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天才少年曹原赴美任教引发热议

1996年出生的曹原,可以说是90后的标准。然而,这个出生在东北小镇的男孩却拥有极高的智商和完全异于常人的非凡天赋。11岁那年,曹原进入耀华实验学校特级班,仅用了3年时间就完成了从小学到高中的所有课程。14岁那年,曹原以高成绩进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青训部。两年后,他开始作为交换生在美国最好的大学学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系列耀眼的成就表明,曹原是标准型的“天才少年”。他出色的学习和研究能力也让他在科研领域如鱼得水。22岁时,曹原在石墨烯材料研究中取得了重大原创性成果。这项成果的重要性如此之大,以至于震惊了整个科学界。曹原也有望成为中国科技发展的“旗帜”。

然而,近日这面“旗帜”却发布了令很多中国人惊讶和悲伤的消息——他将离开中国,前往美国,担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助理教授。此消息立即在网络上引发热议。

“这样一位年轻有为的天才,本来可以继续参与中国的科技发展,但令人惊讶的是,他最终决定出国。”

“国内的环境看来难以留住这些顶尖人才,连这样的‘超级大脑’都留不住,实在让人扼腕。”

很多网友都表示了遗憾之情。曹原的出国任教决定,似乎成为了人才流失和领域环境局限的一个注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曹原成就单:标准型超常天才少年

(一)11岁起成就系列“黑马”

曹原1996年出生于中国东北的一个小镇。他拥有超高的智商和非凡的学习能力。这一系列辉煌的才华和成就,构成了他令人眼花缭乱的“成就榜”。

11岁那年,曹原进入北京一所重点学校的实验班。该班专门招收智商超群、潜力巨大的学生,为他们提供6年的速成教育,让他们比普通学生至少早3年进入大学。在这里,曹原仅用3年时间就完成了从小学到高中的所有课程,成为第一个“毕业”的特殊教育学生。14岁时,他以高分进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学院少年班。

少年班专门招收15岁以下的有才华的青少年,进行系统的共同教育,促进他们更有效地发挥才能。两年后,年仅16岁的曹原开始进入美国顶尖大学就读和交流学习。

(二)22岁在石墨烯领域重要发现

2014年,18岁的曹原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毕业,进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博士学位。四年后的2018年,年仅22岁的曹原在石墨烯材料研究中取得了重要发现——成功揭示了石墨烯在1.1°“魔角”下产生超导的机理。结果引起国际关注。

石墨烯是目前公认的最薄、最轻、最强的二维材料,被认为未来将广泛应用于电子产品、复合材料、生物技术等领域。曹原的发现为利用石墨烯材料实现低温超导提供了理论和实验基础,具有重要意义。

(三)本拟回国效力,现接受美国offer

取得如此重要成就后,曹原当时在接受采访时明确表示,希望回国发展,为中国科技企业做出贡献。不过,近日有消息称,他已接受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计算机科学系的录取通知书,将担任助理教授。

曹原本本可以回到中国获得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名利,但最终他选择了在美国执教。这无疑让国内很多人震惊,也表示不解。

面对如此耀眼的“成就清单”,曹原最终放弃了国内发展。是什么原因?我们稍后会详细分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国内环境难留住顶尖人才:信仰抗不过现实

(一)顶尖人才需要广阔的舞台

当曹原在接受采访时明确表示希望回国发展时,无数中国人雀跃不已。这位拥有如此超强能力和巨大发展潜力的顶尖“大脑”,回国后无疑将成为中国科技发展的“加速器”。

然而,不如神。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要想留住顶尖人才,仅靠热情和花言巧语是不够的。像曹原这样的超级天才,需要足够广阔的舞台,足够宽松的环境,需要一个充分展示自己超能力的机会。不幸的是,这一切在目前的国内环境下都无法得到保证。

(二)科研环境制约人才成长

我国的科研环境和科研氛围与世界顶尖强国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科研投入不足、行政审批繁琐、学术风气保守等都是不可避免的问题。这些限制了年轻研究人员的成长速度和空间,使其难以建立充分的信心。

以曹原计算和材料科学领域为例,我国每年的研发投入与美国顶尖大学和企业相比严重不足,先进的仪器设备和项目支持也捉襟见肘。评审和职称评审过于注重论文数量,难以鼓励真正原创、有风险的研究。这一切削弱了年轻一代解决关键问题的主动性和信心。

(三)发展路径受到诸多不合理阻碍

即使有意回国发展,顶尖人才也会面临很多不合理的阻碍。以曹原为例。他在本科和博士学习期间表现都非常出色,完全有能力直接入选国家专家。但我国的选拔机制过于注重年龄、贡献次数等“硬指标”,难以体现才华横溢的年轻人的非凡实力。

可以预见的是,22岁的曹原如果留在中国,将很难坐到真正适合他能力的位置。回顾美国学院对于天才和能力的重视,自由创造的氛围无疑给了年轻人更多的表达自我的空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四、赴美任教引发“人才流失”焦虑:敬酒文化有待转变

(一)赴美任教再次点燃人才流失焦虑

曹原选择出国任教的消息一经披露,立刻就在国内社交媒体上掀起了轩然大波,“人才流失”等词语再次成为热门话题。

“原本可以为国家科技事业做出重大贡献的天才,就这么流失掉了,真是可惜。”

“感觉这就是中国的现实,环境不支持,政策不完善,留不住人才。”

