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宋四家”的“尚意”书风,天然本真,充满情感与生命力,但不重视“古法”,不少效仿者基本功欠缺,照此发展下去,书坛风气极可能浮躁散漫。

因此南宋有一人,高举复古大旗,压制“尚意书风”,狂练晋唐法帖50年,行书得王羲之笔法“真传”,此人就是宋高宗赵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曾公开表示看不上“宋四家”的书法,尤其对苏、黄、米不喜,曾说:“继苏、黄、米、薛,笔势澜翻,各有趣向,然家鸡野鹄,识者自有优劣。”

赵构认为这三人的笔法意趣盎然、天真烂漫,但丧失晋唐的萧散“神韵”和规范性,如“家鸡野鹄”,因此他倡导世人学习晋唐法帖。

确实对初学者来说,晋唐书法笔力坚实,法度规范,还不失灵活与艺术性当为临帖的首选对象,可惜晋唐墨迹罕见,而拓本外形无细节变化,难以从中分析笔锋翻转、切入的处理,其实大家可以从赵构的墨迹本下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例如这件《行书千字文》,被后世誉为“墨迹本”《圣教序》,卷中行笔流畅灵动、沉着劲健,点画圆转遒和、精到细腻,十分舒朗秀整,蕴含温文尔雅的谦谦君子之气。

乍一看以为是王羲之所写,例如文中的“列”字,字体形态呈现左低右高,右边的“歹”字墨色浓厚,笔力凝重,重心略向右沉。

而为了保持平稳,中间有较大的留白,小竖笔似跷跷板的支点,短小险绝,最右边一笔则凝重平直,维持了势态,也暗藏意趣,这点跟王羲之一样,不会让结字单调,用精微的细节调整来给人惊喜。

同样在起笔时赵构会迅速调转笔锋,从侧锋转为正锋,形成一个小圭角,这种笔势在王羲之书法中,经常能看见,让灵动与沉着兼得,丰富了艺术格调。

虽然赵构并非专业书法家,但他的水平却能与“宋四家”等人并肩,甚至元代赵孟頫幼年就用他的法帖作为启蒙,之后坚持学习了一辈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启功也曾在《论书绝句百首》中称赞赵构书法曰:“多力丰筋属宋高,墨池笔冢亦人豪。详搜旧格衡书品,美谥难求一字超”。

由此可见赵构“学王”功力之深,时常临摹此作,可以在完善法度、强健笔力中,感受行书灵动如流水般的运笔节奏,让自我笔画“飘而不浮”,做到随心所欲而不逾矩。

同时这件《行书千字文》笔笔都有《圣教序》的影子,若能将卷中上千字的笔法学会,之后可以对照着临摹《圣教序》的拓本,也可临摹其他晋唐法帖,真正掌握古人书法精髓。

经多方努力我们对赵构《行书千字文》进行超高清复刻,采用博物馆级别,12色超高清微喷复刻工艺,对比原作进行1:1还原。

同时还推出一款经折装,装裱精美,采用翻折的设计,展开时同手卷一样,能纵观全卷气度,合起来方便临摹、查阅,还便于携带。

卷中字体极为清晰,墨色浓淡、笔法转变等细节处理,全都清晰可见,与真迹毫无二致,见此品如见真迹,若您喜欢可以点击下方商品链接一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