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章1102个字,预计阅读4分钟。

近日,官方出来为房地产站台。在 香港金管局与国际结算银行高级别会议 会议上,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行长潘功胜做了演讲并在问答环节回应了关于如何看待当前中国房地产市场与地方政府债务的问题。

行长具体是如何说的呢?

对于房地产市场,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表示,当前确实遇到了一些波动,但不仅仅是中国,很多国家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

当前中国房地产市场进入了转型期,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对新房的需求量下降;

第二、不同城市间房地产市场情况出现分化,一、二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会持续稳定,但三、四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需求在下降;

第三、城市化进程仍在继续,但需求从新房转向二手房,同时对于租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长期看来,房地产市场的调整对于中国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是有益的,但短期内也应当防止溢出性风险。他谈道:“对此,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降低首付比例,降低房贷利率,鼓励商业银行和借贷者去商谈更优惠的利率,提供金融支持“保交楼”,向地方政府提供资金支持向低收入人群提供公租房,也鼓励金融机构支持房地产商进行债务重组、支持房地产市场并购。”他表示对于以上措施已逐渐起到了效果,目前已经能够看到一些积极发展的迹象,

“总体来讲,中国的房地产业正在寻求新的平衡”。此外,他还特别提及,标普的一份报告显示,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情绪和价格都开始呈现正常化的趋势,预计房地产市场已经见底。展望末来,潘功胜表示,中国的城市化趋势将会继续,城市人口将会继续增加,对于基本的房屋需求依然强劲相信这会对于房地产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作出贡献。

聚焦到这次行长喊话“房地产市场已经见底”来看,说明房地产市场最黑暗的日子差不多要过去了,不过这里还有一点不能漏掉,需要特别注意:

潘功胜提到的那份报告《筑底与新平衡:2024年房地产开发行业信用趋势展望》,是这么说的:

“2024 年仍是房地产销售的筑底之年,全年商品房销售额在 2023 年的基础上下降 5%左右。” “短期低迷情绪与市场长期下行趋势形成共振,将对销售构成一定拖累。 预计 2024 年全年商品房销售额在 2023 年的基础上下降 5%左 右,销售额预计降至 11.5 万亿左右。 ” “长期而言房地产行业的刚性需求将 基本在当前市场销量下寻找新的平衡点,全国新建商品房销售额重回 18 万亿的可能性很低。 ”

所以这段话所表达的意思和“房地产已经见底”还是有一定区别的。

当前中国房地产市场有持续稳定的,也有继续下降的可研智库认为央行行长所表达的”房地产已经见底“更多的应该是一种企稳的态度,对于中国房地产市场的问题和机会我们应该秉持辩证的态度,既要认识到实质的问题,也要明确房地产的发展空间和机会,接下来摆正心态,迎接新的发展周期!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