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本院首席鉴美官 文涓

回眸历史,古代画坛巨匠们不仅将传统绘画艺术发扬光大,并能融古出新。若无他们的丰功伟绩,中国画艺术断然无法像如今这般辉煌灿烂,万紫千红。

山水画也属于中国画艺术,不论是五代时的山水画大家,亦或是宋元明三个朝代的山水画巨擘们,他们皆能革故鼎新,促使山水画艺术繁荣发展。

然,进入清朝之后,画坛中也涌现出了诸多山水画名家,可他们对摹古推崇备至,反对创新。故而有些因循守旧,其实这也阻碍了山水画的进一步发展。

即便如此,清代山水画大师们依然贡献巨大,毕竟他们也极好地传承了传统山水画技法。

当时,有一位画家素有“清初画圣”之美誉,又是“清六家”之一,以非同凡响的山水画闻名于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位清代画坛巨擘名曰王翚,其生于1632年,卒于1717年,字石谷,号耕烟散人、清晖老人等。

其最为擅长山水画,汲取了南北诸家之长,从而成功开创一个山水画新面貌,即“南宗笔墨、北宗丘壑”。

因其声名显赫,与同时期的大画家王时敏、王鉴和王原祁齐名,他们四人被誉为山水画家“四王”。此外,这四位大家和另外两位大家吴历、恽寿平并称“清六家”。

除了画技超群之外,王翚在绘画理论方面也颇有建树。

其曾极力主张:画家画山水应做到以元人的笔墨技法,运宋人的丘壑,并赋予唐人画风中的气韵。毫无疑问,这样的艺术主张值得提倡,亦备受世人的推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生于明崇祯五年,即1632年。相传,在他出生时,出现了一个神奇的现象,即“墨香满室,三日不散”。

这是一种吉祥的征兆,预示着一代画坛泰斗已然降世了。

他的祖上几代都精通绘画艺术,比如他的四世祖王伯臣尤精于花鸟画,师法唐朝绘画大师崔白,并继承了他的画风。

此外,王伯臣之子王载仕也绝非等闲之辈,其尤为擅长山水画和花鸟画,当时的社会名流皆对其作品爱慕不已。

足见他家是文化世家,绘画世家,出生于这样的名门世家,其自然也能得到绘画艺术的熏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令人钦佩的是,其后来也为祖上增光添彩。其拥有极高的绘画天赋,且自幼即钟情于绘画,又能很好地继承家学。

其曾拜画家张珂以及当朝大师王时敏和王鉴为师,在几位名家的指点下,其潜心研习画技,使其技法日臻娴熟。

然若想成为真正的大师,只取一家之技法是不可行的,须得集百家之长。

王翚也深知这一点,故其博采众长,最终悟透并掌握了自唐宋之后诸多画坛名家的技法精髓,巧妙地融合了南北画派的技法,从而形成独具特色的新画风。

故其作品精妙绝伦,与众不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智慧超群,并能独辟蹊径,融会贯通。

故其曾在画中融入画坛巨匠黄公望和王蒙的书法性用笔,以及大师巨然和范宽的构图技法。从而成功独创了一种全新的山水画风格:华滋浑厚、气势勃发。

其在创作时总是会同时使用干笔、湿笔,干湿得当,这一点倒是与同时代的另一位画坛巨擘王原祁很像。此外,其总是以细笔皴擦,从而呈现出一种颇为繁密的艺术效果。

其早期的艺术风格为:清丽工秀,淡雅脱俗。到了晚期时期,其画技已然出神入化,故其作品呈现出苍茫浑厚的画风,令世人叹为观止。

康熙五十六年,即1717年,这位山水画大师与世长辞,享年八十六岁。显然,其是一位颇为长寿的画家,而高寿也有利于其创作更多旷世杰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清代距离近现代已不再遥远,故而这一时期的诸多名家作品得以传世,王翚也不例外。其流传至今的画作包括《秋山萧寺图》《虞山枫林图》《芳洲图》等。

他的作品在清代影响力巨大,就连朝廷也被折服。康熙三十年,即1691年,其遵照皇帝旨意,创作了一幅经典名作《康熙南巡图》。

此画完成之后惊世骇俗,引起巨大轰动,皇太子胤礽也在欣喜之余忍不住召见他,还亲笔绘扇书以“山水清晖”四字赞誉他。能得到当朝太子的赞美,这是一种无上的荣耀。

到了现代,因其山水画艺术价值颇高,深受藏家们的青睐,屡屡在拍卖市场上拍出高价。比如1989年6月1日,其所画的摹古山水册,最终竟拍出了396000美元的高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翚画技冠绝当世,且被世人视为画之正宗,故而追随者颇多,并形成了一个新画派。

此外,由于他是常熟人,常熟有一座著名的虞山,因此这个画派被后世之人称为“虞山派”,而王翚也被世人尊称为“虞山派鼻祖”。

经过一生的勤苦努力,其练就了神乎其神的笔墨技法,最为擅长摹古,甚至能做到真假难辨的程度。

然其也会时常变通,一些作品彰显出写生意趣,构图多变,勾勒皴擦等技法恰到好处,妙哉。正因如此,其在四王之中颇为突出。

因其传承了中国传统绘画艺术,贡献巨大,其也早已青史留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