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教而育之(教而不育谓之术,教而育之谓之道!聊身边教育,分享育人之道)

2023年秋季开学时,村里的小学因为没有生源,被迫关停!

一个数千人的村庄只有这一所小学,高峰时期全校学生达数百人,这所小学承载了很多人儿时的美好记忆,有几十年办学历史的一所小学,却因为没有生源,于2023年秋季彻底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随着新生人口的减少,类似的事情每一年都在发生!

某地计划两年内撤并100人以下小学,500人以下初中学校,这件事已经列上了日程,准备分批实施。

即便不实施撤点并校政策,很多乡村学校也会因为没有生源被迫关停,只不过是时间的早晚问题。撤前100人以下小学和500人以下的初中,实现规模化办学后,现有的老师数量大概率用不完,这些多出来的老师怎么办?他们会下岗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撤点并校的历史!

“撤点并校”,指的是自上世纪90年代末就已经存在,2001年正式开始的一场对全国农村中小学重新布局的“教育改革”。

根据教育部公开数据显示,“撤点并校”实施20年(从2001年到2020年),全国的小学校数从491273,减少到162601所。20年间,全国一共消失328672所小学,平均一年消失16433.6所,如果折算到每一天,在这20年时间里,平均一天消失45所小学

在消失的小学当中,或许就有你的母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撤点并校”的目的是为了整合农村教育资源、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当时的政策是:按照小学就近入学、初中相对集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原则,合理规划和调整学校布局。

随着“撤点并校”工作的推进,也引发了一系列问题。例如偏远学生上学难、过早的寄宿生活影响孩子心理健康、家庭经济负担加重等问题。

从2012年开始,明确提出“坚决制止盲目撤并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暂停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撤并”,对“撤点并校”采取谨慎的态度。

近些年,由于新生人口的断崖式下降,“撤点并校”在一些地方又被重新提上了日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经济不景气,加速“撤点并校”的实施!

前一段时间,某地一小学因为公用经费拨付不到位,被供电所强制停电的消息曾一度引爆网络。

教育经费已经提前下拨,为什么没有按时到达学校账户?

想必大家都知道答案。

地方经济不景气,保工资成为各地政府的首要任务。经济不景气,又会加速“撤点并校”的实施。

为什么一些学点撤并不了,真的是为了方便学生吗?

哪怕学点只有一名学生,国家也是按100名学生拨付经费的,为了一名学生,一年拨付7万元左右,这难道不是资金的浪费吗?

“撤点并校”后,国家将能节省一大笔开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农村地区现在有很多“麻雀学校”,一个学校六个年级只有几十个学生,如果按规定的师生比安排老师的话,只需要两三个老师就可以了,但是为了开足开齐课程,只有派足够多的老师,农村“麻雀学校”教师人数大多属于超编状态。

大量学生涌进县城,县城学校大班额、超大班额现象突出,教师不够用,学校不得不聘用代课教师。

农村学校学生少,教师超编,县城学校学生多,教师缺编,这一矛盾问题同时存在。

“撤点并校”实施后,多出来的老师怎么办?

某省教育厅等五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寄宿制学校建设的意见》中指出,为了进一步优化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深入推进寄宿制学校建设,要实施城乡中小学布局“两集中”原则。

“双集中”原则具体指的是什么?

农村寄宿制小学向乡镇所在地集中、寄宿制中学向县城所在地集中。

实施“双集中”原则,可以实现规模化办学,节省教育经费开支,有利于城乡学校优质均衡发展,初中生向县城集中,还有利于实现县城房地产行业的软着陆,一举多得。

“双集中”的本质其实就是“撤点并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撤点并校”后,农村学校将会多出不少教师,这些老师怎么办呢?他们会被下岗吗?

答案真的不好说!

前期,农村学校因为“撤点并校”多出来的老师,一部分必须向县城流动,以解决县城学校教师缺编问题。

如果一个县内,教师人数总体不够用,所谓的教师“县管校聘”根本没有一点意义,但是当教师人数总体超编,就意味着没有足够的岗位来安排现有老师,部分老师无班可上将成为现实。

北京、广东、浙江、湖南、贵州、山东、宁夏等地已经推出了“教师退出机制”,浙江省在实施教师“县管校聘”时,有155名教师被解除聘任合同。近几年,每一年高考志愿填报时,师范类专业热度不再,就很说明问题。而对于老师们来说,只有努力工作,不断提升自己,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不管实施什么政策,被下岗的永远不会是你,否则真的不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