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高额购买网络游戏账号并被判全额退款的情况,可能涉及到法律和法规的保护措施。以下是一般情况下的建议:

  1. 寻求法律援助:咨询专业的律师,了解您的权益和法律途径。律师可以帮助您评估案件的可行性,并提供法律建议和支持。
  2. 提供相关证据:提供能够证明未成年人高额购买网络游戏账号的证据。例如,支付凭证、银行账单、聊天记录等。
  3. 强调未成年人购买行为:强调未成年人是无法独立进行合法交易的,并且购买行为是未经您同意的。解释情况并表达您对此事的担忧和不满。
  4. 跟进退款申请:跟进退款申请的处理进度,确保您的申请得到妥善处理。如果遇到困难或拖延,可以要求与上级或相关部门进行沟通。

请注意,每个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法规和退款机制可能不同。因此,您还应该了解当地的相关规定,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行动。同时,为了避免类似问题的发生,家长应该积极参与并监督孩子在游戏中的消费行为,确保他们能够健康、理性地享受游戏乐趣,并遵守相关规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高人民法院日前发布9起未成年人权益司法保护典型案例。其中一起案例中,未成年人高额购买网络游戏账号,法院判支付行为无效,被告全额退款。

案情显示,14周岁的原告李某某在父母不知情的情况下,通过某平台先后7次从被告经营的网店“X游戏”购买374个游戏账号,共计支付36652元,上述游戏账号内的装备都是皮肤、面具、小花裙子等。原告父母次日发现后,及时与被告经营网店的客服人员联系,表示对原告购买游戏账号及付款行为不予追认并要求被告退款,被告不同意全额退款。

法院经审理认为,李某某案发时未成年,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购买游戏账号支付36652元的行为,显然与其年龄、智力不相适应,其法定代理人亦明确表示对该行为不予追认,故原告李某某实施的购买行为无效,判决被告向原告全额返还购买游戏账号款36652元。

对于该案的典型意义,最高法指出,浙江省案主要涉及未成年人实施与其年龄、智力不相适应的支付行为的效力问题。根据民法典的规定,8周岁以上未成年人实施与其年龄、智力不相适应的购买支付行为,在未得到其家长或者其他法定代理人追认的情况下,其购买支付行为无效,经营者应当依法返还价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您的未成年人高额购买了网络游戏账号,并且被判全额退款,您可以考虑以下措施:

  1. 遵循判决:遵循法院的判决并全额退款。确保按照判决的要求进行退款操作。
  2. 联系游戏运营方:与游戏运营方联系,向他们说明情况并提供相关的法院判决文件。要求他们按照判决进行退款。
  3. 强调未成年人购买行为:强调未成年人是无法独立进行合法交易的,并且购买行为是未经您同意的。解释情况并表达您对此事的担忧和不满。
  4. 寻求法律援助:如果游戏运营方拒绝退款或遇到困难,您可以咨询专业的律师,并根据法律建议采取进一步的行动。律师可以帮助您评估案件的可行性,并提供法律支持。
  5. 关注相关政策和法规:了解当地相关政策和法规,特别是关于未成年人在网络游戏中消费的规定。这将有助于您了解自己和孩子的权益,并采取相应的行动。

请注意,每个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法规和退款机制可能不同。因此,您还应该了解当地的相关规定,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行动。同时,为了避免类似问题的发生,家长应该积极参与并监督孩子在游戏中的消费行为,确保他们能够健康、理性地享受游戏乐趣,并遵守相关规定。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公众号“法指导阿伟”,内容为作者“法指导阿伟”原创,内容涉及的相关法律条款均可自行查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