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梁春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1月29日晚,保险业巨头中国人寿(601628.SH、02628.HK)、新华保险(601336.SH、01336.HK)同步发布公告称,双方共同发起设立私募基金公司。

新成立的私募基金暂定名为鸿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有限公司,基金募集规模计划为500亿元人民币,由中国人寿、新华保险各出资250亿元。同时,由新华保险控股子公司新华资产与中国人寿控股子公司国寿资产分别出资500万元共同发起设立基金管理人,担任上述私募基金公司的管理人。

据公告,该私募基金期限为10+N年,在10年期届满后,可以通过变更备案的方式进行延期,或经双方协商一致后退出。

时代周报记者从中国人寿获悉,上述500亿元的险资将投向A股市场。“该基金拟投资于公司治理良好、经营运作稳健的优质上市公司股票,按照市场化原则进行投资运作,根据市场形势把握建仓时机,动态优化策略。”中国人寿表示。

对于设立私募基金,中国人寿公告解释称,为进一步加强资产负债管理。新华保险公告称,此举为进一步增加符合公司投资策略的长期投资资产,优化保险资金资产负债匹配,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中国人寿方面向时代周报记者介绍,中国人寿与新华保险作为大型寿险公司,通过共同设立基金形式长期投资于优质上市公司,可以发挥双方投资优势,是进一步提升资产负债管理、优化投资方式的一种创新和尝试。同时,有利于发挥好保险机构投资者的积极作用,拓展保险资金参与资本市场的广度、深度,实现保险资金与资本市场的良性互动、共同发展。

截至2022年年末,保险资金运用余额25.35万亿元,同比增长9.15%,财务收益率3.76%,综合收益率1.83%。长期以来,保险资金配置以固定收益类资产为主,规模占比超七成。由于利率持续下行,保险资金在资产端和负债端双双承压,“利差损”风险也持续增大,亟需拓展新的投资发展路径。因而,保险公司加大权益类资产投资力度的要求更加迫切。

但需要注意的是,2023年三季度,包括中国人寿、新华保险等上市险企净利润普遍出现骤降,主要原因是投资端权益市场的波动,以及上市险企从今年开始采用新会计准则,使得权益市场下跌对公司净利润产生更为剧烈的负面影响。

另一方面,对保险资金而言,由于其具有资金稳定、规模较大、周期长等特点,往往在资本市场出现较大波动时,起到“稳定器”的作用。在今年10月末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上,强调保险业要发挥“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业内分析人士认为,中国人寿与新华保险此次设立私募基金,亦旨在发挥险资“稳定器”作用,响应监管号召,有助于向资本市场传递积极信号。

8月份,证监会有关负责人就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答记者问时提到,加大各类中长期资金引入力度,提高权益投资比例,包括推动研究优化保险资金权益投资会计处理,推动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试点落地,并逐步扩大试点范围与资金规模。

9月份,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发布了《关于优化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标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下调保险公司投资沪深300指数成分股、科创板上市普通股票等的风险因子,减少资本占用,保险公司资本使用效率将进一步提升。

财政部在前不久也印发了《关于引导保险资金长期稳健投资 加强国有商业保险公司长周期考核的通知》,将考核国有商业保险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ROE)指标,由此前的仅考察“当年度指标”,改为“3年周期指标+当年度指标”相结合的考核方式,意在发挥中长期资金的市场稳定器和经济发展助推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