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中,中国社会出现了四件怪事,让人困扰不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多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有了极大的提高。城市居民绝大多数都实现了买房买车,农村很多家庭都盖起了楼房,日子一天比一天更好了。

然而最近几年,社会上却发生了几个很奇怪的事情,而且每一件都让人困扰不已,具体咱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 国家不停鼓励大家买房,但很多人却无动于衷。

受过去几年疫情影响,这两年全球经济都陷入了不景气之中,尤其是最近一年多时间,国内实体企业经营压力加剧,老百姓生活压力大幅上升,对买房的热情越来越低了。

可毕竟房子在我国的经济地位太高,多年来,我们几乎都是依靠投资拉动经济,而投资中最重要一项就是通过房地产将资金释放到各个产业链,进而推动社会消费发展。

如今,这个关键环节出现下行趋势,对其他上下产业链就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为了刺激市场回暖,近两年,国内对楼市进行了数百和个调控措施,比如过去一招即显灵的降低首付贷款比例、降低买房贷款利率等,以此来鼓励更多的老百姓买房,盘活楼市。

然而,买房这件事对于大部分普通老百姓来说,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去消费的。动辄上万元一平的房价,让老百姓纷纷望而却步,部分有积蓄的人即便想买,也实在是拿不出上百万的购房款。

另一方面,近两年来,楼市也持续释放了一些不景气的信号,导致很多人对楼市并不看好。虽然官方降低了首付比例和贷款买房利率,但终究没有降房价来得痛快,很多人对这些优惠措施并不看好,认为房价下跌的可能还将加大,这也导致真正有需求购房的家庭更不着急购房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2国家鼓励年轻人多生孩子,但结婚率和出生率却反而下降。

多年来,国家对人口结构方面越来越关注了,并且于2016年开始陆陆续续放开了二胎、三胎,为了刺激生育,更是出台了一系列补贴措施,甚至各地在这个措施上面也纷纷加码,给予现金奖励。

然而,各种招式用尽,人口结构还是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我国新生儿数量已经连续6年下降,并且人口下降的速度非常之快。其中,2022年新生儿数量甚至跌破1000万大关,并且预计这种下跌趋势仅仅只是一个开始,2023年新生儿数量可能跌破800万。

而导致出生率持续下降的主要原因,也是因为当前年轻人结婚率持续走低。一方面,年轻人的婚恋观发生了极大的改变,不再追求结婚生子,更注重自由生活。另一方面,现代城市生活经济压力太大,结婚、养娃成本太高,即使年轻人有欲望成家生育,但考虑到成本因素也只能选择晚婚晚育,甚至不婚不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3 国家呼吁老百姓积极消费,但大家却开始存钱。

这两年,经济陷入了下行趋势,为了刺激消费,官方开始极力呼吁大家积极消费,然而大家却反过来存钱。

根据央行公布的资料显示,前十个月人民币存款增加23.13万亿元,同比前两年,居民存款出现了大幅上升。

然而与比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如今,外贸和楼市却都处于一个低迷的状态,如果内需促销费还起不来,那么情况当然会比较糟糕。所以可以看到最近数月,各地都在出台优惠政策,刺激大家买房、买车、买家电等等,总之各种消费补贴应有尽有,然而即使如此,但老百姓对此依旧不买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4 人到35岁,已经很难找到工作了,但延迟退休很快要来了。

随着国内就业形势的日益加剧,如今不仅仅是年轻人找工作困难,过去大家一直以为的经验及阅历都有着丰富储备量的超35岁人群,同样是找工作困难的很。

然而即使当前找工作太难,但是面对老龄化日益严重,相关部门或依旧不得不积极推动“延迟退休”,包括最近几年,有关于此类话题越来越多,甚至有专家还直言60岁年纪的人还年轻,可以在岗位上多干几年。

然而实际上,如今除了在某些单位里面这个群体还比较吃香以外,其他社会上私企几乎根本不待见这个年龄段人群,而底层60岁人群,找工作就更难,这就是残酷的现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总之,随着经济大环境不确定因素加剧,各行各业都陷入了低迷,而这种现状不仅仅加剧了人们找工作难度,收入及工作的不稳定加剧也促使人们越发没信心消费,于长远来讲,影响的不仅仅是单一地方经济,更是我国的长期发展。

因此,促内需不仅仅要刺激消费,更需要稳定老百姓的就业及收入,需要稳定企业的“生存”,给予创造更好的营商环境,同时还需要不断促进出口等。只有内外兼修,才能稳步推进经济持续发展。对此,你同意吗?同意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