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荣之/文

旧时无锡地区湖泊纵横,河流如网,城北部的莲蓉湖(皋桥至三里桥段运河)四周,地势低洼,溪港交叉。自明嘉靖年间江南巡抚周枕大治芙蓉湖筑起圩堤后,逐渐有人傍堤而居,乃至乾隆下江南,从皋桥至接官亭段,从湖中筑起一堤,供龙船拉纤之后,为了防滑,又铺成石板路,使排水畅通,又方便行人,更有利于商品的运转,为此这条路被取名为北塘沿河,即当今的北塘大街。随之无锡的商业中心由南向莲蓉桥畔发展,桥两岸逐步建房,出现了许多条里弄,成为无锡地区最繁华的地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人们知道运河无锡段本是由河湖港汊串联起来的,无锡人对运河俗称“塘河”,而沟通“塘河”的桥,历史上无锡有两座最有名,一座是南门外的清名桥,另一座是北门外的莲蓉桥,又名“大桥”“竹行大桥”,因汉时北门叫“莲蓉门”,明嘉靖改称控江门,抗战胜利后又改称胜利门,但更多的人叫它北门;又以此处河浜、河滩多,形似莲花,并与莲蓉湖相对,故以莲蓉桥名之。该桥初建于唐贞观三年(公元629年),明正统一年(公元1436年)改建,清康熙、乾隆、道光、同治年间又几次重修,原系金山石级桥,与现今的清名桥相似,人车过桥须步行。自无锡开通火车后,那时马路尚未开辟,由城中到火车站需经莲蓉桥、竹场巷……才能抵达。此桥成了水陆交通必经之处。石级桥已不适应当时的社会需要,1933年6月到翌年初,拆除旧桥,改成了水泥拱形桥,桥面平铺,由3米拓宽为8米,路面也随之拓宽。

由于莲蓉桥是处在水陆交通的交汇点上,自明末清初在其两岸逐步形成了繁华闹市,尤以清光绪到民国间为盛,虽几经战祸焚毁,数度复建,但古街遗迹尚存,以北大街、北塘大街为主形成了无锡作为全国四大米市之一及布码头、钱码头、丝码头的绝大部分,集中在莲蓉桥畔的三街(北大街、北塘大街、北闸街)二弄(坛头弄、布行弄)一巷(江阴巷),并成为近代“小上海”的缩影。

旧时,自皋桥到通惠桥的运河上,仅有莲蓉桥可从陆上进城,为此各种船舶都停泊于此两岸,不仅外省各州府的,还有邻县四乡的,常拥挤不堪,几乎无法靠岸。

这些航船,加上四乡来的“班船”,来时运来稻米、小麦、黄豆、杂粮和布匹、土特产,回时采购农村必需品下乡销售。这许多航船、班船集中在此的原因,是此处水陆交通便利,商行集中,货物齐全,购销两旺,形成城乡互动、内外交流的繁荣经济格局,遂成了帆樯林立的理想停靠码头,并促成了各业兴旺。

一、稻米码头

无锡是我国近代四大米市之一,北塘是无锡主要的集散地,并以米市带动了其他行业的发展。唐代中叶,国家经济中心南移。至明朝,国家一半赋税取之于江南各地。明成祖迁都北京后,官粮改由大运河运送。无锡处于太湖、江南运河、长江水运的交接点上,成了江南官粮漕运路上的要道。乾隆年间,江浙两省每年来锡采购之漕米约三百万石,加上湖广、江西、安徽等地客商运粮来锡交换生丝、布匹等,常年吞吐量竟达七、八百万石。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承包漕粮的大包商所设的粮行米栈增至70家,形成以城北为主的米市八段(北塘、北栅口、三里桥、黄泥桥、西塘、南上塘、黄泥、伯渎港)。米市的兴起,大批漕粮、银款流入商市。后来钱庄、贮栈等各业也随之兴起,于是无锡的南市逐渐由南门北移。据史志记载:“邑城市街稠密,以北城外大街至北塘为胜,市尘商务最盛……人烟稠密,商船咸泊于塘岸,往来米船皆集于此。”

