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国际难题,瞄准国内国际市场临床刚需,致力于填补骨盆骨折复位机器人在国际上的空白,他就是王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副教授,北航医疗器械研究所副所长,北京罗森博特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CEO。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为业内资深专家, 他的努力使得国产科技在这一领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王豫教授在首届全球手术机器人大会上受邀机器人大讲堂记者的采访,分享了他的科研和工作经历,并从多个维度深入剖析了骨科手术机器人发展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跨越学科界限,探索骨科手术机器人

1999年,王豫被保送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习。2003年,他又保送攻读博士学位,开始进行骨科手术机器人的研究。为了使研发出的机器人真正应用于临床,他开始频繁在学校和医院之间奔波。刚开始,王豫面对大量医学名词感到云里雾里,于是他开始自学骨科手术知识,经常去医院观摩手术和做实验。

通过阅读相关专业书籍,王豫逐步掌握了各种骨科手术相关的解剖知识、过程和难点。在观摩手术时,他仔细观察医生的各项操作,并与医生深入交流讨论,进一步理解骨科手术操作背后的原理和规律。这为他后来进行骨科手术机器人的研发奠定了基础。

博士期间,他参与了国内首个骨科手术机器人的863项目,开始与北京积水潭医院的医生合作。这使他真切感受到科技成果转化为产品,为医生和患者造福的过程。

2009年,王豫在北京航天航空大学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留校任教,继续从事骨科手术机器人技术研究。在2010年至2011年期间,王豫与香港中文大学威尔士亲王医院梁国穗教授展开合作,仅用了一年半时间,就成功研发了主被动混合控制的Hybridot骨科机器人。

这项创新获得了美国专利认可,并在威尔士亲王医院进行了临床验证。这次合作不仅拓展了王豫的国际化视野,也坚定了以解决临床问题为目标的研发方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