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我们的历史教科书,有很多历史细节内容与史书不符。其中就有秦始皇嬴政这个,我不知道我们的历史教科书的史料到底从何而来?难道编历史教材的老师完全不参考《史记》?还有诸葛亮躬耕于南阳解释在今天襄阳,编者认真考察过东汉末年南阳郡不过汉水这个事实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秦始皇根本不叫嬴政,叫这个名字要么骂人,要么是文盲

翻阅九年义务历史教科书,甚至高中历史教科书,都管秦始皇称作“嬴政”。这种叫法是极其文盲的叫法,我目前不知道这个叫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因为在二十四史之首的《史记》中查不到,不管是《赵世家》还是《秦始皇本纪》、《秦本纪》等传记中,均没有秦始皇叫嬴政的说法。我实在不知道我们教材中的秦始皇“嬴政”这个说法是历史教材编写者自创的历史还是搞了个发明专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有明确的记载:“及生,名为政,姓赵氏”,也就是说秦始皇叫赵政。《史记-赵世家》更是详细记载了嬴姓赵氏的起源,明确了秦赵同源,都源自同一个嬴姓祖先飞廉。飞廉长子恶来是商纣王的宠臣,为周人所杀,秦国嬴姓便是恶来后人女防的后嗣。而赵国嬴姓则为飞廉三子季胜的后人,恶来之子女防依附于季胜。季胜生子孟增,孟增为周成王讲学,由此而发迹。孟增生衡父,衡父生造父。造父成为周缪王驾车,一日千里扑灭东方徐偃王叛乱有功,被封于赵城而得赵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为恶来的后人属于黑五类后人,所以依附于受到周天子赏识的孟增就很正常了。造父得氏之后,这就成了整个家族的荣耀。也就是说,恶来的后人也跟着沾光,得以使用赵氏。有了氏,自然就敢抬头做人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为非子在犬丘养马,养得非常有成绩。周孝王偶尔视察养马基地,就发现了非子。于是命非子好好养马,结果周孝王每年去视察一次,发现非子非常尽心尽力。就说,以后你就专门管理养马的事吧。接下来几年每年养马都是比去年养得更好,周孝王为了表彰非子,就追问非子的身世。一直追溯到了恶来和飞廉,这样一来按照周礼嫡庶有别,嫡长子继承制度,非子就有了祭祀嬴姓祖先的权力。于是周孝王封非子于秦,一直到秦人护送周平王东迁,秦始封伯爵,因此秦国君主也称秦伯。这个爵位已经与强大一时的郑国一个爵位了,可以享有方圆七十里封国。

先秦姓和氏有严苛的使用规定

很多人根本不知道姓和氏的区别,在先秦时代,尤其是战国以前,得氏是一个家族最为荣耀的事。因为氏是和封地食邑相关的,也就是说一旦你被封了封地得了氏,你就有了食邑,在食邑内可以收税,可以世袭罔替。也就是说,得氏是十分尊贵的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仅如此,姓和氏是有严苛的使用规则的。如果一个男人自己原本有姓,得了封地和氏,就不能再用原来的姓了,只能用氏,因为氏代表的是地位和身份。相反地,即便自己家族得了氏,女人只能用姓而不能用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典型的就是齐国开国君主吕望,也就是通俗文学俗称的姜子牙。史书上一直记载都是吕尚、吕望,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嬴政、姜子牙这种缺少基本文化常识的称呼开始传播出来了。吕望的儿子也就是齐国第二代君主叫吕伋,秦国秦王赵政的相邦叫吕不韦,吕不韦是吕望的二十三世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经历史皆称吕望而非姜子牙

由于齐国齐太公吕望的女儿后姜嫁给了周武王,所以齐国身份尊贵。因此,西周初期的邢国、卫国、鲁国、燕国等都与齐国通婚。史书上记载的鲁国国君的夫人叫某姜,同样的郑国、卫国等国君的夫人也是叫某姜。也就是说,在有氏的望族中,女性是名在前姓在后。所以,霸王项羽的爱姬极有可能是姬姓,虞则是地方或者封国的名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也就是说,如果你管秦始皇叫嬴政,管吕望叫姜子牙,这分明就是侮辱秦始皇和吕望,认为他们是身份地位低下的妇人。所以,一些对姓氏不了解的人说因为秦始皇是嬴姓,所以叫嬴政。还是赶紧去补习一下姓和氏有什么区别,该怎么用吧。至少也去读读《史记-秦始皇本纪》。

历史教科书上秦始皇叫嬴政的史料从何而来?

