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的本原是物还是心?为了找到宇宙的真相,为了追寻真理,近代无数的科学家和哲学家们前赴后继。

一直以来,主流的科学家们认为,宇宙是以物质为本原,“物质”是一种不以主观为依存的客观实在。

直到波尔等科学家们提出了量子力学理论,让爱因斯坦等一众科学家不愿相信,在和哥本哈根学派争论了几十年后,爱因斯坦等科学家们最终无奈认命,从那以后再也没有科学家去试图寻找所谓“客观存在”,甚至改口称:科学的尽头是玄学。

量子力学到底证明了什么?科学的尽头为何变成了玄学?宇宙难道不是物质的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宇宙

量子力学颠覆了科学家们的三观?其实原理很简单,接下来我的解读保证每个人都能看懂,而看懂了就会怀疑人生

早期的科学家们认为宇宙是由基本粒子组成的,而原子就是这个本原粒子。

而随着核聚变和核裂变等核子物理被发现,科学家们认识到,原子也不是本原粒子,还有更基本的质子和中子。

在更深入的观察下,科学家们发现质子和中子依然可以再分,

最终确认到:1个质子由1836个电子构成,而1个电子由262440个光子构成。即物质的本质就是光子。

这个结论曾经被尼古拉·特斯拉最早提出,他在1899年接受采访时说:光是一切,一切都是光!请记住,世界上没有一个人不曾死过,他变成了光,因此依然存在。秘密就在于光的粒子,能恢复他们原来的状态。光是电,也是磁,是这个宇宙的基本组成。

1929年,赵忠尧在使用硬伽马射线的高能量光子束轰击铅时,其中的正负电子相撞,发生湮灭,光就出现了,这证实了物质里可以产生光。这也是人类第一次观察到反物质。

2021年7月30日,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将两个金离子加速到光速的99.95%,在碰撞中产生出了正负电子对。也就证明了光能产生物质。

科学家们无比欣喜,他们终于找到了基本粒子,但是当他们研究这个基本粒子时,却开始怀疑人生了。

光到底是粒子还是波?这个争论旷日持久,最后双缝干涉实验证明了,光可以是粒子,也可以说是波。当你观察时是粒子,当你不观察时是波。

这真的离了个大谱!基本粒子竟然不客观?会随着主观的观察而改变?

关于这个问题,我在本专栏的第17篇中详细描述了,此处不再赘述。

物质会随主观而改变,打破了客观。

而接下来的发现,证明了物质不实在。也就是说我们所处世界的物质不仅不客观,而且不实在。

这就要从量子来讲起:

量子是现代物理学中的重要概念,当一个物理量如果存在最小的不可分割的基本单元,则这个量就是量子化的,最小的单位称为量子。

科学家们在观察光的时候发现,光并不是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并将其称为光量子或光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切都是光,那么宇宙也一样是一份一份不连续的,也有不可分割的极限。

也就是说宇宙的空间是一粒一粒的,并非我们认为的可以无限细分的,每一粒的大小都是光子的大小,每一粒的质量就是光子的质量,所有物理量都以一粒光子的物理量为最小单位。

乍一看好像无所谓,但是深入思考就会细思极恐。

因为如果物理量都是有最小单位的,而光速是常量c,那就意味着时间也是有最小单位的。量子之父普朗克认为:时间是一种量子,可以被量子化。

这就意味着时间并不连续!

根据光速常量c,和量子距离,即普朗克长度1.6x10-35米计算,由距离s=v速度乘以t时间可得,t=s/v=1.6x10-35米/299792458米每秒=5.39×10-44秒。即量子时间,也被称为普朗克时间。

这就意味着,如果有一个高速摄像机,可以录制5.39×10-44秒级别的视频,那么我们就能观察到时间的间断!

宇宙的变化并不连续,因为时间是间断的,因而变化也是间断的,我们的宇宙在每隔10-44秒突然消失,又突然出现,我们这个宇宙就好像一张张极短时间的图片,快速变化而形成的动画。

爱看视频打游戏的小伙伴们,肯定知道一个视频流畅度的指标,帧率。

视频是连续播放的图片产生的,帧率就是每秒钟播放多少张图。据科学研究显示,24帧以上,人眼就无法识别,现在的视频能做到60帧,高流畅的甚至做到了120帧。

而根据量子时间,也就是普朗克时间来计算,宇宙的帧率可以达到1/5.39×10-44=1.85×1043帧。这个帧率是不是比咱们手机的视频高太多了?

但是先别赞叹宇宙帧率高,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

宇宙竟然是一段视频?

因为如果时间是一份份的,那么宇宙在每个量子时间(普朗克时间)都有一次生灭,也就是一次次的闪烁,我们本以为,自己手上的动作是连续的,但是因为量子距离(普朗克长度)的限制,其实我们的手是一格一格移动的。一格是1.6x10-35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