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总是动不动就发火,对孩子的话只有贬损和讽刺。”“他根本不知道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随意地伤害我和孩子。”……这是一位妈妈向咨询师倾诉的心声,她的家庭正面临着一场危机,既有亲子关系的紧张,又有夫妻关系的裂痕。这样的危机是如何形成的?又该如何化解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探究这个典型案例。

家事还原

导火索

9月末的一天,早上8点多,小中妈妈急忙给我打了个电话,说儿子刚刚和父亲吵了起来,情况很严重,父子俩甚至互相骂了脏话。父亲临走时冷冷地说:“你今天放学后,想去哪里就去哪里,反正别回家。”

小中妈妈很焦虑,她担心放学后孩子不知道去哪里,或者到学校后会出什么岔子,毕竟14岁的孩子,一时冲动什么事都可能做。

原来,一大早,孩子爸爸开车送孩子上学,车上父子俩谈到成绩时,意见不合,孩子气愤地说了一些不想努力的话,爸爸听后火冒三丈,一通讽刺责骂,“你这种人就不配活在世上”“老子倒了八辈子霉,生了你这个不争气的东西。”孩子在下车时,忍无可忍,回骂了一句难听话。爸爸当场气得半死,扔下一句狠话,让孩子永远不要再进家。

深层原因

其实,这次冲突并非偶然。小中妈妈暑假前就来找过我,说儿子读初三,成绩不理想,面临中考分流压力,所以爸爸很焦虑,经常骂儿子不努力。小中正处于青春期,性格倔强,从初二开始,父子俩就经常“擦枪走火”,如今更是恶化。

小中妈妈具备一些心理学知识,认为老公对青春期孩子缺乏理解,总觉得孩子变坏了,横看竖看都不顺眼;而且,他也不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只会硬碰硬,导致父子冲突频发。

优解过程

沟通障碍:爸爸拒绝任何帮助

小中妈妈第一次来找我时,我就建议她下次带着老公和孩子一起来,但之后几次,她要么是一个人来,要么是带着儿子来,老公始终没出现。小中妈妈说,爸爸从不相信心理学,也不相信咨询师能帮助解决家庭问题,拒绝一切帮助,还对此很鄙夷。

小中的描述也印证了妈妈的说法,他对爸爸粗暴的管理方式很不满。这个14岁孩子也知道自己有时候情绪失控,比如爸爸越骂他,他就越说一些消极的话来表达反抗,因为他觉得很委屈,自己每天早出晚归这么辛苦,而爸爸整天都在唠叨学习,还说一些贬低和侮辱的话。

小中母子:从改变自己开始

爸爸不愿意来找我,所以目前只能从小中母子自身的改变入手,缓解家庭矛盾。经过几次访谈,小中对我有了一定的信任。骂父亲的事发生后,当天晚上,小中请了假,由妈妈陪同来到了我的咨询室。我对他们两个分别提出了建议:

孩子:理解接纳父亲

步骤一:真诚地给爸爸道歉

“当时我太生气了,说了一些不该说的话。”小中冷静下来后,对骂爸爸的事也很后悔。他还说,一大早,爸爸开车送他上学很不容易,自己的确太冲动了。

“那眼下你准备怎么办呢?”“给爸爸写个道歉信吧,我已经想好了怎么写。”

小中的表现令人欣慰,这也正是我想建议的,因为无论如何,骂爸爸都不应该。

步骤二:理解爸爸,接纳爸爸的情绪

小中虽然才14岁,但已经有了情绪管理意识。他发现爸爸是没有这个意识的。既然如此,就要试着理解和接纳爸爸,因为成年人的改变没那么容易。当爸爸发火时,自己要保持冷静,不要火上浇油,这也是一种自我保护。

步骤三:对自己负责,做一个上进的少年

并不是要求每个孩子都成绩优秀,但既然现在是初三,就要尽量适应这个阶段,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做好,避免说一些自暴自弃的话。其实学习不仅是为了考试,也是对自己责任心和自律性的一个锻炼。

妈妈:做父子之间的缓冲带

步骤一:做好自己,最大程度接纳老公

著名心理学家维克多·弗兰克说过一句话:“在刺激和回应之间,你还有选择如何回应的自由和能力。”这其实说的就是情绪管理能力。有些成年人一辈子都没有“情绪”这个概念,但这是他的课题,我们能做的,就是自己不被这些情绪影响;同时,要对老公报以“同情之理解”,因为他也很痛苦很焦虑。

步骤二:辅助孩子做好情绪管理

孩子的可塑性很强,在老公对情绪无意识的情况下,妈妈更要引导孩子做好情绪管理,至少让孩子在爸爸生气时,不去刺激、升级矛盾;同时也不要偏袒孩子,该严格时要严格,宽严相济。

总结

这个问题涉及到孩子的成绩和爸爸的语言习惯,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解决的,但只要有意愿,总能一点点推动事情向好的方向转化。比如“骂爸爸”事件发生后的当晚,孩子及时地向爸爸道了歉,妈妈也积极地做了调解,避免了事态的恶化。在接下来的近两个月中,因为懂得克制情绪,孩子和爸爸的关系也有所缓和,这是一个值得高兴的进步。

人物档案

王卓:正面管教家长、学校双讲师 , 故事疗愈师 , 绘画心理分析师,为多所学校提供长期心理辅导及家庭养育课程。

文:王卓 编辑:张晓宇 新媒体编辑:高原 李继庭(实习) 本文选自《时代信报·新家长》1367~1368期《孩子冲动骂了爸爸 怎么办?》

声明:根据著作权法相关规定,转载或引用本公众号原创稿件请标明完整来源:时代信报·新家长。本公众号转载之文图及音像稿件,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与新家长报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