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实事 办好事 长宁法援从未停下脚步

长宁法援中心党支部扎实推进主题教育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深入开展以来,长宁区法律援助中心党支部一如既往地坚持将“理论聚力”转化为“工作实效”,用好“联”的工作方法,放大“实”的服务效应,努力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通于平时的基层法律服务之中。因为长宁法援支部作为服务百姓、服务困难群体的基层党组织,深知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的重要性;深知将六个“必须坚持”运用到一线法律服务的必要性;深知以“为民办实事”为己任扎实开展工作的迫切性。

以党建之基筑牢法援支部之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长宁法援党支部不仅在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援助窗口设置了“党员先锋岗”,更想方设法以流动岗的形式为民办实事、办好事。

愚园路上的“一网通办”五周年宣传活动现场,法援支部的党员工作人员佩戴党徽、亮明身份,以专业的素养,细致耐心地为居民解答如何在手机上办理法律援助事项,并对法律援助“一网通办”相关事项进行宣传推广,我们始终以自己的方式为老百姓提供及时便捷的公共法律服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长宁区法律援助中心党支部通过构建“15分钟法律服务圈”,将法律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打通。援助中心委派志愿律师零距离为江苏路街道华山居委会居民朋友解答法律咨询,让居民朋友在家门口解决法律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以理论之绳联通为民办事之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为长宁法援中心党支部的法律服务品牌之一:“法律援助社区行”,中心党支部始终以积极饱满的服务精神,带领一支法律援助骨干律师队伍,沿着长宁区法治地图,深入到基层、深入到社区,为辖区内10个街镇的居民朋友们精准定位法律诉求,答疑解惑。

深秋的江苏路街道某社区,有了法律援助志愿律师的细致服务为社区增添了几分暖意。志愿律师和法援中心工作人员向居民发放《法律援助法》、《关于法律援助,您需要知道的10件事》等资料,宣传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及安全知识等,并通过现场一对一解答居民法律咨询帮助居民朋友掌握相关法律常识,切实提高普法实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样,法援律师志愿者在北新泾街道社区与中心工作人员一起,现场为群众提供免费法律咨询服务,就群众普遍关心的婚姻家庭纠纷、养老保险、侵权纠纷等法律问题进行答疑解惑,还向社区群众宣传了“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职能,告知群众如遇法律问题可拨打“12348”热线进行咨询,并详细讲解法律援助的申请条件、受理范围、申请流程、所需材料等相关内容。提醒群众在权益受到侵害时,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以实干之钥开启为民解忧之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心支部的另一法律服务品牌——“我为群众办实事”,旨在全心全意为各类群体办实事、做好事、化解烦心事。中心党支部精心筛选、组织骨干法援律师,为农民工、妇女、未成年人、下岗失业人员、老年人、残疾人以及社区群众提供多领域的法律咨询服务,办理各类法援案件。

一直以来,长宁区法律援助中心与长宁区残疾人联合会有着长期的合作。今年11月下旬,志愿律师重点围绕残疾人朋友在社会生活中所面临的法律问题及如何有效保护个人权益等方面开展了一场生动而有趣的普法讲座。随后法律援助中心的志愿律师们与现场观众互动,针对残疾人朋友关心的涉及法律方面困惑的问题认真给予答复。宣传摊位上,工作人员派发法律援助宣传册,讲解助残惠残和法律援助方面的政策,提高群众和残疾人朋友对政策的知晓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统计,11月的五场活动,中心党支部共发放宣传资料500余份,现场解答法律咨询50余人次,参与群众500余人。

如何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理论学习转化成工作成果,如何把握和运用好方法论为基层法律工作服务,是我们“法援人”的精神追求。只有全面了解百姓的急难愁盼、准确掌握群众的关键诉求,才能切实为群众解决问题、办好实事;才能助推基层法律援助事业守正创新,不断推动“法援为民”走深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