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达观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思维模式格栅”

要深入理解芒格的“多学科”思维模型,可以研读罗伯特·哈格斯特朗的《投资的格栅理论》。哈格斯特朗和比尔·米勒以及迈克尔·莫布森都曾在圣塔菲研究所学习过,深谙多学科思维模型的精髓。

哈格斯特朗在“思维模式格栅”一章写道:在芒格看来,投资也是一种智慧,是艺术的分支。它并不是一门学科,而是一个更大的知识体系,这个知识体系包括心理学、工程学、数学、物理学、生物学等等。在这个宽阔的领域,各个学科互相交叉,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发展。每个学科都会形成思维模式,这是进行综合性理解的关键。拥有这种大视角的人将会获得处世的大智慧。

芒格把这种互相交叉的思维模式比喻成“思维模式格栅”。“你必须在头脑里有思维模式,”他解释道,“然后你要把你的经验,以及所有和经验间接相关的事物排列到模式格栅里去。”就这样,“格栅”这个词就成为投资界的一个术语,也成了芒格投资理论的标志。

格栅思维是在“格子”中探索其复杂性的,因为无论是投资还是市场,都是复杂的系统。芒格相信,在相互独立的学科中形成思维模式,从而建立起思维模式格栅,这是投资获得成功的强有力方式。当其他学科的观点共同得出某个结论时,投资更有可能是正确的。大视角能够使我们成为更好的投资者。而那些试图理解各学科之间联系的人,将获得处世的大智慧。但是很显然,学习各科的知识看起来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幸运的是,我们不必成为每个领域的专家,我们只需学习最基础的原理,芒格将此称为“大思想”。

构建思维模式格栅是一种创新思维。圣塔菲研究所的约翰·霍兰教授致力于宣传这种创新思维。他说,创新思维要求我们掌握两个重要步骤:首先,理解基本知识;其次,注意隐喻的使用。

第一个步骤就是芒格所说的获取大智慧的重要途径。连接各种思维模式并从中受益,其前提条件是必须对格栅中的每一种思维模式有个基本的理解。但要记住,你不必成为每一种思维模式的专家,你只需要知道最基本的原理即可。

第二步,寻找隐喻。简而言之,隐喻就是用非平常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意思。比如,当我们说“工作真是个活地狱”,并不是说我们自己天天呆在地狱。而是说在办公室里很难受。隐喻不仅代表语言,还代表思想和行为。它们能帮助我们把思想转变为思维模式,促成新思想的诞生,成为创新思维的基础。

詹姆斯·伯克在《纽带》一书中阐述了几个案例。在那些案例中,发明家在原有发明和想要发明的东西之间找到相似共通点。比如,亚历山德罗·伏特发明的火花塞,起初是用来测试空气纯度的,最终在125年后点燃了汽化器喷出的燃料。汽车排档的发明灵感来源于水车,引擎活塞和汽缸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托马斯·纽科曼发明的最初用于煤矿排水的泵发动机。每个重大发明都和早期的发明有关系,这就是创新思维模式的根本所在。

对投资者来说,最想知道的是关于股市和经济的目标模式。很多年来,金融投资领域积累了很多金融学的源模式来解释股市与经济现象,但多数情况都以失败而告终。股市和经济如何运行依然是个谜。或许我们必须扩展到所研究的学科,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这一切。我们研究的学科越多,就越有可能发现解谜机制的共同点。

运用思维模式格栅,并不局限于挑选公司这一件事上。它使我们得以理解整个市场——新的商业趋势、新兴市场、货币流向、总体经济形势和市场参与者的行为。如此,才有可能培养大局观思维。这是长期投资者获得成功的奥秘所在,也是投资哲学的核心所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