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刘和元

撰写:明豪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在家乡农村小学当代课老师,当时还是二十四五岁的青年,风华正茂,尚未婚配,在农村已算得上大龄青年。

学校领导见我人年轻,办事利索,除正常教学外,还安排我管学校后勤,做一些买菜、买学习用品、跑腿的活。

那时候学校只有两个代课老师,除了我,还有个叫柳云的女老师。

代课老师事情多,工资低,我和柳云常常私下在一起聊天,抱怨我们累得像条狗,待遇又太低,和正式编制老师相比,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特别是我,除了上课之外,后勤管理耗费我很多精力,后来连老师津贴也是我发放。看到我做的表格整整齐齐,上面一长串名字,发放一个老师的津贴就打一个对钩,发到最后,剩下我和柳云两个代课老师,什么都没有,心理很不平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时候柳云大约二十二三岁,也没有结婚,是村里支书介绍进学校的。她家里条件还可以,在学校代课完全是占占身子,离家也较近。

有一个星期天,学校不上课,我在田里帮父母插秧,裤脚卷得高高的,一腿泥巴。

突然田岸上有人喊我:“刘老师!”

我应了一声,抬头一看,喊我的竟然是柳云老师。她扎着马尾辫,穿着一套灰色运动服,显得青春活泼。

旁边稻田里干活的乡邻纷纷打量着我们,窃窃私语,脸上带着意味深长的笑容。

我有些不好意思,问她:“柳老师,你怎么有空来这里?找我有什么事吗?”

她莞尔一笑,说道:“没什么事,我在家里无聊,寻思来找你聊聊进修的事情。找了半天,找到你家门口,你邻居说你在田里。”

我对父亲说了一声,准备上岸,柳云忙拦住我说:“别,不耽误你干活,我下来帮你插秧,顺便聊聊就行了。”

说完,她开始脱鞋、卷裤角,我忙拦住她:“不用了,等下弄脏了你的衣服。”

但是来不及了,她已经下田了,喊了我父母一声“伯父,伯母”,娴熟地插起秧来。

旁边田里的李婶笑眯眯地对我父母说:“媳妇上门帮忙了?”

父母脸上笑开了花,我难为情地对李婶说:“不要乱讲,这是我们学校的柳老师,找我有点事。”

李婶是出了名的碎嘴皮,她嘴巴一撇,说道:“老师也可以是媳妇啊,还藏着掖着。”

柳云脸色微微一红,埋头插秧。我没有再说话,一说起来,李婶更是没完没了。

为打破尴尬,我和柳云聊起了她刚才说的话题。

我说:“你想进修,提升学历,是个好主意。不管以后还做不做老师这一行,对自己有好处。不瞒你说,我也有这个打算。”

我们一边干活,一边聊天,感觉时间过得很快,也不觉得累,心情愉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快到中午,母亲要提前回家做饭,她对柳云说:“柳老师,中午就在我家吃饭。”

柳云连忙摆手说:“伯母,不用了,你太客气了,没帮什么忙,还要麻烦你。”

“还说没帮忙,麻烦什么,一定要来啊!”说完,母亲交代我,待会和柳云一起回家吃饭。

我带柳云回到家里,母亲已做好了一桌子菜,平时不舍得吃的腊鱼腊肉也上桌了,香气扑鼻,令人垂涎欲滴。

母亲不停给柳云夹菜,让她多吃点,柳云开始有些拘谨,见我母亲热情善良,慢慢放松了。

吃完饭后,坐了一会儿,柳云要走了,母亲让我送她一程。我们出门后,母亲跟在身后,不停挥手,要柳云有空再过来,像自己的家一样。

柳云红着脸,向我母亲挥手告别。

路上,我对柳云说:“别见怪啊,我妈就是这样,太热情了也不好,让人不适应。”

“没有啊,伯母挺好的,和我妈一样,待人热情,心地善良。”她说。

送走柳云,回到家里,母亲笑着对我说:“和元,这女孩子挺好的,要是能成我家的儿媳就好了,你加把劲,看有没有希望。”

我有些不耐烦,说道:“妈,你说什么呀?我们都是代课老师,她家里条件还行,她也不一定看得中我。你刚才太热情过火了,像狼见到肉,要把人家吓跑了!”

母亲嗔怪地打了我一下,说:“你这臭小子,好心没得好报,我不是想给她留个好印象吗?你要是能娶她,真的是祖宗庇佑。”

自那以后,我和柳云越走越近了,我感觉得出她喜欢我,并不嫌弃我是个代课老师,也不嫌我家穷。

起先我自卑,并没有想法和她在一起,但她心思单纯,不追求物质,一片真心待我,我也被她打动了,两人的感情水到渠成。

我和父亲把家里简单粉刷了一下,添置一些生活用品,把柳云娶进门了。

婚后,我们继续在学校代课,每天早晨我骑自行车带她去学校,下班后带她回来。

一年后,我们添了一个女儿,小日子过得平淡而幸福。

随着国家出台政策,民办教师可以考试转正,但我们代课老师没有资格,只是个临时工,迟早被扫地出门。我和柳云终究没有在学校待下去,我们只是在那个特殊时期为教育事业做了一点点贡献。

九十年代末,我离开了学校,去南方打拼,尽管在学校付出了七八年的青春,心中不舍,但为了生活,为了自己的前途,我不得不走出这一步。

柳云带孩子在家乡生活了几年,后来我做点小生意,顾得上一家人开销,柳云才带孩子过来和我团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们相濡以沫,从未红过脸。

我们仍然常记起在学校的那段岁月,那里有我们曾经付出的青春,也是在那里,我们才能相遇,携手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