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水果滞销问题严峻,每年造成约4000亿元的经济损失。时常可见媒体报道大量水果积压腐烂、滞销难以通行的消息,揪心之余令人深思。

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水果总产量已达3亿吨,居全球第一。但与之相对的是,每年约有1200万吨水果由于销路不畅而无法正常流通,直接报废腐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水果滞销导致的经济损失不容小觑,背后原因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水果滞销与盲目跟风种植密不可分。

我国水果产业中,散户果农数量众多。这些果农大多年龄较大,对手机和互联网应用不甚熟稔,无法实时获取到水果市场价格和销量信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些品种水果价格高涨时,他们往往发现已来不及当季种植参与获利。大量果农则会在下一年盲目跟风扩大种植,最终导致严重的市场供过于求。

同质化竞争激烈的结果,就是积压腐烂、滞销难销。 此外,部分果农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农药、化肥等不达标,或私自添加刺激剂、膨大剂,导致水果外形虽佳,内在品质却难以令人满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消费者被“高价坑”多了,自然却步,不敢再轻易购买。仅凭一个使用非法添加剂的果农,就可能毁掉整个产品线的商誉,堪称“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粥”。

阳光玫瑰就是典型案例,曾一度炒到500元一斤,后因品质不佳和添加剂事件频出,今年价格暴跌至十元两三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进口水果对国产水果形成的冲击也日益明显。国人消费水平提高,愿为价格高一些的外来水果买单。这些水果外观包装精美,直接占领消费者视觉,即使价格不菲,仍大行其道。

相比之下,国产水果在包装、颜值和口感上均不占优。水果又具时效性强的特点,保质期短则利润空间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种植到上架售卖的全链路缺乏效率,必然难以与外来水果抗衡。 除此之外,中间环节过多也是构成水果滞销的重要因素。

从果农初级种植,到水果最终到达餐桌,需经收购商、批发市场、运输、销售终端等多个环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每一环节都增加新的成本支出,还有部分税费无法规避。这些成本叠加后,消费者实际购买的价格可能是果农初级销售价格的十倍。价格太高导致销量下滑,水果就面临积压腐烂的风险。

天气状况更是水果种植的大敌。我国大部地区气候变化频繁,降水降温等极端天气层出不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直接导致果实发育不良,品质参差,数量波动。市场供需关系就难以平衡,价格走低也在所难免。

这类“天灾”对果农的经济损失尤为严重,一年辛苦前功尽弃。 针对当前水果滞销的严峻形势,以下几点建议值得政府及社会各界关注:构建高效的信息交流平台至关重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现代信息技术为解决传统农业信息不对称问题提供了机遇。利用互联网手段收集水果市场供需、价格等信息,并以果农容易接受的方式传递给种植大军,避免市场失衡、盲目生产的风险。

提升果农自身的种植技能和水平,推广绿色有机农业,生产出品质上乘的安全水果,回应消费者诉求。政府可开展农民培训,引导农户科学施肥除草,减少对农药和激素的依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积极拓展销售渠道,提高国产水果的市场竞争力。发展水果冷链物流,控制供应链环节,降低运输过程中的损耗。

大力推进电商进农村,依托互联网实现在线销售。同时开发丰富的水果加工品,延长保质期,实现全年供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完善产业链上下游协作模式。种植大户可与商超、收购商等终端形成战略合作,签订长期供货合同,确保可观的销量。政府部门还可出台扶持政策,降低各环节运作成本,刺激内需市场增长。

发挥政府和公益组织的引领示范作用。政府可向果农提供低息贷款,扶持标准化基地建设。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县域品牌”创建,减轻果农经济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