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镇安县一金矿因民事纠纷被法院发现存在超采现象,法院将涉嫌非法采矿刑事犯的线索移交给县公安局,公安局核实累计超许可证允许规模开采金矿石59.9万吨,却以自然资源局未鉴定为由认为无证据证实有犯罪事实发生,不予立案。此前,自然资源局关于该金矿是否超采的问题曾回应“说这有啥意义,国有企业赚钱都是给国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中国黄金”子公司被法院发现违法采矿,移交公安后不予立案

民事官司被法院发现非法采矿刑事犯罪的线索

7月31日我们曾曝光“中国黄金旗下公司在秦岭违法采矿被法院移交公安一年未立案”。此事的起因是几名陕西省商洛市镇安县金龙山金矿的矿工称工资被拖欠,在该矿山的开采单位与劳务公司的民事官司中,法院发现涉嫌非法采矿刑事犯罪的线索。

该矿山的开采单位是陕西久盛矿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简称久盛公司,是中国黄金的全资子公司),施工方是浙江天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天城公司,是劳务公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久盛公司是中国黄金全资子公司

镇安县人民法院的裁定书显示:两公司《采掘工程承包合同》2013年约定采矿量预算为17万吨,2014年约定不明,2015年约定21万吨。2013年2月至2016年3月18日开采的已磅矿石(已过磅称重)为98万吨,尚有部分矿石滞留在矿洞中。后因工程款问题,2022年天城公司起诉久盛公司要求支付约1190万元。

为什么有矿石滞留在矿洞中呢?矿工们出示的一份久盛公司发给天城公司的函显示,金龙山金矿因镇安县政府停止采矿的文件决定于2016年3月18日全面停产。矿工们说,停产封矿太过突然,两家公司没有结算清滞留在矿洞中的矿石和设备等资产,矿工们的工资也因此迟迟未发。

2017年两公司曾达成遗留问题处理协议,约定久盛公司一次性补偿给天城公司100万元,但因对协议理解不同,天城公司2022年起诉久盛公司。

镇安县法院调查后认为两公司采矿合同中约定的采矿量和实际开采量严重超出采矿许可证所规定的生产规模,涉嫌非法采矿刑事犯罪。2022年8月2日,法院驳回天城公司的起诉,并在当月把案件移送给镇安县公安局,此后再无后文。

金矿匆匆停产,开采量与深度已超许可

正在开采的矿山为什么会突然停产封矿?有矿工回忆,当时正在干活的时候,突然就扔下开采好的矿石以及设备,匆匆将大家赶出来然后封井,可能就是因为超采。

陕西日报2016年4月25日曾报道:为确保秦岭生态环境,今年起秦岭北麓原则上不再新立矿业权。秦岭其它地区,除经批准的资源整合和资源配置项目外,原则上暂停审批已设矿业权扩大勘查开采范围及扩大矿山生产规模。

阳光网2016年5月31日报道:5月28日,2016秦岭环保志愿行动首场示范活动暨生态考察出征仪式在陕西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举行。

金龙山正是属于秦岭,从这两则新闻来看,2016年3月金龙山金矿停产也许刚好处于保护秦岭生态环境活动的敏感时期。

久盛公司在此时期如此紧张,难道是害怕被查出猫腻?

根据矿工们提供的2011年至2017年《采矿许可证》,久盛公司在金龙山金矿的矿区面积为0.2347平方公里,生产规模是4.5万吨/年,开采深度是海拔930米至747米,总储量36.28万吨,保有储量7.46万吨。

每年许可开采量是4.5万吨,3年就是13.5万吨,后来法院却查明实际开采的已磅矿石为98万吨,达许可的7倍,更有矿工估计,滞留在矿洞中未过磅的矿石还有20多万吨。

许可证上显示总储量36.28万吨,多出来这么多矿石从哪采的呢?从矿工们提供的《2016年1月掘进工程验收明细表》来看,海拔400米和海拔500的高度均有出矿,远超许可证海拔930米至747米的开采深度。还有矿工估计,矿区的实际面积也远超许可的0.2347平方公里,但不好核实。

网上公示的一份2022年该金矿的评估报告显示:《金龙山矿段+747米标高以下金矿勘探地质报告(2017年5月)》2017年才评审通过并由陕西省国土资源厅(已改名为自然资源厅)备案。

也就是说,金龙山金矿中海拔高度747米以下的部分在2017年才勘探完成,而久盛公司与天城公司在2016年停产前的开采深度已达海拔400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久盛公司2016年3月决定金龙山金矿停产

自然资源局未发现超采,称挣钱都是给国家

矿工们出示的一份镇安县自然资源局2015年2月10日的证明显示:金龙山金矿采矿权人是久盛公司,采矿范围内无违法行为,同意按程序办理采矿权延续相关手续。

矿工们提供的工程承包合同显示,2013年2月两公司第一次签合同时就已约定2013年的工程量,其中就包括海拔400米高度的井底车场。天城公司2013年7月至8月的工程造价审核单显示海拔600高度的4个采场均有出矿。

2013年时出矿的深度就达到了海拔600米,镇安县自然资源局似乎直到2015年,同意延续海拔930米至747米的采矿权时仍没发现这一现象。“央视网”2003年6月21日的新闻报道:“国土资源部透露,明年开始,我国将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在采矿集中区动态监测乱采滥挖行为”,不知此新闻10年后镇安县自然资源局有没有利用卫星遥感技术进行监测。

