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花都区的玉梅同学叙述:表弟要过来到我家玩,我一整面书墙,都是心理学,家庭教育类书籍,都是我觉得最珍贵,最珍爱的书籍,能让一个人彻底变好的书籍,不想让他看到,我酷爱读这些书,怕他看到,也读这些书,变得跟我一样好,我希望别人远远落后于我平时在单位,外面,像好的软件 ,也很怕别人看到,很怕别人看到我手机里的东西,这些资源对我来说,很珍贵,得来不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想让别人知道心理学,家庭教育的存在。我一直没有什么朋友,一直很闭塞,这些资源都是好不容易才碰到的,得来不易,很少从别人那获得什么,可是我又觉得这样怕,不分享。
情感解答:曾经我也有跟你相似的经历和想法:不让"对手"知道自己有多努力,即便熬夜学习死磕复习重点,第二天也云淡风轻的说自己早早就睡了来裸考;不希望别人知道自己看了那些好书或者优秀的经验获得,只想通过自己的信息差远远的把那些人摔在身后;很享受别人仰望自己,竖大拇指夸自己牛的场景和眼神,即便这背后是极度的艰辛付出,等等。看上去风光无限,超越周围人的高智商优等生存在,背后付出常人无法想象的努力,也觉得自己值得,而这一切其实都是获得别人高看自己一等的内心满足感。这种别人给与的自信有一种魔咒,上瘾并且愿意付出比这种获得大好几倍的辛苦努力。或许这就是所谓的"若想人前显贵,就得人后遭罪"的道理在驱动自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课时有一天,不知道为什么,忽然觉得有些味道不对了,似乎少了什么,缺了什么,这种获得感没有那么满足了,环顾周围都是高处不胜寒的镜像,不知道如何走下神坛,又不想低头让皇冠掉落。
爱看书是好事,对知识的渴望也是好事。包括你现在对这个分享的问题有觉知,说明知识的力量正在影响这你。如果你认为不分享就是对的,也不会产生该不该分享的疑惑。你提到你希望别人不知道你知道的知识,你希望别人都落后于你。这样的想法自然有你的道理,可能来自童年的认可度较低,也可能来自自我优越感。但是显然,你认为别人不知道你学习的内容,不知道你手机里的内容别人就不如你的自动思维是你认知上的偏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算别人不知道你看了什么,学了什么。并不代表别人没不知道相同的概念。就算学过相同的内容,每个人又因为自身的特殊经历和认知水平,对同一件知识的理解能力和认知水平又是不同的。
你可以思考一下,有没有遇到过比你厉害,比你知识丰富的人?面对这样的人你会怎么应对?
这里分享一个知识内化的方法论:费曼学习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费曼学习法被认为是科学的,且具有实践性的最佳学习理论。它氛围被动学习和主动学习。
被动学习:听讲听课﹣-5%;自主阅读﹣-10%;看视频教学﹣-20%;看实践演示﹣-30%。百分比代表我们不同学习模式下的吸收能力。
主动学习:与他人讨论﹣-50%;知行合一的实践﹣-75%;教授他人﹣-90%
以教带学,用输出倒逼输入。
这是个什么概念,谁的微积分最好?教微积分的老师最好。我们日常中的很多学习方式都是被动学习,只是一种输入的学习方式。它缺少实践的结合,缺少内化的过程。而所谓内化不是说一堆大道理,说一些别人听不懂的专业术语,最后美其名曰:这个太专业你听不懂。真正的内化是把专业性的概念用生活化的言语表达出来,让所有人能理解和听懂。这才说明我们熟练的掌握了一个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主动学习就是需要我们不断的进行输出。讨论是我们不断打磨知识,从外部吸收不同意见后,整合内化的过程。通过自我理解和外部概念的结合,我们再去实践,在实践中把知识内化并留存为自己的固有技能。但是我们知道,刀不磨要生绣。真正证明我们对一个理论具有完整的理解,是我们可以把一个完整的系统、体系教授给他人。而教授的过程也是自己巩固和内化的一个过程。
通过费曼学习法,你可以看到,不是我们该不该去分享,而是当我们不分享的时候,我们如同井底之蛙,我们只看到我们想看到的,而看不到更多更美好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还是那句话,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解能力和认知能力,大胆的分享出你的知识,真正意义上的"碾压"别人。