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关于2023年两院院士增选的消息依然在网络上引起了大众的关注。

综合起来看,大众的关注点主要是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两院院士的含金量下降,社会对两院院士的认可程度显著下降。

不少网友举出屠呦呦的例子,认为屠呦呦能够作为首位华人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却不能入选两院院士,这充分表明两院院士的评选规则存在问题。

网友表示,当前的两院院士评选更加侧重于背后的资源较量,而非关注于当选者实际的科学水平。

有的院士当选者只有一项国家科技三大奖,而有很多获得过多项国家科技三大奖的候选者却与院士头衔无缘。

这反映出院士在评选时所参照的标准产生了差异,标准未能统一。

不少网友还提出,院士人数这么多,却仍然有这么多卡脖子技术没有攻克,说明院士水平也就那样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二,两院院士的当选者所在区域太过于集中,几乎80%以上集中在北京、上海以及其他发达地区,这种过于集中的状况不利于区域之间平衡发展。

从今年两院院士增选结果来看,有的省份几乎无一人当选,例如贵州、广西等省区。

这反映出在科研圈、学术圈乃至是高校圈也似乎形成了近似于“学阀”的群体。

这种状况任由其发展,将对整体区域之间的科技、教育、人才发展极为不利,会演变为利益集团。

一旦学术圈形成这种现象就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术的纯粹性。

就如不少高校在招聘师资的时候也特别强调要异缘结构,不能够都是“近亲繁殖”,这种不利于事业发展。

如果一个学校的教师职工都是师兄师姐或者都是师生关系,那谈何发展、谈何创新?

院士增选也是如此,如果都是相关利益群体的人去评选,那得到好处的永远都是那批人,其他区域的人怎么可能当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三,院士回归学术性和荣誉性的道路依旧漫长,甚至没有这种可能性。

长期以来,院士的相关影响力和资源是非常之大,有的院士甚至可以以一己之力带动一个科研机构、一所学校甚至一个企业的发展。

这反映出的问题,其实归根结底还是在于两院院士所拥有的资源太强大了。

前不久,某高校院士校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吐槽说,他现在有50%以上的精力都是院士这个身份让他不得不做的,反而这个大学校长却没有那么多履职的事情。

无论是从工程院的相关任务,还是各地各级科协的相关任务,他都要过去参加,更多的是他还要去参加各种学科评议的专家组会议。

他直言不讳地说,其实有时候有些活动和会议并不需要院士去出席,但主办方就是想要院士去参加,以便提升这个会议的层次和影响力。

其实这只是院士所拥有的资源及其背后影响力的一个缩影罢了。

在更多的时候,院士的资源还不仅仅局限于此,开会做咨询、讲座只是冰山一角,在背后更有数不尽的资源。

这也是为什么一些高校集全校之力都想要冲击一名院士的重要原因所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目前这种情况依然难以改善,院士身份的学术性、荣誉性也难以回归到其本原状态。

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呢?我的建议是两院院士增选按省份名额并对相关工作进一步规范,具体如下:

第一,两院院士按省份分配名额,可以从根本上消除院士名额集中在少数地区的现状,有助于促进地区之间发展的平衡性。

具体而言,可以参照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水平大学在全国分配招生计划时的做法,按照各地科研人数的数量及总体科研水平,在保证评选标准不降低的前提下,划定评选名额。

如果能够按名额分配评选指标,仅需在省域范围内进行评选,这既有利于解决区域不平衡的问题,又能够调动各地科研人员的积极性。

第二,在院士增选前,将参评院士候选人的参评材料对社会公众进行公示,并采取一定的方式听取公众意见或者采取社会公众评议的方式纳入一定的评选分数份额。

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避免评选出来的院士不受公众认可。

群众的眼睛始终是雪亮的,院士有没有水平群众还是有一定的话语权。

如果能够纳入公众评议指标,将有可能选出最具说服力的院士。

第三,进一步规范院士的行为,尤其是不能挂着院士的名号从事与所擅长专业学科不相关的工作。

在全社会营造尊重科学、尊崇科学家的同时,又要防止过度把科学家神话的现象,尤其是不能把院士当成万能。

比如,举办一场人体医学健康发展的研讨活动,不能邀请一位搞兽医学的院士来做讲座;又比如,一个从来没有走上讲台上课的院士,不能够贸然给他一份教书育人的荣誉称号。

总之,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避免把院士神化,而是要让院士回归学术性、荣誉性。

对此,你是怎么看的呢?请留言发表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