从小学开始,我们读的中国历史教科书上就告诉我们秦始皇叫嬴政。那个时候,我们根本没有读过《史记》,所以一直认为秦始皇就叫嬴政。偶尔听说秦赵是一家,还觉得十分惊讶。但读过《史记-秦始皇本纪》、《史记-赵世家》、《史记-秦本纪》之后,脑子里突然就冒出一个问号来:教科书说秦始皇叫嬴政这个说法绝对不是来自《史记》,那么到底来自哪部史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研究先秦历史,公认最权威的还是二十四史之首的《史记》。但《史记》明确说秦始皇叫赵政,嬴姓赵氏。在西汉时代,司马迁对姓和氏绝对了解得十分透彻清楚,绝对不会把姓和氏混为一谈。早在战国末期,由于天下享氏之人远远多于只有姓之人(上古八大姓),所以姓氏的区分开始弱化。到了西汉末年,姓和氏合流开始加速。最终导致今天,我们只提姓而不问氏,实际上我们今天绝大多数的人都是氏而不是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很有可能现代人对姓和氏的区分不了解,导致读历史书的时候读到嬴姓赵氏的时候,就单纯地认为秦始皇姓嬴名政,所以叫嬴政。如果我们留意过上个世纪90年代拍摄的古装片,比如《东周列国》,唐国强饰演的郑庄公居然叫他爹郑武公为“爸爸”。而且,随着姓氏合流,女人被称为某某氏开始普遍起来。比如刘氏、张氏,导致一些人看到“嬴姓赵氏”这四个字,当然只管嬴姓而不管赵氏了。

诸葛亮躬耕地,九年义务教育教材注释非常不严谨

义务教育教材不严谨,这个问题存在多年了。比如诸葛亮躬耕地的问题,《出师表》中有“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教科书给出的“南阳”的注释居然是“今襄阳一带”。这就是彻头彻尾的缺少基本历史常识的注释,因为诸葛亮躬耕地在学界是有争议的。完全不提争议,只给学生一种偏听偏信的解释,这不是教育,至少是在抹杀学生思辨能力,这是十分不妥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为有争议的史料,在义务教育阶段如果不想让学生去掰扯争议,要么不选有争议的内容入教材,要么直接注释有争议,争议的不同观点都写在注释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严格说来,诸葛亮自称“躬耕于南阳”,这句话只能解释成“南阳,东汉末年行政区划,指南阳郡”。如果非要显示自己多有学问,要说得更具体点,那就要引经据典了。现在教材引用的不被列入二十四史的野史《汉晋春秋》说法,说躬耕地在襄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感觉有几十年,的确很古