辛亥革命后,铁路通车,海运兴起,漕运取消,一律改为折现,虽然减少了常年在无锡的三百万石漕粮吞吐量,但由于百余年来漕粮采购的结果,其米市集散地位已确立基础,加上地理上的便利与市场条件好,碾米厂、堆栈、食贮,钱庄配套,吃玩住,购物便利,皖米仍来锡作大宗交易,浙绍邦仍来锡采购,苏北诸县也来锡购销未变,米粮集中数,常年仍近四百万石左右,粮栈竟有26家,容量乃可贮存三百万石。光绪年间仅北塘大街到三里桥段,长二里路间,就集中了大小粮行80余家。

北塘米市,盛传有一则清朝雍正年间北塘“敖源茂粮行因欠房租,被房东卸掉堆槽门板”,晚上无法关门,却引来八船皇粮,委托出售的客商,获利发家。由于无锡米商讲信用,清廷常委托无锡米行经边漕粮,给无锡米市提高了声誉,增添了活力。

二、纱布码头

布码头之名,在明弘治(1488~1566年)年间已盛,不仅纺纱织布,连男人也参加,随手纺布的发展,贩棉花、弹棉花的行业也都发展,并带动了其他商业的兴盛。这时的布商们都聚集在莲蓉桥两端,在布行弄和江阴巷一带,形成一个庞大的布市,就因为这里有很多航船、班船码头,商业繁盛,大小船只来时售粮、售棉,去时带布,成为布商角逐之处,呈现“北棉南布”大交流,于是“无锡布码头”之名,传遍大江南北。

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无锡业勤纱厂创建,以后又有振新、丽新、申新、庆丰等厂兴建,机纺生产发展,推动了布厂、染织厂、针织厂的兴起,土布行业在明末清初继续增加,年销土布达百万匹。布行兼营面纱,莲蓉桥畔纱布码头发展为纱布市场。

三、银钱码头

莲蓉桥畔,随着布、丝市兴旺发达,银钱业也形成了中心市场。银钱业,明末称“钱肆”“钱铺”,清初称“钱庄”,专营兑换货币、发行钱票,吸收百款业务。同治八年(1869年),无锡已有7家经营此业的钱庄。自1888年漕运北移,粮、布市场的发展,钱庄应运而生。到1896年,无锡20多家钱庄中,大部在莲蓉桥两岸。随着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又设立银号、银行。至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在莲蓉桥畔已有汇源、华兴、兴业、金城、工商等银行、银号、钱庄共42家。在莲蓉桥、江阴巷一带还形成了以黄金、银元买卖的“黄金市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四、蚕丝码头

无锡有发展蚕丝事业的优越自然环境,1840年后,栽桑养蚕已成“乡风”,几乎家家栽、户户养。据县志载:“同治初年,植桑饲蚕,其风始盛,延于各乡。”

十九世纪六十年代,莲蓉桥一带,是乡民船舶入城的要道,江阴巷等处丝行林立,丝市中心在此形成。每年营业额达数十万金。丝商们将收购的土丝经过整理,分别销往南京、上海、宁波、丹阳、盛泽等地,其中大量生丝还由上海销往国外。

蚕丝(土丝)除向市场出售外,还将低丝加工成丝线、丝网、罗筛、弓弦、丝绵等出售。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后期,机械缫丝厂陆续创建,对蚕丝的需求增加,全国产丝出口总计47204担,其中无锡占28%强,居全国首位,故有“丝都”之称。

1899年,正式成立“锡金钱丝两业公所”,促使银钱、丝业相互促进,蚕丝还可抵押,可以借贷,两业关系十分密切,银钱业开拓了广阔的市场。促进两业兴旺的同时,还带动了其他各业的发展,促进了莲蓉桥畔的商业繁荣。

解放前莲蓉桥仅8米宽,承载能力十分低下。解放后1950年被改造成三孔木桥。1970年再改造成长17.5米、宽9.44米、跨径16.8米钢筋混凝土桥。1980年、1981年又改造成长21米、宽25.7米桥。1993年拆旧重建,总跨度20米、宽40.5米、净空高3.68米的小立交,沟通了北大街、北塘大街与竹场巷。并在竹场巷口设立3.24米宽的人行扶桥与之沟通,设置“莲蓉烟雨浮雕石刻”图,保存了“锡金钱丝两业公所”与“中国银行旧址”遗迹,及少量绿化配套。

文章来源:《无锡档案》(2013年第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