淇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