很多人将曹原的离去视为人才流失和领域发展环境的注脚,情绪上表现出强烈的焦虑、遗憾和反思。

(二)“敬酒”文化有待转变

在诸多负面评论之中,也有部分更为中立客观的声音。比如有评论提到:

是个人在中国就得学会给上级敬酒,管你是多厉害的人才。这些声音指出,我国存在的“敬酒”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人才自主选择发展方向的内生动力。我们应该充分尊重每一个人才的自主选择,给予支持和鼓励,而不是束缚。

(三)转变视角,立足全局

当一位顶尖人才独辟蹊径时,我们不应该简单地标榜“人才流失”,而要转变视角,跳出个体去审视整个世界的人才流动情况。

全球化时代,人才流动性大大增加,“双向选择”已成为常态。在全世界范围,中国也汲取了大量人才给自身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我们要立足全局,理性看待人才对最优发展方向的选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五、转变视角:人才流动带动学术交流

(一)人才流动如脉络 促进世界交融

当我们开始正确认识世界范围人才流动的大势所趋时,也会发现其中蕴含了重要的正面作用。

可以说,人才流动就像全球知识经济的“血脉”。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人才交流互动,让更多的新思想、新技术、新理念迅速在世界范围传播开来,不断推动整个人类文明的进步。

没有广泛、高效的人才流动作为纽带,就很难想象一个让各国精英汇聚、思想碰撞、快速协同的浩瀚的世界舞台。正是人才流动促成了当今世界范围内前所未有的开放式互动、交流与合作。

(二)中国科技也从流动中受益匪浅

事实上,在当今世界,中国同样从人才国际流动中获得了巨大红利。改革开放40多年来,海外留学人才的大规模回流直接改变了中国的科教产业格局。许多回国创业的海归们更是直接推动了中国科技的飞速发展。

中国科技界也在不断从世界范围的人才流动中汲取养分。像曹原这样的年轻一代科技人才,通过在海外一流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学习工作,也在不断丰富自身视野,汲取更为宽广的学术资源。这为他们日后在更高维度促进中国科技发展奠定基础。

所以,我们不应该简单地否定视角开阔的“人才流失”,而要理解人才流动蕴含的深层、宽广的学术价值。这也是全球化时代必须坚持的普世价值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六、反思:如何留住和吸引顶尖人才

(一)优化人才成长的系统性环境

尽管我们不应悲观地看待某些顶尖人才的境外发展,但如何留住和吸引真正优秀的头脑和人才,仍然是我们必须深入思考和努力解决的问题。

要留住人才,最关键的不是个别政策或者条件,而是要从根本上优化系统性环境,为青年科技人才的成长提供沃土。这其中,科研经费的充实、先进设备的引入和项目的有效供给是基础,然而更为重要的是营造开放包容的学术氛围,鼓励独立思考,允许试错,让思想和成果真正“碰撞出火花”。

(二)因材施教的人才政策

其次,我们还要在人才政策上做到因材施教,真正专业化。像曹原这样的天才型人才,他们的超强能力、极高天资和非凡成就单,已经充分证明了自身,不应该再过分纠结一些程式化的硬性指标。

具体来说,青年科技人才的选拔任用,应该在评价方式上打破年龄、论文数量等旧框架,完全按照能力本位和贡献大小来衡量。同时,也要主动提供符合其能力的舞台,推动他们脱颖而出。

(三)重视顶层需求,让其视野升华

最后,在已经成为顶尖人才的科学家如曹原这里,我们更要理解他们内心的真实需求。其实,绝大多数顶尖科学家渴望的不仅仅是身份和物质待遇,而更是认同感和与之匹配的广袤视野。

所以,与其束缚这些“自由灵魂”,不如让其去领略世界科技的最前沿位置。等视野升华到新的高度时,他们也最有可能心系祖国,将更加丰富的经验和成果带回国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七、结语:天才当以最佳方式锻造,期待归国报效

(一)天才加持 国家兴旺

历史验证,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崛起,往往源于难得的天才人才在关键节点上的加持。中国民族的伟大复兴如今也同样迫切需要种种优秀人才尤其是科技领军人才的支持。

往深里看,民族的精神追求和实力昂扬靠的是人、靠的是心。一代又一代富有理想抱负的青年才俊,他们超常的能力和无畏的勇气,构成巨轮推动民族复兴的不竭动力。而其中最令人欣慰的是一批又一批英明的“天才少年”,他们犹如青苗常青,给人无穷动力。

(二) 人才必要的自主选择

然而我们也要清醒,一个生命个体和人才自己的成长,远比国家需求更为本源和必要。作为人的首要价值在于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 对很多天才们来说,这其中最为宝贵的机遇莫过于扬帆远行,在这个变化莫测、机会无处不在的世界中历练抉择。

当今时代条件明显优于过去,中国也比几代之前更具包容、开放和机遇。现实是,仍有部分顶尖人才根据自己的理想境地做出境外发展的选择。我们不应否定这些选择本身所蕴含的积极意义。

(三)化愿景为心力 携手共进

当一个人才跌跌撞撞却又在坚持自我,我们更多地给予鼓舞惜才而不是遗憾。与其哀叹“人才流失”,不如转变视角,理解每一个生命的独特价值,化个人愿景为推动全局发展的心力。

人才出走固然使我们失去直接的助力。 但我们仍然可以做的,是保有对他们成长的温暖关怀。在内我们每个人也都当以坚韧意志逐步提升自己。

时至未来某一天,或许便是他们孜孜捐躯、熠熠生辉之时。届时中华民族的高山仍长在那里,我们也定会携手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