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金韵梅这个名字,很多人都感觉陌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她是中国第一位女留学生,也是最早毕业于美国的中国女留学生。她是医学家,也是教育家,开启了中国女西医护理教育的先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金韵梅的诸多成就中,其中一项就是把中国豆腐引入了美国人的餐桌。这也是我们今天的主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864年,金韵梅出生于浙江宁波,到她两岁的时候,父母死于了霍乱。医学传教士麦嘉谛夫妇收养了金韵梅,随后她辗转于中国、美国和日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她16岁时开始在纽约女医学院就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两年后,也就是1882年,美国通过了《排华法案》,推广这个法案的参议员公开称中国人为“退化和劣质种族”,还有很多美国人用“老鼠”、“野兽”和“猪”等侮辱性的字眼来称呼中国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这样的背景下,金韵梅的生活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她在外面散步时会被人辱骂,在学校里也被同班同学歧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即便如此,金韵梅还是顺利大学毕业,她也成为了第一个在美国获得医学学位的中国女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在接下来的几年里,种族歧视始终困扰着她。当她在中国担任医学传教士的时候,她被反华的美国同行谴责,同时也因为她女性的身份,提供住宿的请求也被拒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后处处碰壁的金韵梅来到日本,在那里从事了几年的医学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也是在日本,金韵梅遇到了一个叫希波利图斯·拉塞拉·阿玛多尔的葡萄牙裔音乐家,并于1894年和他结婚。两人育有一子,但还是在10年后离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世纪早期,金韵梅开始了新的事业。她在美国各地旅行,成为演说巡回的名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演说时,金韵梅经常穿着中国传统服装,东方面孔和西方语言的结合,吸引了很多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传播中国文化的同时,她也会向大众介绍中国美食。她演示了“炒杂碎”,直到今天,这道“美式中餐”依旧十分经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时,她还谈到了豆腐,还介绍了中国人是如何烹饪豆腐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豆腐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当时在美国极少有人知道它的存在。“豆腐(tofu)”一词也还没被引入美国,金韵梅称其为“植物奶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金韵梅发表这些演说时,整个世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1911年,清朝被推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17年,美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为一战,美国政府担心肉类紧缺,希望大豆可以替代肉类为民众补充一部分蛋白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因为金韵梅的名望和演说,美国农业部认为她是理想的大豆“传道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18年,金韵梅受到美国农业部的委托,研究大豆的食用和药用价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金韵梅在纽约华盛顿街的实验室对豆腐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附近实验室的人对豆腐感到好奇,想要品尝“大豆奶酪”的味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人用煮鱼的肉汁来烹饪豆腐,然后发现豆腐可以吸收各种味道,让人无法分辨豆腐和肉类的区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金韵梅也会邀请记者光临她附近的公寓,在这里,来自中国的厨师会把豆腐切成块,然后和洋葱、西芹以及鸡汤混合在一起,最后塞到青椒里烹饪。食客们都很惊喜,他们不敢相信自己吃的居然不是真正的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金韵梅认为,烹饪是奇迹的源泉和创造力的表现,这些都是美国菜所缺少的东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她在采访中表示,美国妇女(家庭主妇)缺乏艺术感,美国人应该用豆腐来打破单调乏味的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金韵梅称,豆腐可以和牛肉、鸡肉或火腿一起烹饪。甚至,它可以完全取代动物产品。豆腐有动物奶酪的所有优点,但是没有它们的缺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金韵梅之前,主流美国人是不认识豆腐的。那时候在美国吃豆腐的人都是“边缘人物”,几乎都存在于亚裔社区。美国人的好奇心,尤其是关于中国烹饪方面,是很有限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消除这种根深蒂固的观念,金韵梅做出了很多努力。她邀请新闻记者到她的实验室和厨房,向他们展示豆腐的奇妙之处。她还在全美各地进行宣传和演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可惜的是,她的努力经常遭遇冷漠和障碍。