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熊亭玉做客作家榜签售会。李梦琳 摄

小朋友捉迷藏时躲进衣橱,再往里走就能到达另一个国度?你看过与《魔戒》《哈利波特》一起称为世界魔幻经典巨著的《纳尼亚传奇》吗?因为译作《纳尼亚传奇:狮子、女巫和魔衣橱》,成都大学外国语学院学者、翻译家熊亭玉出席了在上海莘庄和大星文化联合举办的作家榜签售会,笔者趁此机会专访熊亭玉,请她分享关于亲子阅读和孩子写作的话题,以饕读者、家长。

放下审视和评判

让孩子勇于表达自我

熊亭玉除了译者的身份,还是一位初中孩子的妈妈,因此,熊亭玉和笔者聊起很多亲子话题。小时候,熊亭玉带儿子去贵州旅行,路上遇见了一片绿油油的稻田,儿子听到牛的叫声,像极了动画片里“龙猫”的叫声,因此颇感兴趣。儿子问熊亭玉这里有没有“龙猫”。熊亭玉也打趣道:可能有吧!

对生活感性的观察,对于熊亭玉的儿子而言是一闪而过的,他有自己的角度,他更喜欢事实和逻辑。熊亭玉发现儿子会朝着理性的思维去思考,他感性的东西越来越少,硬挤也拿不出。

无论是哪种观察生活的方式,在熊亭玉看来,写作最关键是有感而发:“应试作文题目用到小孩身上常常都是无感而发,所以孩子就是泛泛而谈,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写他真正想写的东西。只是孩子有感而发的内容可能不一定是家长希望看到的,这个时候家长可能要压制住想批判的情绪。”

写作是无限思辨的游戏,没有唯一答案。也许会有一定的素材,也许会有一定的限制,但是只要善于观察、善于思考,不同人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同样可以写出令自己信服的文章。

熊亭玉觉得孩子有时可以做到有感而发的写作,而家长往往很难做到不评判:“关于书写孩子自身如何不高兴,我觉得孩子们肯定也有很多自己的想法。但是他写不悦,写烦躁,写‘培训班好烦,我不想学了’,写他们真实校园生活的喜怒哀乐,父母到底是什么样的态度呢?是否允许他这样写?这对家长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你会不会焦虑?能不能接受孩子的真情实感?”熊亭玉指出。我们常说“真善美”,“真”是首要的,失去了“真”,一切无从谈起。孩子笔下表达真实的自己,和家长理想中的孩子可能是不同的,甚至有些负面情绪。

当我们允许孩子有感而发,用真情实感去写作时,写作就不再是应付考试,灵感来的时候也不需试图抓住它,把灵感的头强行按到写作的粮草当中去。你可以托着下巴,设计那些字里行间的每一个细节。如同握着一根真情实感点燃的火柴。熄灭之后,你心存感激,为无边黑暗里有过鲜艳的那点火焰。

亲子阅读是情感的纽带

陪伴是孩子成长的最大底气

快的特性,呈现在阅读中也是如此,儿子扫读之后会错过很多细节,熊亭玉需要让他慢下来:“建议最开始的时候读出声来,就是强行的速度慢下来,而且他读出声来,你就会从他的声音当中去感受到他到底听没听懂。”

亲子共读可以滋养孩子心灵,也是情感的枢纽。家长不一定非要严格按照书本,一页一页读给孩子听,可以随意停留在哪一页,天马行空地“编造”各种各样的故事。

熊亭玉分享起自己与孩子的故事。熊亭玉会随心所欲地编一些故事给孩子听,因为儿子小时候的兴趣点比较特别,喜欢风扇、路灯、电梯、地铁之类的东西。适合他阅读的故事就比较少,儿子和别的孩子就很难产生共情。

每个孩子都会有差异,遇见孩子兴趣比较特别的情况,不用强行要求和别的小孩一样,熊亭玉更多的作为一个陪伴者,把这些事情都编到故事里去,陪伴孩子不孤单。“我跟他讲了很多关于路灯、风扇的故事,我也陪他去坐电梯,陪他去做环线,后来我发现其实这种陪伴是有用的。当他喜欢天文数字时,觉得他会很孤单。我就问他,我说你们班上有喜欢这个数字的同学吗?他说没有。我说你不觉得孤单吗?然后他跟我说了一句话,我觉得很浪漫,他说脑子问了一个问题,心就回答了。你在陪伴当中让他觉得他是有价值的,他喜欢的东西是值得喜欢的,我觉得这一点可能比从阅读当中获得什么更重要。”熊亭玉说。

害怕和哭泣是成长的必经之路

在一次次困境中磨砺勇气

《纳尼亚传奇:狮子、女巫和魔衣橱》让孩子在享受阅读乐趣的同时,收获敢于冒险的勇气。那如何让孩子更勇敢,创造适当冒险的体验呢?

对此,熊亭玉说:“培养孩子勇气就像我们提倡苦难教育一样,特意让孩子去吃苦锻炼,他反而没有那种真正的感受。而孩子日常生活就蕴含冒险的机会,每一件害怕的事情,他非要做的时候,其实对他来说就是冒险。家长让孩子去一点一点做他害怕的事情,虽然他害怕但是他也能做到,孩子就慢慢变得勇敢了。”

熊亭玉表示,每个孩子都会害怕单独睡觉,这个时候就会有一个过程:“孩子刚开始睡的时候,我就说妈妈先陪你半个小时,等你睡着了妈妈才走。这时候你一定要守信用,一定是孩子睡着了,你才走。然后说你不用担心,晚上醒了,一叫妈妈就在,那么他醒来之后,他一叫我肯定马上就过去陪他,然后他就觉得没有什么好怕的了。孩子可能通过几个月过渡,就不需要你陪伴了,这就是冒险,做他真正害怕的事情就是冒险。”

熊亭玉强调,在《纳尼亚传奇》中小男孩彼得遇见战斗往前冲,保护了别人,事后还是会哭泣,并不是因为胆小,只是情绪的释放,勇敢的人也有害怕和哭泣的权利。勇敢也不是纸上谈兵,是在一次次的困境中一点点地磨炼出来的。害怕和哭泣是成长的必经之路,否定了孩子害怕和哭泣的权利,也就是否定了他们真正的成长。

编辑:赵瀚宇

声明:除原创内容特别说明之处,推送稿件文字、图片及视频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