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许述工作室

本工作室特约撰稿人 成梁

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俄乌两军在无人机的装备和使用上花样迭出,更有北约集团在背后助拳,让俄乌冲突变成了多方无人机、自杀式巡飞弹大放异彩的舞台。俄乌冲突中,无人机可谓是为双方都立下了大功。

那么,无人机在俄乌冲突中运用情况如何,诞生了哪些经典运用场景,又将给未来战争带来怎样的发展趋势?

一、乌军袭击俄军黑海舰队,美军无人机撑腰

2023年9月成为俄罗斯海军黑海舰队、驻克里米亚驻俄军最悲惨的一月:

9月13日夜间,乌军苏-24型前线轰炸机携带多枚“风暴阴影”巡航导弹,对塞瓦斯托波尔军港发起突袭,打坏了俄军一艘坦克登陆舰“明斯克”号和一艘636.3型潜艇;

9月14日清晨,乌军又使用无人机和R-360“海王星”反舰导弹,打击了配置在叶夫帕托里亚海滩边上的一个防空导弹营,一台发射车被击毁;

9月22日,乌军“风暴阴影”再发威,这次连黑海舰队司令部办公大楼都挨炸了:

黑海舰队司令部办公大楼被炸

话说,乌军的导弹是怎么做到的?

要组织起一次有效的空中进攻作战,战前的情报侦察、战时的空中引导和指挥、攻击结束后的打击效能评估,三者缺一不可。乌克兰空军对塞瓦斯托波尔发动空中进攻之前,美国空军的无人战略侦察机发挥了关键作用。据Flightradar24等披露的信息,袭击前,美国空军、英国皇家空军的各型无人战略侦察机在黑海上空活动异常活跃:9月7日,美国空军的一架RQ-4/MQ-4C型战略无人侦察机从意大利西西里岛的希戈内拉海军航空兵基地起飞,进入黑海上空,在距塞瓦斯托波尔港大约140千米的空域活动了近10个小时。9月22日黑海舰队司令部遇袭之前,俄罗斯空天军的雷达系统发现,美国海军航空兵的一架P-8A海上巡逻机出现在克里米亚附近。之前的8月底还有消息披露,美国空军的MQ-9B“守卫者”和海军的MQ-4C“特里同”等无人侦察机均会定期出现在黑海上空,抵近塞瓦斯托波尔侦察。俄军多次驱离,美军每次都去而复返,继续窥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军无人机在黑海的航迹,反复侦察
RQ-4无人机

从美军RQ-4/MQ-4C型无人机的技术性能看,其任务模块包括一套由EO/IR模块组成的光学/红外侦察系统,一套由AN/ZPY-2型X波段合成孔径雷达组成的雷达侦察系统和一套高度保密的电子情报/信号情报侦察系统。其中,EO/IR系统包括红外成像通道和数字摄像机通道,位于无人机机首下方,系统总重量在100千克左右,具备空中监视、空中测距功能,既可以进行广域搜索,又可以进行精密标定。AN/ZPY-2型雷达是一款相控阵体制的SAR雷达,安装在机身侧面部位,系统总重量在300千克以下,具备对移动目标的检测功能。该型雷达可以在200千米以外的距离,观测到大型水面舰船、车队、部队集结地等,并通过合成孔径雷达成像,初步判断目标的性质;电子情报/信号情报侦察系统则可开展通讯情报、电子情报测向、电子情报、特殊信号等电子侦察作业。

俄军被击中的S-300PM阵地

从美军多次派往黑海的RQ-4/MQ-4C等型号的无人机性能看,这些无人机完全有能力对俄军在塞瓦斯托波尔港口靠泊的舰艇进行跟踪拍摄,明确这些舰艇的性质与特点,为乌军设定打击目标。更为关键的是其机载电子情报信息系统,在使用ELINT/TAS等作业能力的情况下,美军无人机可利用其电子侦察作业能力,对俄军防空系统在克里米亚地区的空中防御布势进行有效侦察,从而找到俄军对空警戒雷达的开机/关机活动规律,地空导弹系统的火控雷达主要威胁扇面等,彻底查明俄军在克里米亚的防空系统整体布势和作战弱区。在完成电子侦察情报的基础上,对乌军使用“风暴阴影”巡航导弹打击塞瓦斯托波尔港实施严密的攻击航路规划,确保轰炸机的出动航路具备最佳的隐蔽性,确保“风暴阴影”巡航导弹发射之后,沿突防效率最高的航线飞行,避开俄军的搜索雷达搜索扇面、地导火控雷达威胁扇面,直至击中目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风暴阴影”导弹

