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的官员名称特别繁复,职官都有很多的别称,比如我要说总督大家都知道是个什么官,那要是说“总制”很多人就不明白了,再如学政,若是说“大宗师”照样很难理解,所以觉得有必要把清朝一些重要官员的别称作一番介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清代中堂、相国、首揆、协揆,都是称呼宰相的官员,清代主要是内阁大学士等。称大学士为相国,是沿用前朝宰相的官称,军机大臣是类似宰相的职务,因而也以相国称之。

宫保,是一个荣誉性的头衔,没有实权,主要是指三公、三孤,即太师、太保、太傅等,能得这类名号的不多,所以官场上以此称呼表示对对其尊崇。

下面我们来看看清代的六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六部——吏、户、礼、兵、刑、工,又按天、地、春、夏、秋、冬名称对应,吏部对天、户部对地,礼部对春,以此类推。所以吏部尚书称之为天官、礼部尚书则成为春官,我们在讲到孝庄太后下嫁多尔衮这个历史迷案时都会提到一句诗“春官昨进新仪注,大礼躬逢太后婚”,这里的春官指的就是礼部长官。

当然六部的尚书还有一些别称:

吏部尚书:称冢宰、太宰;吏部侍郎:称少冢宰、小宰。

户部尚书:称大司徒、大司农;户部侍郎:称少司农、小司徒。

礼部尚书:称大宗伯;礼部侍郎:称少宗伯、小宗伯。

兵部尚书:称大司马;兵部侍郎:称少司马、小司马。

刑部尚书:称大司寇;刑部侍郎:称少司寇、小司寇。

工部尚书:称大司空;工部侍郎:称少司空、小司空。

都察院左都御史:称宪台、总宪;左副都御史,称为副宪。

通政司的长官通政使,别称银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再来看看地方行政机构官职的别称:

总督:又称制军、制台、总制、部堂等。

河道总督:称为河台、河帅。

漕运总督:称漕台、漕帅。

巡抚:又称中丞、抚台、抚军、部院、抚院、抚宪等。

学政:别称学台、大宗师、学院、学宪。

布政使:又称藩台、方伯、藩司、东司。

按察使:又称臬台、廉访、臬司、西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道员:称道台、观察。

知府:称太守、太尊、五马、黄堂等。

知州:称州牧。

知县:称邑宰、邑令、邑尊。

县丞、主薄都是知县的属官。县丞,别称左堂、二尹、捕厅;主薄,别称三尹。

典吏,是知县衙门的首领官,品级很低,管理杂务,别称有右堂、少尉、少府、少尹等。

上面的地方官尤其是地方长官的别称大致就这些,当然也有很多不详尽的地方,只供各位参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另外,老百姓一般都有称地方长官为“公祖”的称呼,其总督、巡抚、布政使、按察使、道员、知府都可称为公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