2023年7月14日笔者前往镇安县自然资源局,询问以前办理久盛公司采矿权延续手续时的相关情况,自然资源局执法大队韦姓大队长说:“2015年时没发现违法现象,核查时应当去现场查看,具体要问矿产管理股。”而矿产管理股李股长则说:“违法没违法要问执法大队,说这有啥意义,久盛公司是国有的,挣钱都是给国家。”

7月14日,笔者电话联系镇安县公安局食药环大队大队长张伟询问此案是否立案,张伟答:“法院移交的线索过来了,问题在核查中还没立案,需要国土部门鉴定。”但自然资源局韦队长则表示并没接到公安的鉴定委托。

2023年7月31日,笔者电话联系久盛公司法定代表人马唤波,他表示不存在欠薪问题,并强调:““我们不存在超采,是他们(天城公司)想用此敲诈我们,海拔747米以下部分我们有探矿权,也是有证的,也不存在法院裁定上采矿量超规模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公安决定不予立案

公安局以自然资源局未鉴定为由不予立案

我们曝光后,这一问题引起了镇安县公安局的高度重视,他们调查后在8月5日书面回复镇安县法院:2013年至2016年,久盛公司持有《采矿许可证》规定的年产规模 4.5 万吨,4年允许采矿18万吨,累计超规模开采金矿石59.9万吨。但2014年11 月24日陕西省发改委批准久盛公司金龙山矿区年采矿石量72 万吨。经核查,久盛公司未超出省发改委批准的年采矿石量,不存在超规模开采问题。

2013年至2016年久盛公司采矿证规定的开采深度为:930米至747米标高。2020年3月25日换证后,久盛公司采矿证规定的开采深度为:930米至240米标高。

我局于2022年9月16日向镇安县自然资源局送达了《关于商请对久盛公司采矿有关问题进行协查的函》,要求对久盛公司在 2013 年至2016年期间金龙山矿区是否存在非法采矿、破坏性采矿行为进行鉴定、认定。截至目前,镇安县自然资源局未向我局出据有关鉴定、认定意见。

综上所述,久盛公司是否涉嫌非法采矿、破坏性采矿刑事犯罪,因镇安县自然资源局未作出认定结论,无证据证实久盛公司有犯罪事实发生,不符合立案条件,我局不予立案。

镇安县公安局既然发现采矿范围超过许可证允许的规模,为什么又把“超规模”的依据改成发改委批准的年采矿量呢?认定超规模采矿到底依据的是什么?

根据《刑法》第343条,非法采矿罪在客观上表现为:违反矿产资源法的规定,未取得采矿许可证擅自采矿,擅自进入国家规划矿区、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价值的矿区和他人矿区范围采矿,或者擅自开采国家规定实行保护性开采的特定矿种,情节严重和特别严重的行为。相关司法解释规定,超越许可证规定的矿区范围或者开采范围的应当认定为“未取得许可证”。

如果久盛公司超采属实,那镇安县自然资源局本就是疏于监管,镇安县公安局却未经鉴定,直接以自然资源局无认定结论为由不立案。有矿工说:“这和养了一只不抓老鼠的猫就以为家里没老鼠有什么区别呢?”

这一未经鉴定就作出的结论,显然并不能服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自然资源局2015年未发现违法

“中国黄金”15企业50人因环保被中央问责

2023年2月20日,国家生态环境部通报称:2021年8月26日至9月26日,中国第七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对中国黄金集团开展了第二轮督察,对集团15家责任企业的50名责任人进行追责问责。

该通报指出:中国黄金集团旗下多个子公司存在越界开挖、违法占用草原、无证开采等严重破坏生态的行为。集团在黄河流域有25家采选冶企业,抽查的20家企业落实生态修复和污染治理要求均不到位。潼关中金黄金矿业位于秦岭北麓一般保护区,40多处历史遗留废渣场压占原有植被、破坏地貌,生态修复弄虚作假。其中东桐峪内废渣场修复治理层层转包至潼关兴业石渣厂,该厂名为生态治理,实为开挖石料。潼关中金冶炼距黄河干流不足10公里,多次因环境违法问题被行政处罚。现场督察时,该企业环境问题仍然突出。

在督察组反馈的情况中,集团41家在产国内矿山企业,19家存在无证开采、以探代采、超许可量开采等问题。另外,违反环境保护要求采用风险较大的氰化工艺企业占集团32.61%,远高于9.1%的国内平均水平。

有趣的是,督察组还指出,2018年考核的中国黄金集团52家矿山采选冶企业中,健康安全环保考核满分的有37家,其中包括当年被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指出问题突出的企业仍然考核满分。

然而,除了中央对中国黄金的通报外,笔者并未找到地方政府的有关通报。作为国内最大的黄金开采企业,也是我国黄金行业中唯一一家中央企业,中国黄金集团没有成为行业保护生态环境的标杆,反而成了中央环保督察通报的典型案例。在地方各级政府一轮又一轮检查工作中,中国黄金是如何通过的呢?令人深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央环保督察组反馈中国黄金集团违法乱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