她曾经试图说服全国罐头商协会帮助在市场上销售大豆类的食物,根据种种迹象表明,该协会并没有什么积极的回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金韵梅还想为附近营地的士兵安排大规模的豆腐餐,却无奈地发现这一操作无法实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终,金韵梅的项目失败了。综合来看,排华情绪并不是唯一失败的因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他原因还有当时美国还没有普遍种植大豆,另外美国政府错估了形势,肉类还是很便宜,很容易买到——那就无所谓用大豆来作为替代品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金韵梅的项目资金很快被削减了,她还遭遇了更大的打击,她参战的儿子死在了法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为种种打击,金韵梅对美国失望了,选择回到了中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金韵梅晚年定居北京,继续从事医疗卫生知识的传播和教育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记载,她依旧热爱美食,喜欢在自己的寓所用各种各样的食材烹饪美食,她家的菊花汤更是非常有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34年初,70岁的金韵梅死于肺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她要求把自己的遗体埋葬在海淀的一个农场里。她说,这样她的身体会和土壤融为一体……然后她就变成了一块肥沃的田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直到生命的终点,金韵梅在美国推广豆腐的努力都没有开花结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43年,《麦诺森法案》废除了《排华法案》,规定了中国移民允许进入美国的配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65年,《哈特一赛勒法案》废除了移民配额限制。华人在美国的待遇变好,中国的食物也不再被排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到了20世纪60年代,美国大量种植大豆,想要自己制作豆腐的人很容易就可以买到大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时,在美国(尤其是加利福尼亚),亚裔社区越来越多,豆腐的需求量变大,导致生产豆腐的工厂变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豆腐也开始出现在全美各地的超市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些关于中国烹饪的书籍逐渐打破了美国人对于中国烹饪的刻板印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真正引导豆腐走出亚裔社区的,是1971年弗朗西斯·摩尔·拉佩写的《一座小行星的饮食》一书,它提倡以植物为基础的饮食,里面就包含了豆腐的食谱。这本书的火爆也就带动了豆腐的流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接下来是一个叫威廉·夏利夫的美国男子,他和当时的日本妻子青柳昭子一起研究豆腐,于1976年建立了“黄豆食品中心”,后来还写了一本《豆腐之书》,是关于豆腐烹饪的经典之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世纪70年代,美国年轻人因为豆腐的“健康”和“纯素食”而爱上了豆腐。随着需求的增加,豆腐企业的数量也在增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民权运动和反越战运动的时代,豆腐对政治进步派特别有吸引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是因为很多美国人在探索佛教、非暴力和素食主义,而豆腐符合他们的需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另外,从反战的角度来看,吃亚洲食物表明了对在越战中被杀害的越南人和其他受害者的声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随着豆腐逐渐进入主流饮食,它也被认为是“没有味道的健康食品”。很多非亚洲厨师都不知道怎么处理豆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西方,豆腐的概念仍然相当狭窄,经常可以听到“平淡”和“无味”等评价,还有人认为它吃起来像橡胶。但这些往往是因为厨师没有正确地烹饪豆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另外,美国人(也可以说是大部分西方人)都只是把豆腐当做一种“蛋白质”,这限制了豆腐在西方烹饪中的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我们来说,无论是豆腐还是肉都不是什么“蛋白质”,我们只是把它们当做了一道菜里的一种成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尽管豆腐在美国的存在感变强,但是它仍旧面临着一些水土不服的问题。但是比起当年金韵梅的境况,又要好上太多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一种食物被冠上一个国家或一种文化的名号,那么它就已经不仅仅是一种食物了。就像是当初受到《排华法案》侵害的金韵梅等华人,豆腐在美国的命运也是相当波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未来豆腐在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待遇”会更好还是更坏,或许也要看它所代表的文化是否依旧强盛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至于金韵梅和豆腐的故事,在被忽视了很多年以后,近些年来,因为《纽约时报》等媒体的报道,逐渐地,美国人终于正视了这段历史,也开始注意到她的信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欢迎给我们留言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