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航空的一架客机在万米高空遇到突发险情,当时飞机上包括乘客和机组工作人员在内共有128人,他们的生命安全遭遇了巨大的威胁

好在机长刘传健临危不乱,他镇静而又专业的指挥大家实施紧急备降,在事发后短短34分钟内就成功化解了这一巨大的危机,救下了这上百条人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力挽狂澜的刘传健因此名声大振,成为了大家交口称赞的传奇机长

不过令人奇怪的是,在这次事件之后,刘传健却有长达半年的时间没有复飞,这又是因为什么呢?

万米高空之上,危机猝然而至

事发当天凌晨4点20分,大多数人都还沉睡在温暖梦乡中的时候,刘传健早已经收拾好了一切,并且快步赶到了重庆机场。

其实,此时距离飞机起飞还有一段时间,但作为机长的他还是放弃了休息,并且提前进入了工作状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刘传健来说,这样起早贪黑的日子早已经是常态。在外人看来,他是光鲜的川航机长,但其中的辛苦恐怕只有他和同事们才能切身体会

不过,刘传健非但从来不会叫苦叫累,反而还发自内心的爱上了这样一份有特殊意义的工作。

因为他始终认为,自己要做的事情不光是为了养家糊口,同时还关系着所有乘客的生命安全,所以再辛苦也不能马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刘传健的同事们也是一样的心思,在他到达机场之后半小时内,机组内的其他8位工作人员也都陆续到场。

这天,刘传健他们机组的工作任务是载着119名乘客从重庆出发前往拉萨

虽然路程遥远,但是天气十分晴朗,大家心里也都是喜洋洋的,此时一定没有人会想到,一场巨大的危机正在向他们悄然靠近。

时间来到早晨6点26分,刘传健和同事们驾驶飞机按时起飞,一切都如往常一般顺利。

但是刘传健并没有放下心来,对这条航线有着丰富经验的他知道,等起飞半小时左右之后,飞机会进入了青藏高原之上的万米高空。

这一片空域氧气非常稀薄,对于飞机航行是一个不小的考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等到飞机来到这块空域之后,刘传健和同事们也是愈发的全神贯注起来,大家都没有说话,整个驾驶舱内异常的安静。

可是就在此时,却突然有“彭”的一声闷响钻进了大家的耳朵。

虽然声音很小,但是刘传健还是立刻关注到了这个情况,他连忙循声过去检查。却发现原来声音的来源,是驾驶舱右座旁边的一片挡风玻璃。

刘传健定睛一看,玻璃上面已经出现了像蜘蛛网一样的放射性裂纹,伸手一触,尖锐的刺痛更是立刻传到了他的手指。

他连忙向同事们传达他了解到的情况:“不好!玻璃裂开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有人闻言心中都是一惊,要知道现在客机已经身处在万米高空,机舱内外的气压差距本就巨大,如果玻璃的裂缝进一步扩大甚至脱落的话,极有可能造成飞机失压的风险

一旦飞机失去了控制,从高空坠落下去,造成的损失之惨烈自然不言而喻。

刘传健此刻虽惊不乱,他明白眼下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作为机长的自己必须要勇于承担起重任。

于是,他一边向上级指挥中心发出报告,一边沉着的做出了备降的决断。可是就在此刻,大家最担心的事情发生了。

那块挡风玻璃“蹭”的一下彻底跟飞机脱离,飞机瞬间进入了失压状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刘传健接下来会如何应对这猝然而至的危机呢?

惊心动魄的34分钟

在挡风玻璃彻底脱落之后,由于气压差的影响,巨大的吸力几乎让大家连站都站不稳了。

坐在破损玻璃旁边的飞机副驾驶徐瑞辰更是首当其冲,直接被吹出了机舱,还好安全带救了他一命,但他的胳膊和面部也还是受了一些轻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飞机上的所有通信设备已经失灵,连自动驾驶仪也陷入瘫痪,飞机的飞行状态因此急剧变化,在空中摇摇晃晃,几乎快要坠落。

刘传健连忙开始人工操纵驾驶飞机,才在最后关头止住了下坠之势。

作为机长,刘传健考虑问题十分全面,他知道眼下有两件事最为关键。

第一件自然是尽可能的控制好飞机的方向,只要飞机飞出了茫茫山区,就有可能找到安全空旷的地方降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二件事,则是必须安抚机上人员的情绪

