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路过南京,匆匆去南博一揽。人多的让人会有一种跳戏感。这几年各大博物馆似乎都很热,也说不准是因为观众的素养上去了还是因为免费了。
南博的展很多,不可能都看,只看了一些书画作品,印象深刻的是文征明朋友圈的展和古代扇面书法展。
前者最吸引我的是祝允明的这件草书立轴(请原谅我没拍个全景,隔着玻璃拍全景会有很多反光)。
这件作品用墨很淡,无论是拍照还是扫描似乎都会变深。不看真迹很容易以黑、焦、苍的感受来理解,这种淡,化解了一些祝氏草书“落笔太易,运笔微硬” (清·梁巘语)的弊病。
实际上,祝允明草书在清代不太受待见,清初都学董其昌,把祝允明和王铎没少骂。然而祝氏在明代一直备受推崇,王世贞在《艺苑卮言》中说到:“天下书法归吾吴,而祝京兆允明为最,文待诏徵明、王贡士宠次之。”
清人对祝允明的才气并不买账,吴德旋在《初月楼随笔》中所言:
盖胜国时万历以前书家,如祝希哲、文徵仲之徒,皆是吴兴入室弟子,徵仲晚年学山谷,便一步不敢移动,正苦被吴兴笼罩耳。希哲狂草,虽云出自伯高、藏真,而略无远韵,但可惊诸凡夫。华亭出而明之书法一变矣。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风气。你现在的审美,说不定是当下的“背景”灌输给你的而已。
回到展览。相比之下,陈淳的这件草书手卷全以实劲发之,也能从中看到祝氏,甚至“二张”的影响。明人对草书的偏爱,应该是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了,参与的人最多。
文彭的大字,和他爹差很远了。他爹还在守着黄庭坚,写得很有静气,这个就已经燥了、吃老爹的老本儿。
今天先聊这么多吧,再放几张现场拍的图,大家品品。
本期来稿嘉宾:孙超。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在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爱奇艺续费会员,冰红茶“再来一瓶”奖获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