东汉政府公元208年设立襄阳郡,也就是说襄阳郡与南阳郡是并列关系。诸葛亮写前《出师表》“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的时间是公元228年,距离东汉政府设立襄阳郡已经过了20年。并且,刘备占领荆州后,封关羽为前将军、襄阳太守、假节钺(见《三国志-关羽传》(《关张马赵黄传》)。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刘备集团有自己的襄阳太守,就意味着南阳郡和襄阳郡在表述的时候必须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分开,因为在行政级别上同样是郡,没有谁隶属于谁。如果诸葛亮写《出师表》明明自己在襄阳郡,非要写到南阳郡,这是对关羽这个襄阳太守不尊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重要的是,作为《三国志》的陈寿,他曾供职于蜀汉集团卫将军掾、黄门侍郎等职,他绝对不会不知道襄阳和南阳区别以及具体的地理位置。陈寿没有质疑诸葛亮自己说的“躬耕于南阳”,距离诸葛亮躬耕一百多年后成书的习凿齿《汉晋春秋》说诸葛亮躬耕于襄阳城西二十里又是谁告诉一百多年后的习凿齿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不妨举个例子,重庆在成为直辖市之前隶属四川省。但在成为直辖市之后,今天的重庆人是称自己为四川省重庆市人呢,还是直接以重庆为省级单位的直辖市称呼自己呢?更何况,诸葛亮自称躬耕于南阳的时候,襄阳郡已经成立20年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认真读诸葛亮的草庐对,我们会发现一些细节。诸葛亮在草庐给刘备规划战略的时候说“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诸葛亮在南阳郡躬耕,他难道不知道南阳郡属于荆州吗?为何在诸葛亮看来,荆州最北边边界只到汉水呢?荆州的东南西北诸葛亮全论述到了,所以不可能西边通巴蜀是到边了,东连吴会也到边了,南接南海也到边了,唯独北边不到荆州最北边界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诸葛亮接下来向我们证实了荆州根本不包括南阳郡,至少在诸葛亮的时代,荆州是不包括南阳郡的。因为行政区划与别人占领与否没有关系,难道因为青州、幽州、豫州、徐州等地被曹操占领,那些州就不存在了吗?所以,诸葛亮后边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跨有荆州和益州,难道是占领整个益州,跨有荆州两个郡也算跨有荆州吗?很显然,诸葛亮说的跨有荆、益二州是指二者全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样我们就有结论了,荆州不包括南阳郡。因为后边诸葛亮又说了,“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可见荆州之军根本不包括南阳郡的军队。假如南阳属于荆州,诸葛亮就只能说荆州北接帝都洛阳、豫州,占领了荆州想打洛阳打洛阳,想打许昌打许昌,都只不过是触手可及的地方。

汉末南阳郡从来就没有跨江飞地

事实上,东汉末年的南阳郡地位十分特殊。东汉采取的是两都制,作为东汉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的发迹地的南阳郡被称为南都。南阳太守张衡在《南都赋》中有明确描写,“於显乐都,既丽且康!陪京之南,居汉之阳”。你说诸葛亮在南阳郡隐居十年,他是山东来的外地人不懂南阳地理区划,难道作为南阳郡太守的张衡连自己治下的郡边界在哪都不知道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衡说得无比清楚了,陪京(南阳郡首府宛城)之南,居汉之阳,就是南阳郡不过汉水,在汉水的北岸。《史记-秦本纪》中也有明确说明,南阳郡不过汉水。东汉的南郡之所以叫南郡,正是因为在南阳郡之南,所以叫南郡。汉水之南为南郡,汉水之北为南阳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的教材对三国当事人介绍的南阳郡不过汉水采取了视而不见完全不采信的态度,反而对一个一百多年后东晋的习凿齿的《汉晋春秋》偏听偏信,这是什么严谨的历史态度和治学态度?尽管习凿齿是襄阳人,但要知道东晋时代的襄阳跟北朝打来打去,南阳郡和襄阳郡的地盘不断变化。北朝打下来襄阳的某块地盘纳入南阳郡管辖,因为打下来的襄阳郡某一处地盘小,也不可能直接设置一个新的行政单位,所以交给南阳郡管辖。习凿齿是否就据此来一个攀龙附凤,胡乱嫁接了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十四史才是正史

所以,不管是读了正经的历史《史记》还是《三国志》,我们至少不敢说优先把没有被列入二十四史的《汉晋春秋》当唯一证据,而完全不采信距离事件发生年代最近的正史记录,这是极其荒诞不经的治学态度。最起码你注释个有争议,也算你是个正经编历史教材的人。

结语:

本文仅仅举出两个例子,其实我们的历史教材、语文教材中关于历史内容的错误不止这两个。我们关心的是,说秦始皇叫嬴政和诸葛亮躬耕于襄阳的历史出处和原始史料,教科书从来不标明。这让我们根本不知道我们应该找什么史书去求证。教材的编写者对待严肃的历史问题全当儿戏一般随意,完全无视正史和争议的存在。这样的治学态度,是要让我们的学生得到什么样的历史观和求学态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