机组的工作人员的心理素质都曾经经过专门的锻炼,所以此刻还能保持理智。

可是那119名乘客又何时见过这样的阵仗,客舱中逐渐变得混乱,尖叫和哭泣的声音更是不绝于耳。

刘传健一边叮嘱同事们,要保持一个镇定自若的姿态出现在乘客面前,带给他们安抚和勇气;一边自己驾驶着飞机寻觅合适的备降机场。

最终他将目标地点锁定在了距离相对较近的成都双流机场。在工作人员的努力下,乘客们逐渐恢复了秩序,刘传健也得以暂时放下心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是此时更可怕的事情发生了——由于压差造成的强大吸力,刘传健根本无法戴上氧气面罩,没有了氧气,人的大脑也会逐渐迟钝,如何能够继续驾驶飞机呢?

好在刘传健是空军出身,身体素质和精神意志力都远比常人强大。

他咬紧牙关,强迫自己在缺氧的状态下尽量保持清醒,然后利用这最后的机会操控飞机的飞行状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他的努力之下,原本像一只喝醉的大鸟一样跌跌撞撞的飞机也仿佛恢复了清醒一般,逐渐平稳了下来。

刘传健知道机会来了,他一边控制飞机离开山区,向目标降落地点成都机场驶去,一边循序渐进的降低飞机的飞行高度

从9000多米,到6000米,再到4000米……地面越来越近,意味着大家离脱险又近了一分,但刘传健此刻的状态也很难受。

他已经在缺氧状态下了驾驶了将近20分钟的飞机,意识和听觉都在逐渐衰退。

而且由于没有了挡风玻璃,整个驾驶室的温度骤降,而刘传健的上衣穿的还是一件夏季的短袖制服,寒风刺骨,冻得他嘴唇发紫、肌肉酸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好在飞机的第二机长梁鹏一直守护在刘传健的身后,他一边用拍肩膀等形式来为刘传健打气,一边不时的给刘传健揉搓胳膊、后背,来避免他的身体被冻僵。

终于,在刘传健冷静、专业的应对以及机组同事们众志成城的努力之下,飞机安全降落,所有人心口的大石头也在瞬间落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根据记录,机上所有人员脱险的时间是当天7点46分,此刻距离飞机挡风玻璃出现破损仅仅过去了34分钟

但只有这一事件的亲历者,才明白这半个多小时的分分秒秒是多么的难熬。

那么,这一事件造成的损失情况如何?刘传健后来又有着怎样的经历呢?

褪去光环,他选择拥抱初心

由于刘传健和同事们及时、专业的处理,该事件最终造成的损失被降到了最低所有乘客的生命安全都得到了保障

可是刘传健和副驾驶徐瑞辰、第二机长梁鹏却都出现了程度不同的高空减压病症状,比如头晕、呕吐、耳聋等等,好在经过治疗后,这些症状很快得到了缓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比起身体的症状,这次危险对大家内心造成的伤害或许要更加严重,哪怕是在危急关头镇定自若的刘传健,事后也常常会感到后怕。

毕竟那时候他只要稍微处理不当,可能就会有128条鲜活的生命跟世界永别。

处在这种心理重压之下的刘传健,自然是不能马上执行飞行任务的,否则不光是对自己身心健康的二次伤害,也是对机上乘客安全的不负责任

因此,刘传健选择用半年的时间,修复身心受到的创伤与影响

半年之后,状态完全恢复的刘传健才又回到了机长的岗位上,在万众瞩目下复飞于蓝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外界铺天盖地的赞誉,刘传健则表现的十分低调。

他没有被这些突如其来的光环冲昏头脑,而是继续秉持着自己的初心,为祖国航天事业做着自己的贡献。

现在的刘传健不光是飞行员,还是中国民航飞行学院总飞行师。

他把自己丰富的飞行经验和知识,毫无保留的传授给了有着“蓝天梦”的有志青年,培养出了众多优质航天人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自己的付出,刘传健不愿多提,但聊到中国飞机事业的时候,他却打开了话匣子。

他说道:“有足够优秀的飞行人才,国产飞机才能飞出各种数据,追赶西方、翱翔全球!”

结语

有人说,驾驶飞机是最危险的,因为一旦出现纰漏,造成的损失就是毁灭性的,再无挽回的余地

或许也正因为此,像刘传健这样的英勇飞行员们,才会日以继夜的磨砺自己的专业技术和心理素养,这才让他们在遇到危急情况的时候能够做到举重若轻的从容应对

其实,除了刘传健之外,中国的英雄机长或者了不起的飞行员还有许多,你还知道谁的感人故事呢?欢迎与大家一起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