事实证明,乌军这几次对克里米亚的攻击非常成功。俄军部署在当地的雷达均未有效发挥作用,诸如S-300PM/S-400系统的30N6雷达和96L6雷达,要么没有发现目标,要么发现目标时“风暴阴影”已经抵近。无奈之下,俄军最后只能使用“铠甲-S1”实施一轮末段拦截。乌军总体突防效率极高,但靠自身力量是不可能的,而美军的战略侦察无人机扮演了重要角色。

二、俄军、乌军、美军使用无人机之比较

从美军此次使用RQ-4/MQ-4C无人机在黑海沿岸实施战略侦察,并指引乌军使用“风暴阴影”巡航导弹打击黑海舰队的作战行动看,其对无人机的运用水平以及无人机的技术性能,远远超过俄乌冲突中俄罗斯和乌克兰双方的无人机使用水平。

俄乌冲突爆发时,乌克兰军队对无人机还是比较重视的。这主要得益于2020年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冲突中,阿塞拜疆军队使用TB-2无人机对亚美尼亚军队大开杀戒的“经验”。乌军受到启发,购买了大批TB-2,并将其视为对抗俄军装甲部队的“杀手锏”。

TB-2察打一体无人机

俄乌冲突爆发后,乌军掏出TB-2察打一体无人机,打算给俄军一些颜色看看。但乌军失算了,因为俄军拥有远比亚美尼亚强大的野战防空体系。无论是“道尔-M1”还是“山毛榉-M2”甚至“铠甲-S1”,只要是个防空系统,都可以欺负一把乌军的TB-2无人机。乌军本想使用无人机复刻阿塞拜疆军队在纳卡冲突中的辉煌,不料TB-2无人机刚一出场就折戟沉沙,仅仅几个月后几乎告罄。这还惹恼了土耳其,后者告知乌克兰军队不允许其随意使用TB-2无人机,以免损害土耳其产品的声誉。

乌军在无人机的使用上找不着门道,而俄军也好不到哪去。冲突刚爆发时,俄军手头堪用的无人机只有装备给旅属侦察单位的Orlan-10无人机。该型无人机可以说是彻头彻尾的工业垃圾,是使用各种就便材料攒出来的一个大航模。比如,燃油箱是用一个塑料瓶子凑合的,甚至连作为载荷的照相机都是用民用相机装上去拉倒。该型无人机不具备超视距活动能力,最大巡航速度也就100千米/时,最大续航能力仅几个小时,只能满足师/旅一级部队战役纵深的侦察需要。但即使如此,相比乌军,俄军在旅属无人机方面居然还是要领先一些。

俄军搓出来的海鹰-10无人机

总的来说,俄乌冲突刚爆发时,俄乌两军在无人机的装备和运用都不咋地。乌军有适合军一级使用的TB-2无人机,但总想着复刻阿塞拜疆暴打亚美尼亚的辉煌,结果根本没有搞清楚TB-2这种无人机应该怎么用。俄军倒是基本搞清楚了小型无人机的打开方式,但无人机装备层级太低。到军一级,连可以和TB-2对位的无人机都没有,只好搞了几架“猎户座”无人机到战场上试试手。

随着冲突延续,两国对无人机的认知有一个逐渐深刻的过程。乌军发现,TB-2无人机除了察打一体,用来做军一级的战场监视和火炮校射工作,似乎更合适一些。俄军也发现,自己缺乏军级侦察监视无人机,给军级火力单位指示目标造成了巨大困扰。因此,俄军向伊朗要Mohajer-6无人机,以弥补自己的短板。

