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亲爱的儿子,再过两天,阴历十月十八,就是你十四岁的生日了。

这几天老爸在想,该送点什么生日礼物给你呢?

想来想去,还是结合前不久你在期中考试成绩揭晓后的情绪变化情况,借助文字跟你聊聊天吧,就当做生日礼物了。

提前祝你生日快乐!

最近一段时间,老爸偶尔会想:

那个总是要缠着我,在小小的房间里捉迷藏的小男孩,上哪儿去了呢?

那个让我坐在一边帮忙找零件,自己埋着头,三下五除二就组装好一辆乐高汽车的小男孩,上哪儿去了呢?

那个喜欢在公交站台,对着渐行渐远的公交车挥手说再见的小男孩,上哪儿去了呢?

那个喜欢“创造”新游戏并确定规则,基本可以保证只有自己能赢的小男孩,上哪儿去了呢?

看着眼前这个头发乌黑浓密、眉清目秀、脸上长着青春痘、嘴唇冒出一圈细密绒毛、身高超过175厘米、穿着41码运动鞋、跳起来摸高接近3米的大男孩,老爸会有一种不太真实的错觉,会跟你老妈开玩笑说:

究竟是在医院里抱错了还是手机充话费时中国移动送错了?

这真是我们的儿子么?

为什么他要嫌弃我送他上学接他放学?

为什么他总是把自己关在房间而不爱跟我们说话了?为什么他一下子就这么大了?

是的,你当然是我们的儿子!

基因和血脉是很神奇的东西,你的眉目之间,分明藏着老爸年轻时的影子;

你的唇齿之间,分明透着老妈曾经纯真的笑靥;

你的善良和正念,你的倔强和不屈,你的小心眼和臭脾气,无一不是老爸和老妈的结合体。

你已经长大了,不再是那个每次喝奶粉都要拍着后背,每次睡觉都会半小时就醒来的小BABY;

不再是那个喜欢蹲在地上,把飘落的树叶一片片捡起来塞进下水道里的小男孩;

不再是那个穿着礼服画了浓妆,上到舞台中央去主持毕业典礼的幼儿园小朋友;

不再是那个每天早上晚上都让爷爷骑着单车接送上学放学的小学生……

你已经长大了,当然不是一下子长大的。

在过去的十四年,你经历过三年半的留守儿童时期,差不多每个月都会有一天在凌晨四五点,在睡眼朦胧中,迎接爸爸妈妈在长途夜奔后略带寒意的拥抱。

只能享受短短几天的亲情环绕,你又会被爷爷抱着去到镇上那个简陋的车站,强忍着眼泪,挥手目送爸爸妈妈搭乘的大巴车远去。

回到广州后,你度过了三年都很美好的幼儿园生涯,完成了从“a、o、e、i、u、ü”到“鹅鹅鹅,曲项向天歌”、“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跳跃,学会了26个英文字母,掌握了基本的加减乘除。

你从来没有像有些小朋友那样会对幼儿园充满害怕,会粘着妈妈哭哭啼啼地拒绝出门,也从来不会拖欠老师布置手工作业,虽然那些都是爸爸妈妈帮你完成的,虽然那些灯笼或剪纸看起来都不那么漂亮。

在小学的六年,无论日子是阳光明媚还是狂风暴雨,你没有落下任何一天的课程,连续十二个学期,每学期至少会收获三张奖状,其中必有一张是全勤奖。

凭着持续在课堂上的专注认真和课后的自我约束,你的成绩一直较为优异和稳定,在毕业考试之前已经预先收到对口初中创新班的“门票”。

现在,你已经是一名初中二年级(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度过了初中生涯将近一半的时间,体验过独自一人离家军训的苦与累,品尝过成绩起伏不定带来的兴奋与失落,见证了运动场上拼搏的汗水和收获奖牌并帮助班级捍卫荣誉的喜悦。

伴随着升学的压力、身体的成长和时代的发展,你还将会在日复一日紧张的学习中,感受竞争的激烈,体味青春期的萌动,领略社会思潮的变化。

承蒙祖国强盛,承蒙祖上积德,承蒙岁月安稳,在过去的十四年里,你在健康地长大,缓慢地长大,也在快速地成长。

老爸知道,现在的你已经不太愿意听大人们的唠叨,会觉得那些唠叨是对你的不信任,或者是对你提出了过高的要求、过多的约束。

可是,作为没有经验的父母,出于“都是为了你好”的目的,正如“有一种冷叫你妈觉得你冷”一样,无论如何,无论爱听还是不爱听,在你十四岁生日的前夕,老爸还是想跟你唠叨唠叨,借助文字跟你聊聊天。

早前两周,有一天晚上放学后,老爸跟你一起回家时,明显感觉到你不太开心。

一路上,你脸色深沉,表情凝重,一句话也不说,只顾低着头急冲冲地往前走。

回到家后,你破天荒地连“爷爷奶奶”都没有叫一声,而是放下书包就去洗澡,然后把自己关进房间里。

妈妈下班回家后,一家人吃饭时,你也只匆匆吃了几口饭,喝了一点汤,很快就把碗筷推到一边,又回到房间,关上了房门。

不用问,从你的表情和动作,每个人都知道:你的心情不太好。

你的状态影响着一家人的状态,爷爷奶奶不敢大声说话,怕吵到你而惹恼你,虽然你一直都是一个孝顺又听话的乖孙子;

