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原创专栏:读王阳明心学看企业管理】

问:“宁静存心时,可为‘未发之中’否?”

先生曰:“今人存心,只定得气。当其宁静时亦只是气宁静,不可以为‘未发之中’。”曰:“‘未’便是‘中’,莫亦是求‘中’功夫?”

曰:“只要去人欲存天理,方是功夫。静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动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不管宁静不宁静。若靠那宁静,不惟渐有喜静厌动之弊,中间许多病痛只是潜伏在,终不能绝去,遇事依旧滋长。以循理为主,何尝不宁静?以宁静为主,未必能循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句话是我们现代常提的概念。而在王阳明也在他那个时代强调了行对于天理的重要性。

我们在之前讲述斯坦福战略课的方法论中提到,战略是被发现的,而且其中很重要的部分是战略的验证过程,这个验证过程就是王阳明所说的行。

而且,很强调知和行的统一性。

在这段中,描述的所谓的“喜静厌动之弊”,在现代企业中是非常常见的。

有的企业的领导者靠想象去谋划了一个市场,对市场进行了相对完美的描述和解构, 认为市场就如同他推理的一样运转,实际上当他大举投入之后发现事实跟他们想的差距很大。

这是冒进之功,是企业发展的最危险的病症之一。

尤其是在哪些已经有过成功经历的企业家身上就更明显。

还有一种企业的领导者,当他们的企业到了一定规模之后,自己逐渐脱离一线,陷入到一种单纯的务虚状态,以月甚至数月为维度的一次一线沟通体验,都会被认为已经是非常优秀亲民的领导者形象。

我们大多数的企业经营者,对当下所做的事业都是第一次,面对的问题也基本上都是新的,虽然这些问题可能在某一些管理学的框架之内,但实际情况仍然不同。

此时会有很多的隐形问题,是我们脱离一线所不能看的到的。就如同王阳明所说“许多病痛只是潜伏在,终不能绝去,遇事依旧滋长”。

究其原因,大都是在新的阶段上,企业家们忘了到底曾经追求的本质是什么,或者说,他们曾经赢得逻辑,是不是需要更新为新的阶段新的赢得逻辑。

而这些,是需要格物致知,需要行上做文章,而非仅仅停留在过去的认知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