俄乌两军,现在几乎都是没有无人机就不进攻

同时,俄乌双方在无人机的装备和使用上也有一些心得或者说小聪明。比如,两方都认为,多旋翼民用无人机作为营连甚至班排一级的无人机装备,在战场侦察监视和炮兵甚至步兵火力引导方面,具备独特的优势。步兵进攻中,如果有一架多旋翼小型民用无人机在天上转悠,等于为整个步兵班组开了全图,将营造出巨大的战术优势。俄军首先大规模使用“柳叶刀”自杀式无人机等,它一改以往的反坦克装备只能正面攻击或者反炮兵装备只能雷达测、火炮打的传统作战样式,可以从装甲车辆最薄弱的侧面甚至尾部发起进攻,给乌军装甲车辆造成了巨大损失。在反炮兵作战中,俄军更是习惯于让“海鹰-10”和“柳叶刀”互相配合,一个观测,一个打击,无往而不利。乌军接连吃亏后,祭出了在FPV穿越机上加装RPG弹头、改装简易自杀式无人机的策略。俄军很快有样学样,向部队成千上万地提供这种简易型的自杀式无人机。

三、无人机在未来战场上的作用

还在持续的俄乌冲突成为各类型无人机大放异彩的舞台,在俄乌两军各显神通。民用多旋翼无人机,民改军穿越机,军用巡飞弹,各种等级的无人侦察机纷纷登场。美军也来凑热闹,使用战略级无人侦察机在黑海方向侦察俄军防御布势,成功引导乌军对塞瓦斯托波尔军港进行打击。如今,几乎没有人不相信无人机在未来战场上的特殊地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放异彩的“柳叶刀”

那么,未来战场上我们需要怎样的无人机,这些无人机应该具备怎样的性能,遍布无人机的未来战场可能呈现出怎样的图景?

从无人机的分类看,未来战场我们需要的无人机可分为两类,一是侦察型无人机,二是打击型无人机。侦察型无人机可承担上到战略军团一级,下到班组一级的战场态势感知类任务,除了进行光学侦察,还可实施包括电子情报侦察,信号侦察等多元化侦察任务。此外,侦察型无人机还可承担部分跨界型任务,如数据传输,通讯中继等,不仅作为战场上侦察和态势感知的节点,其本身就可以作为战场上的一个信号传输节点,承担信息分发的使命。

俄军无人机,便宜量大管够

打击型无人机则偏重于战术性使用,除了进行传统的察打一体行动,还应当发展大量自杀式无人机,即巡飞弹以及可廉价使用的、使用穿越机改造的自杀式无人机。值得注意的是,在大规模、高烈度战场对抗的情况下,传统的察打一体无人机其战场生存能力较低,这从乌军TB-2无人机被俄军的野战防空系统纷纷击落可见一斑。未来,这种大型察打一体无人机应着重发展防区外攻击能力,避免进入敌方的防空火力圈内而遭到打击。巡飞弹应当着重打击坦克、步兵战车等重装甲目标。穿越机类无人机因极易受到干扰,目前俄军已经开始为自己的坦克和步战车配备干扰器,以削弱自杀式穿越机的使用效果。因此,这类无人机未来的使用场景,应当是以杀伤暴露步兵为主。尽管其在野战条件下对乘车步兵等杀伤力较弱,但对付野战条件下的暴露步兵,或者在城市作战条件下杀伤躲藏在民用建筑内部的轻步兵,还是很有用。

国产的翼龙-2H救灾型 本身就具备通讯中继的作用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无人机归根结底还是一种消耗性装备(尤其是各种战术级无人机都是如此)。从俄乌冲突的战例来看,俄军和乌军普遍反映称,他们手头的各种小型侦察无人机普遍只能执行三次任务就会损毁——要么是被击落,要么是发生故障自行坠落。因此,这种小型侦察无人机必须具备大量生产、放手使用的能力。比如,俄军几乎是以千架为单位向部队提供“海鹰-10”这种小型无人机。原本各种简化设计被人诟病,现在却成为其最大的优势。相反,乌军使用的无人机需要西方国家提供,各种小型侦察无人机往往供应不上。当然,大型战略级无人机(如美军的RQ-4/MQ-4C)造价高昂,设备复杂,则需要认真保养和使用。

总之,一场俄乌冲突让我们见识了无人机的各种低端用法,而美军无人机在黑海方向的活动,又让我们见识了无人机的高端用法。正是这种高端用法和低端用法相结合,形成了无人机的作战和型号运用体系。可以预见,未来战争中,无人机必将发挥更大作用。

“许述工作室”创始人简介

许述,军事学博士,出版《这才是美军》和《兵道》,从军约20年,现成立工作室专门研究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