老爸老妈只能用微信交流,不知道你是不是在学校发生了什么事,讨论该如何安慰你,还提醒对方要删除聊天记录,避免被你看到,虽然你并不会翻看我们的手机。

后来,老妈从你同学妈妈那儿得知,下午知道期中考试的成绩后,你就开始一声不吭,闷闷不乐了。

再后来,老妈忍不住给老师打了电话。得知你在学校一切正常,没有发生什么意外状况,考试成绩也还可以,并没有到“惨不忍睹”的状况,这才稍稍有点安心。

可能因为老师后来有找你谈过话,安慰并开导过你,第二天下午放学后,你的心情有了明显好转,一路上有说有笑了。

第三天晚上,你主动在饭桌上跟一家人聊起这次期中考试的整体情况。

你说,除了早就知道的数学没有考好之外,道法的分数竟然低于班级平均分,这完全出乎你的意料,也是拉低总分、导致排名下降以及自己此前心情不佳的原因。

好在除了数学和道法拖了后腿之外,其他科目都是正常发挥,总分在班级排名**,在年级排名**。相比初中一年级时的期末考试排名,确实有点下“滑”,但并没有到“铁卢”。

亲爱的儿子,老爸想跟你说,作为学生,考试成绩当然很重要。

成绩不仅是检验自己是否努力认真学习、是否真正掌握所学内容的标准或参照,也是班级、学校或社会机构用于表彰优秀和先进的重要凭据,更是绝大多数人在升学时最直接和最有效的通行证。

不要轻信那些“成绩不重要、分数不重要”之类话,也不要轻信说这类话的人。

你得知道,在当下的中国,在当下的社会环境和体制之下,信奉或吹捧这些话的人,要么是蠢材,或者是低能,或者是混蛋,他们压根不可能获得很好的成绩或分数;要么是天才,或者家里有矿,或者身边有权,他们压根不需要获得很好的成绩或分数。

而你只是一个出生和成长在平凡家庭的普通孩子,并没有异禀的天赋,也不是不可雕的朽木;既没有富可敌国的家财可以挥霍,也没有封疆大吏的亲属可以倚靠。

你只能凭借自己的勤奋和刻苦去努力学习,认真对待每一次考试,争取获得优异的成绩,顺利实现升学,达成自己的理想。

但是,老爸更想跟你说,认真学习的态度,以及通过认真学习而切实掌握的知识或技能,比考试的成绩更重要,比试卷上的分数更令人信服。

任何一次考试的分数,都只是表示在某个阶段的学习或对某些知识的考察中,你所呈现出来的状态或结果,并不能真正体现你是否真的已经理解和掌握了应该学习和必须学会的知识与技能。

的确会有一些家长会对孩子的学习成绩提出明确的要求或具体的目标,比如每次考试必须要达到多少分数,或者达到什么排名、进步多少名次等等,孩子如果达成了,父母就会兴高采烈,喜气洋洋,进而提出更高的要求,设定更高的目标。

假如孩子并没有达到,父母就会变得愁眉苦脸,黯然神伤,觉得孩子不够聪明或者不够努力,觉得自己的付出没有获得相应的回报。

当然不能说这样的父母不对,毕竟每个孩子的成长经历不同,每位父母的思想观念各异,每个家庭的生存环境有别。

但在你的老爸和老妈看来,会认为这些父母过于功利,他们把孩子的考试成绩或分数当成了某种赌博行为的筹码,把孩子的成长与学习成绩进行了深度捆绑,很可能会对孩子的身心发育造成负面影响。

一旦孩子在某次考试中发挥失常,成绩不够理想,很可能会因为觉得自己辜负了父母的期望而背负巨大的压力,进而发生极端事件,给整个家庭带来巨大的伤痛,相信这样的伤痛也不是那些父母所希望或愿意去承受的。

对于你的成绩,老爸老妈一直的观点都是,只要你认真努力过了,只要你没有敷衍应付,没有自己骗自己,无论最终的考试分数是多少,排名是怎样,都没有关系,都不必介意,哪怕是在升学考试中遭遇了“滑铁卢”也是如此。

老爸老妈不会责怪你,不会批评你,假如你足够坚强,甚至也不会刻意安慰你。

你无须为任何一次考试成绩不佳而难过,也无须为是否对得起或对不起谁谁谁而有压力。

你要做的只是放下包袱,收拾心情,寻找差距,总结经验,为下一次考试积蓄力量,为下一个挑战储存智慧。

人生是一场漫长的旅行,旅行途中会面临无数次选择与考验,没有人能够做到每次选择都正确,每次考验都过关。

前行的路上总会有拐弯的时候,有跌倒的时候,甚至有倒退的时候——那又有什么关系呢?

拐弯了就拐回来,跌倒了就爬起来,倒退了就追回来——如果实在拐不回来了,爬不起来了,追不回来了,那也没什么,只要眼里有光,处处都是风景。

你只不过是在一次小小小小的初中二年级上学期的期中考试中,在个别科目上比其他同学多错了几道题而已,这压根不是什么起眼的事,充其量不过是在人生旅程中被一只路过的小蚂蚁咬了一小口而已,或者被随风拂过的柳页触了一下脸而已,可能确实会微微痒一下,但可以忽略不计。

亲爱的儿子,老爸记得你此前转述过的一句话:“乾坤未定,你我皆是黑马。”所以,你知道自己该怎么做,老爸老妈也知道你自己知道该怎么做。

生日快乐!

(全文完)

(晓崇原创。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涉侵权,烦请联系晓崇删除,谢谢。2023年11月于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